原标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江西义门陈忠孝为本耕读传家

“义门陈”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从唐开元十九年本站陈旺移家于车桥开始,到北宋嘉祐七年本站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历经332年、15代不分家、高峰时期人数多达3900多口。唐中和四年本站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又屡朝旌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本站之盛况。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其“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

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共分291庄,家众散处全国各地,其后裔繁衍至今多达三千余万人口。

义门陈遗址

义门陈,座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义门陈开基始祖陈旺因官置产、造屋兴家于江州德安县常乐里,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规,立家范,置田产,办书院,曾经的义门陈方圆二十多公里的区域里,建有旌表台、百柱堂、御书楼、议事厅、德星楼、文昌阁、接官厅、东皋祠、永清寺、九里殿、都蚕院、秋千院、寿安堂、义门酒坊、廨宇、大公堂等宏伟建筑。

后来义门陈遗址毁于明初战乱,为再现义门陈文化,当地恢复了“议事厅”、“三道门”等文化遗址,修建了“义门陈文化历史展览馆”,“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义门陈先祖陵园”及配套景观工程,占地约150亩。

2008年成功申报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积极开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多次开展义门陈文化专家学者研讨活动,2013年,举办了“海峡两岸义门陈文化交流”活动。

义门陈氏家规

义门陈氏家规由《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构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其中“家法”侧重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是家族事务的具体管理办法,核心思想是“均等”、“和同”,体现了“一公无私”的本质与内涵,被当朝奉为“齐家”的典范;“家训”、“家范”侧重规范家族成员的思想,训导家族成员孝顺重亲、团结和睦、明德修身、禁绝非为,形成良好家风传承后代。整部义门陈家族规范集中体现了忠孝仁义的儒家理念,闪耀着民主和智慧的光芒,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内容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脚本

江西义门陈:忠孝为本 耕读传家

[片花]:

15代人聚族而居

这是一个家族的繁盛

3900口同锅共食

这是一个千古的美谈

家规家训

撑起一个家族的脊梁

德义忠孝

讲述一种民族的精神

一部家族史话

在雄奇险峻的庐山南麓,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有一个古老的义门村落。山川静好,日月轮回。千百年来,这闭塞而宁静的一方水土因为世代栖居着以“忠孝节义为本、耕读奉公传家”的江州义门陈而口碑相传、誉名华夏。

历史赋予地理以时间和意义。追溯“江州义门陈”的来龙去脉,要从唐开元十九年一个叫陈旺的人说起,时任江州牧兼德安知县的陈旺举家迁徙至九江郡太平乡永清村即今天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筑屋造舍,繁衍生息,江州义门陈由此发端,创造了“忠孝节义为本,耕读奉公传家”的家族史话。

江西省德安县作协主席方明:

义门先祖伯宣公是陈旺的祖父,伯宣公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注解史书八十七卷而名闻朝野。公元731年,伯宣公到庐山访友,见山川秀丽、清幽怡人,不忍离去而定居此地。就正是陈旺举家落脚之地。

此后,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室无私财,厨无别爨”“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之盛况。

唐中和四年,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后又屡朝旌表,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等名儒也大加褒赞,“义门陈”遂名传天下。

一套家族规范

在义门陈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家里都悬挂着“家严三尺法,官省五条刑”的对联,这是义门陈第一代祖先陈旺以身施教,对后世子孙提出的最基本的一条家规。

1100年前,义门陈第三任族长陈崇创制了《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和《家范十二则》,三位一体,形成了义门陈氏的良好家风。义门子孙恪守祖训,以孝义治家,定族规、置田产、办书院,建立了一个同耕日月、共享太平的大家庭,构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

国家一级作家、文化专家吴清汀:

义门陈《家法三十三条》,条条说的是公理,行的是公道,其核心依然是“至公无私”;《家范十二则》900多字,规定家族成员要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亲和兄弟、敦睦邻里、忠厚勤恳;《家训十六条》则要求族人立身行己,孝悌为先,遵纪守法,明德修身,处处体现了家族管理的公明大义。

唐宋时期的江洲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不分家、三千九百余人口、三百三十余年聚族而居、和谐共处的家族奇迹。唐中和四年,唐僖宗旌表“义门陈氏”,宋至道二年封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据史料记载,义门陈先后被唐、南唐、宋三个朝代九位帝王二十余次旌表。

宋淳化四年本站,宋太宗宣召义门陈家长陈竸入朝,太宗问:“汝义门所以义聚,何也?”陈竸回答:“公也,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太宗大加赞许,遂赐匾一块,御书“至公无私”,并招令将陈氏家法颁行王公大臣各一册,以参照施行推广。“至公无私”,宋太宗旌表的这块牌匾,是义门陈氏《家范》的精华所在:陈氏子孙一旦为官,就不能辜负平生所学,应当一展所能,回报朝廷和国家。家国情怀是义门陈的大义所在,历代陈氏子孙居庙堂之高,则唯忠唯仁;处江湖之远,则唯孝唯义。

《德安县誌》编写者王需民对义门陈的历史有着30多年的研究,说起义门陈的家训家规和传说典故,他都能信手拈来。

《德安县誌》续修主编王需民:

义门陈公有族产,公共劳动,公平分配,充分显示了一个“公”字。比方说吃饭,大家就共同在一起,设立了不同的餐席,老人是老人的席,成人是成人的席,儿童是儿童的席。什么时候吃饭,以鼓声为号,这就是“击鼓传餐”的故事,吃是公平的。公共劳动的时候,穿的服装,大家都穿同样的服装,不是谁穿的好,谁穿的破,这就是“堂前架上衣无主”。住,大家住的都一样,房子都是由每个庄统一建造的,不是说哪个住漂亮的别墅,哪个住破烂的茅房,没有差别。这个公平,表现的非常明显,义门陈没有谁搞特殊。

[画面:一本古书徐徐翻开]

孝父母,勤本业、崇节俭、尚忠厚、黜异端:守法可以保家,明理乃以涉世。概括三十三条家法的基本内容,它涉及到家族内的各个方面,在同族而居的岁月里,族人们共同劳动,同锅共灶,几千人聚族而居而能和谐共处的原因唯一“公”字而已。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天下为公,是儒家思想齐家治国的大义所在。这个“公”字流传至今,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成长,在这片安宁的土地上,父慈子孝是为人的根本,村民和睦相处是必要的规范,老幼同乐的场景更是处处可见。

义门家风代代传

家风来自家规,礼仪源于教化。义门陈以耕读传家,正所谓“八百斗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义门陈氏创办了东佳书院,并在东佳书院兴办家族教育,将义门陈家规进行弘扬、普及和推广。起源于唐、延续至清末的“东佳书院”在唐宋时曾鼎盛一时,颇得声名。清风朗朗、文思悠悠,义门陈的家规家训也在道德文章中升华,在传承效仿中深入人心,在祖祖辈辈的学而时习中根深蒂固。直至今日,陈氏后人依然重视学习教育,子弟刻苦学习、崇文尚艺蔚然成风。

岁月如流,时间不居。北宋嘉佑七年的阳春三月,从义门古镇的大石板街至古官道上,车辚辚,马啸啸,一路上都是牵老扶幼、肩挑背驮的江州义门陈人。义门陈奉旨分家,大家庭分割为291庄,迁往全国72个州郡144县。义门陈后世子孙怀揣着象征家族文明的锅片,离开了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家园,踏上了走向五湖四海的续梦之路,演绎了家族史上的大迁徙、大分庄。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义门陈氏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有了“天下陈姓出义门”之说。

“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义门陈家规家训文化,对陈氏后人的影响意义重大,一代代忠、孝、廉、义的陈氏后人,像陈独秀、陈潭秋、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等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豪俊,让义门陈的家谱不断增添骄人的篇章。时至今日,散布全国的陈氏后人,秉承着陈氏的家风,走上了各行各业,许多人成为各自岗位的精英,尽一已之力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

义门陈馆长:

我是义门陈分庄的30代嫡孙,从小是听着义门陈的故事和传说长大的,我这个家庭现在是四代同堂,可以这样说,每一代在他的骨子里头,潜移默化着一种精神和意识,那就是一个家族的家规和家风、家范,对一代一代人的影响,太深刻了。你比如说我们爱国家,家庭和谐,都是有这个家族家规、家范,一代一代的影响,一代一代的传承,所以一代一代做人成功,做事成功。所以说,家范、家规的教育,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应当是这个民族、这个家庭,事业成功、做人成功一种内在的精神财富。

义门陈后人在华夏大地上扎根,靠的是心中的一份对家国的责任和爱;靠的是故园凝聚的岁月、希望和信心。义门陈人,说的是公理,行的是公道,持的是公德,认的是公信。公而生明,公而大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主席蔡勋:

家风纯良、家规卓正、家法严明的江州义门陈,再现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般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沐浴着祖德荣光,传承着家国大义,一代代“义门陈人”将“至公无私”的精神追求、廉明操守和伦理示范发扬光大,坚守了奉公守法的道德准则。

在“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上,义门陈人以其“爱天下、忧天下、和天下”的博大情怀,以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精神风范,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添上了灿烂的华彩!

●采访札记

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蔡 勋

“天下陈姓出义门”,但凡说起中国的姓氏和家族文化,若有陈姓者,大抵都会把话题延伸到历史深处,延伸到家风纯良、家规卓正、家法严明的“江州义门陈”,从一个个“忠孝节义”的故事中,分享一段段人文佳话,打捞一片片历史记忆。

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因了文化基因的繁衍生息。史上有“七省通衢”、“吴头楚尾”之称的九江,秦始皇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而有其名,在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浔阳、柴桑、江州、德化、湓城,一个个亮丽的名字,为这座“三大米市”、“四大茶市”的水岸城市注入了厚重历史、闪亮人文的个性内涵。“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发迹于唐,鼎盛于宋,延续至今。一代名相寇准赞曰:文以魁天下,家和庆有余。诗人文天祥表其曰:昔日为江州之义族,今日为庐陵之忠臣,忠义两全,可仪型于天下矣!聚族世居了332年、历十五代子孙、受皇朝二十次旌表的“江州义门陈”,其文化影响经久不衰,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件文化珍存。从历史到现实,活态文化的基因,深深扎根于华夏儿女家国情怀的追思、惠顾和眷怀之中。

“江州义门陈”于我而言,是一个较为熟悉的文化词根,可真正要把“义门陈文化”的来龙去脉、发展形成、辐射影响说清说透,我还只是个小学生,我期盼一个机缘,走近“江州义门陈”。

怀着对文化厚土的敬畏,怀着对家国文化的心仪,我来到德安,走进义门村,切实感受“江州义门陈”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要义。在故事中美丽行走,在故事中真切回味,在故事中寻找历史,在故事中思量现实。

义门村之行,有幸与前德安县文联主席、地方史专家王需民先生同行。近古稀之年的需民先生对“江州义门陈”的文化情有独钟、学有所长、著有所成。前几年,他参与主编《中华义门陈氏大家谱》一书,并编著了由“世界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先生题写书名、三十万字的《话说德安》一书,该书其中一个章节就有《义门陈的传说》。在德安当地,每每接待重要客人,王需民先生都亲自出马、担当讲解,他不仅能讲义门陈的家规家训,而且能把一个个在当地百姓中普遍流传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有血有肉的故事,有模有样的人物妙趣横生,让人很是受教。

围绕“廉明奉公”这一主题,需民先生一口气讲了七、八个故事,如《百犬同槽》、《击鼓传餐》、《子不识母》、《贷栗度荒》、《公婆大丘》、《三孝省亲》、《东佳书院》、《割股疗夫》。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算《子不识母》和《公婆大丘》这两则故事。前者讲到在“义门陈”这个大家族里,设有“育婴堂”,哺养婴儿都是妇女们集体出工出力之事,因由如此,长到三岁的孩童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认不出来,留下“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停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的诗话美谈。后者讲到义门陈人专门设置“公婆大丘”这份田产,供老人自食养老,使在外做官出仕的义门子弟没有安老养老的后顾之忧,从而安身立命,廉明为官,永葆义门家风不败。这两则故事是义门陈的家风典范,是义门陈的文化精华,怎么听都可以与现实进行观照,怎么理解都与义门陈《家法三十三条》、《家规十六条》、《家范十二则》紧密关联。

强烈的文化探秘心理驱使着我们一行走进了荷叶连连、水流澹澹的义门村。“在外做官的陈乔为孤母舔目,使其双眼复明”,“陈诏、陈显、陈颁三兄弟为母亲抬轿踏青,为使母娱”,“陈昆兄弟七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英勇抗击金兵,仪保江州平安”,“义门陈人仁厚有加,陈旭上奏皇朝,恳请减半资助粮食以享民众”,“林菊香割股疗夫表义门,冰心守洁垂青史”,“巧儿纵身跳向山谷,望夫山上的脚印,诉说着巧儿对丈夫陈友谅忠贞不渝的爱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曲曲优美的传唱,从任何一个当地群众的口里都能说出一串。义门文化深刻影响着周边,并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送。家在鄱阳、工作在德安的德安县纪委青年干部叶鹏华深有感触地说,虽然在德安工作,却一点也不想家,虽还没成家,却不感到孤独。为什么?德安这个地方人好,厚道、诚恳、宽宏。小叶的这番心语,道出了一个时空转换、因果相生的逻辑关系: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窗口;历史是现实的背影,现实是历史的表情;历史成就了现实,现实观照着历史。

义门陈孝义为先,上下和睦,一碗粥,先给老人孩子,一只野果,一人一口。一门和谐,互相礼让,耕读传家,家族兴旺。翻开义门陈的历史,多处记载有义门陈人团结互助、共度难关的动人情景。宋嘉佑六年,江南数月无雨,旱情严重,灾民遍野,饿殍盈苍。宋仁宗只身下江南视察灾情,走进“江州义门陈”,见这里生产生活如常,仁宗便讨教一翁。翁说,义门陈人口众多,上下和睦,孝义治家,老少齐心。面对大旱之年,整个家族齐心协力,挖渠引水,乃避此旱,故生活如常。仁宗感言:江州义门,怡然相存,真乃义之所至也。公元1062年义门陈接到分庄圣旨,命其迁往全国各地,以其义德教化天下。一口巨大的铁锅自祠堂高粱坠下,摔成291片,也就有了3900人分成291庄,迁往全国144个郡县“开烟发户”的史书记载。

江州义门陈忠诚仁义,重教厚文,家风懿范,厚古照今。其义,是家国大义,而非江湖之义。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今天,如何将“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义门文化进行放大?如何将“至公无上、奉公守法”的义门操守进行传承?还是要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义门故事着手。有血有肉的历史故事最能感化众生,自觉回归到心灵漂泊已久的精神家园。

在义门村落遗址,“三孝堂”、“孝子碑”、“育婴堂”、“东佳书院”、“百犬牢”……一碑千载珍,警示义门陈。一个个牌坊祠堂如历史复活的记忆,一处处断壁残垣犹似古代文明寂寥的背影,令人唏嘘不已。可是,当我来到义门陈新建纪念馆,修缮一新的纪念馆,坐落在丽日蓝天之下,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坐落在四海游人追寻的视野里,坐落在一代代义门陈后世子孙去国离乡的乡愁和建功立业的追梦之中。那一根根石柱,分明是遍及神州四海、担当家国大义、以不老的精神续写岁月荣光和义门家范的高大男儿。流淌着义门血液,传承着义门家风,开拓着义门精神,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后世义门子孙在此汇聚,聆听历史,映照现实,真个是家国一义、殊途同归!

回程的路上,一个最为感人的故事,陪伴着我们一路的历史寻思和现实感悟:义门后世子孙、湖北黄梅人陈雁南,放弃优越的教育工作,历时十年之久,花掉全部的积蓄,只身跑遍全国二十九个省市,风雨无阻,日夜奔波,终于编成一部150万字的《江州义门陈文献集》,为今世研究义门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

义门精神,雁南千秋。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江州义门陈”以其文化楷范和精神标高,激励着我,照亮着我。

本站

●专家观点

陈峰:家规是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化

作为义门陈分庄第三十代裔孙,我从小就听爷爷和父辈们讲述义门陈的传说和故事。现在还时常回忆起儿时爷爷给我传授的家规:孝父母、和兄弟、睦邻里、均出入、戒游惰……都过去六十年了,如今吟诵起来,依然感觉如初。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似乎从骨子里就感受到做人要讲公道、行德义、做好人。长大了,懂事了,才知道家规家范在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如今六十多岁的我,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时不时给我的孙儿孙女讲义门陈的美丽传说,教他们爱祖国、孝父母、做好人、讲义德,并且告诉他们,爷爷打上小学就是三好学生,参加工作后曾经是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局长,退休后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义门陈的代表性传承人,等等。

其实,我正是想通过这些方式,传承义门陈氏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美德,延续一个家族的良好家风。

梁洪生:“文”与“道”共存 “学”与“仁”相依

广泛流传于南方地区的“义门陈”家风故事,以正史《宋史·陈兢传》的记载最为典型和普及,说的是北宋开国之初,陈兢的伯父陈昉已在江西德安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概括地说就是两点:大家族长期同居共食不分家;“百犬同槽”更是为了印证“义门”做人做事守规矩,连家犬都受到熏染成为“义犬”。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很有感染力。

其实还有比这个记载早300年的文本,除了说明德安陈氏“合族同处,迄今千人”外,更强调陈氏建了东佳书院,“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由此而人文辈出。因此时人感慨道:“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学如不及,仁远乎哉!”阐发了“文”与“道”,“学”与“仁”之间的依存关系。从历史演变看,陈氏作为南朝“陈”的皇族后裔,虽然在政治地位上比不过南迁的侨姓士族,但是文化上已经接受儒家经学思想的影响,以道德文化相维系。到了唐末五代战乱之时,其家园又成为传统学术文化的寄托之地,也借以培养出一批士人和家族的文化力量,逐渐参与了地方管理,曾受到南唐政权的旌表。进入宋朝以后,继续得到朝廷的褒奖和资助,聚居时间长达200余年。如果放到一千年前的那个时代和物质条件下去评判,客观地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的存在必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地说,就是一批掌控了一方资源和同姓人群的精英,创造性地采取了一种生存策略,建立了相应的人群秩序和生活准则,同财共居,兴学育人,讲文化、守规矩、耕读持家,克勤克俭、平缓了财富不公不均的矛盾,维持了一种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地方社会秩序,这就和传统儒家思想中普遍和谐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相吻合了。所以,虽然“义门陈”后裔散处四方,但是“天下义门是一家”的寻根活动历久不衰,遍布海峡两岸16个省区。就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理想和谐状态的希冀,不断注入改善国民精神面貌的正能量,很值得挖掘和弘扬。

本站

王需民:把治理国家的办法细化到家族内部

由义门陈显祖陈崇根据家族人口日益众多的趋势,撰明《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形成系统地管理家族事务的规章制度,与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相呼应。正所谓“家秉三尺法,官省五条刑”。作为第三任家长,又执掌江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之职的他,奠定了义门陈家规文化的基石,创造了十五代未分家、三千九百余人合族同炊的奇观,成为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一大缩影。

家法侧重管理办法,既有推功任能、立事设职的规章制度方面的行政性条文,也有依照国法,在家族内补充处罚的条文。家训、家范侧重于对本族成员的教育培养,用封建社会的各种正统思想浓缩成戒律性的文字,培植家族内忠君、孝亲、睦邻、明德修身、禁绝非为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家风。

义门陈的家法、家训、家范的本质是“至公无私”,至公方能无私,无私方可义聚。生活上“室无私藏,厨无异馔”,击鼓而后传餐,劳动时“堂前架上衣无主,二岁孩儿不识母”,共同抚养婴儿。

义门陈的家法、家训、家范的意义在于:一是根据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程序,在“齐家”上作出重大的创新,把治理国家的办法,细化到家族内部,拿出具体的治家方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是在治理陈氏大家庭的过程中,着重耕读文化,鼓励教育,崇尚本业,形成“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三是以公为基,以义为宗旨,以范为榜样,告诉族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为人,怎样为官,怎样为事,传承一种美德家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站

陈杰敏:把家国情怀装进行囊随时准备出发

在读《史记·陈杞世家》时,我看到了我的祖先从草原出发,经妫水、至河南、奔齐田、下秦淮、历长江、入澎蠡,最后这支疲于迁徙的队伍,在我有谱序可追塑的第51代祖先陈旺的带领下,于唐文宗太和6年,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基祖。至宋仁宗嘉佑7年,经历了230年的生息繁衍,人丁不断兴旺,兄弟的兄弟,儿子的儿子都长大成人了,而田地却不会因丁口的增长而增长。为了生存,便析分出若干支迁徙到全国各地。我们这一支迁徙到鄱阳湖东岸一个叫西梓桥的地方,筑舍而居,一边垦荒耕种,一边渔猎补给。

而一九九八年的那场特大洪水洗劫了我的村庄。数百年的生息与繁衍、创造与构建,就在一夜之间被一场肆虐的洪水无情洗劫,那些曾经闪耀着我的村庄昔日繁荣景象的翘着牛尾巴垛子、粉布着白檐、描绘着花鸟鱼虫的青砖瓦屋,现在只留下了一堵堵断墙残壁,蜇伏在一人多高随风摇摆的蒿草丛中,诉说着我的叔伯兄弟们曾经的创造。

我们又开始迁徙了。在这十几年间,从我的村庄近徙到九江市安家的有19户,县城6户,南昌市3户,共121人,有8位公务员、4位小学校长、7位教师、2位企业高管、一位作家,其他人户大多数或办企业或经商。让人欣慰的是,自我记事几十年来,还没听说过从我们村庄走出来的人有1个违法乱纪的。

我想,这就是“义门陈”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在我很小的时候,总听上辈讲义门陈有家法三十三条,家规二十条,家范十二则。上辈总是跟我们強调:男人国是家,家正天下定。可见,义门陈的义与水泊梁山的江湖之义绝然不同,它是一种凛然的家国之义、民族大义,经过千年时光的浸染,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这种浓烈的家国情怀已然融进了陈氏子孙的血脉,化作陈氏后人代代传承的基因。

史籍记载简单明了,而我的祖先们口口相传下来的关于江州义门陈的轶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让我等后辈子孙对老祖宗们的作为充满了崇仰和向往。一说江州义门陈选举族长民主透明,真正体现了任人为公,任人为贤,凭能力、给舞台的现代用人理念。二说江州义门陈氏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爱国热情。某一年江州大旱,颗粒无收,陈氏家族为了如数交纳国家的税赋,一门3700余口勒紧裤带,连续3个月靠同饮莱羹汤充饥。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深为感动,赐给义门陈官粮3000石,以补食用不足,族长陈旭看到周边百姓有的连粥都喝不上,便向官府提出,每年只接受官粮1500石,腾出一半粮食救济周边困难百姓,共度饥荒。有人就有意见,说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粮食金贵,我们卖一部分出去,得个好价钱,再置一部分田地不好么?陈旭却说:朝廷因我家‘群从千口’,救济以公粮,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因私废公,而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呢?

这就是义门陈忧天下、爱国家,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的家国情怀和不见利忘义、不因私废公的公正大义。作为后辈子孙,当我们用心聆听整个家族一次次迁徙的跫音,虽然、现在很难找到故园的感觉,但明白了人生、家国、历史都在旅途,那么我们只能把祖辈构建的义门文化,家国情怀装进对故乡思念的行囊,随时准备出发。

1.《小学生家规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生家规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