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林叶 IG 影展对话视频回顾 姚瑶&林叶 她的拍摄是一种让理性成为无意识的锻炼。

IG电影节开幕对话视频回顾

流浪& 2017年6月17日:叶林同名流浪电影节开幕对话

回顾2小时电影节开幕式的20分钟视频片段

复习是现场摘抄,难免导致信息不一致。请来到IG网站感受每一次活动的精彩!

同名流浪个展

馆长:叶林

空设计:汪晴/原创建筑

王华IG英杰影像美术馆馆长

今天是《流浪》同名摄影展开幕式。如你所见,她的作品实际上是从安福路300号入口,IG:七个橱窗陈列开始就有了呈现,包括后面两个大橱窗陈列的作品。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楼上的楼梯上有一张被切成条状的照片,但它在视觉上显示了一张完整的照片。还有我们的展厅。如果您刚才没有时间看,请在开幕式后继续参观。今天,最重要的是馆长叶林和摄影师瓦格兰奇之间的对话。我们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解释《流浪》这部作品的。

摄影师流浪:

一开始我们选照片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从外到内的话题分类,对吧?

馆长叶林:

我们当时的沟通是这样的。因为出版Vagrancy作品的第一线一直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上,处于一个空房间里虚拟漂浮的状态,如何把这些虚拟空房间里的作品放到线下、真实、有形空房间里是个问题。

姚:

因为我的拍摄一直在四处奔波,所以很珍惜这条小路的规模。适合步行,行人经过时会有亲切感。我努力把楼下的窗户带进这个展览结构。你现在看到的结构其实是我在巴黎看到的一个项目,一个艺术家和Le Pong Machel百货合作的项目:拉了一条很密的线,上面挂着巴黎的旧地图空。看到IG的窗户,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织网。这些照片似乎掉了下来,被网住了。所以这次我们邀请了视觉艺术学院和国美(中国美术学院)的四位同学,花了两天时间手工编织了这个网,并将照片放在这个网上。

撒图织网

观众观看了展览

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个想法,就是让这个展览有家的感觉,放一些小物件,是流浪自己淘来的二手物品,突出家的感觉,变得更贴心。

姚:

这些物品和照片都是我在城市里漫游的收获,像是出去采蘑菇或者用篮子买菜的感觉。照片和文章都是我捡的东西,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物件和照片一起展出。

展览部

展览部

林:

这个展览反映了每个人对流浪的通常印象。本来我们的印象一直是手机上的一种感觉,所以这次反映到了线下空房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形。其实流浪对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并不感兴趣。我们看她的作品,会发现并不是象征性的:比如我用这个东西象征什么;或者不是象征性的:比如我用这个东西来指代一般意义上的某个类型。

观众观看了展览

(流浪的照片)是各种现象或事物的拼贴。这个拼贴是一个预拼贴。我们通常说拼贴的概念,往往是在画布上,或者是事后做出来的拼贴。是在意识中,在现实中,它做了一个拼贴,形成了自己的感觉。其实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在上一次对话中,我们用了一个词,就是“切入自我与现实之间的视线”,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严格来说不是现实,而是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维度,是我们需要想象的空维度。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看到她的作品,想象力都不一样。所以,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是在哪里拍的,是什么等等。,但更像是一个开放的谜语,让大家去解读,去发现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感受与感受的互动。在我看来,这种类型的摄影还是以感性为主。

姚:

确实,我之前的工作就是采访一些摄影师,了解他们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国内外当代的摄影师。他们的方法非常系统严谨,用摄影作为工具切入某个话题,做一些调查,甚至关注一个敏感的问题。

但就摄影而言,我自己想拍照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反应。我现在拍的这些照片可能都是碎片。当它们被看成单张,或者以剪辑过的展览或者画册的形式分组呈现时,可能很难说有什么样的主题,更多的是我当时对某一场景的感受和反应。

林: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我能想象,或者打个比方,就是对无意识的一种锻炼。我可以用另一个场景来解释所谓的无意识练习。例如,在黑泽明的《七武士》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招募武士,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招募?他找到一个人坐在门后。被招募的武士进来后,就让坐在门后的人去打。第一个进来的人被撞倒,说明他没有在家练习;第二个进来的人逃跑了,然后撞倒了门后的人;第三个人进来的时候,他踢开门,头也不回的对门后的人说,别打我,我知道你具体在哪。这样一来,这个第三人就合格了。用铃木大拙的话说,这是无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我们平时所有练习的目的都是把你的理性变成你的无意识,它渗透到你的无意识中,让你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我觉得这是做摄影师的必要条件。

手机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工具,可以让你时刻磨练你的意识,你的审美,你的感性。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用什么概念去拍摄,都会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其实我看了好几年《流浪》的作品,发现她作品中的交融与感悟是一个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不知道能不能看看她三年前的照片,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如果你有机会这样去阅读和体验,你会发现这种无意识的锻炼,或者说这种技巧,已经在她身上了。我觉得这非常非常重要。当然,从手机本身来讲,也是手机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反馈。

姚:

其实我也有一种比较明显的感觉,大概是从2015年开始,因为工作的原因换了iphone6S,因为随身带了手机,可以及时发布,好像给我一种发布作品的感觉,反过来对自己也有一些要求。2015年,我清晰的感受到了我所谓的观察力。而且有一种特别明显的冲动,尤其是2016年夏天。特别想用照片建立自己的作品收藏,通过作品证明自己,或者通过作品与更多人交流。所以你看到的展览主要是关于我2015年到2017年的大部分作品。

林:

说到用作品和你交流,我也有幸成为交流的一部分,也有幸和她实时交流。我想你们大多数人肯定都在和我做同样的事情。

一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词,或者说语言,然后我们在这个语言上交流,这是一种;还有一点你特别清楚,也特别新颖。据郑谷的老师说,拍照往往是为了“渴望差异”,或者寻找奇迹,实现和发现。然后我们可以交流某种奇迹,或者我们创造的奇迹。但是我觉得流浪的交流,通过看她下面的一些信息,我发现我们所有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她没有给你看固定的场景。从某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是网络之后或者手机和网络结合之后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这篇序言中,我借此机会对手机摄影的概念做一些简单的思考:什么是手机摄影?在我看来,手机摄影不是单纯的用手机拍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在拍照后给他们做批注:微摄影,或者手机拍摄。这意味着:我可以用手机拍相机,但我只用手机拍。但潜台词还是用摄像的标准来定义画质、审美、构图等传统概念。

但这里的问题是,时代的变迁不能容忍我们这样回去,但你必须跟随。为什么要跟着?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越来越多,我经常在看手机的时候会想:我们需要看到那么多照片吗?这是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看待照片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看照片的方式是人在动,看整体和细节都是远看近看。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是在放大缩小,甚至是张开闭合两个手指。这从感动变成了安静,现在照片又向我们走来。有点像开窗,或者开门看里面的细节。

这些东西的效果是实时的:我一发表,马上就会有人评论;即使不评论,他也会立刻产生一种感觉,无论有没有评论,这种感觉都会一直存在。这种敏感的东西,特别喜欢我们的触觉,当我们触摸到什么东西的时候,他有期待,我希望得到某种感觉。当然有一种可怕的感觉:麻木。我摸到了什么东西但没感觉到。就像是我们发照片的时候没有人照顾我们的感觉,其实是一种麻木的状态。

这样的实时灵活性,这种手机的概念,结合网络,就像神经,我们的触觉细胞拍摄。我觉得《流浪》的拍摄是在互动中成长起来的。她拍了一张照片,我们通过这张照片对她进行评论。不管用什么方式,赞不赞其实都是一种评论,会对她形成一种反思。

姚:

确实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对他们来说更像相机。对我来说,手机只是一个产生图像的工具。我记得荒木经惟以前说过,如果你想改变你的拍摄方法和思维,你可以改变你的相机。所以对我来说,每一个产生图像的工具都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就像我们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你背后有一整套的逻辑。

现在用手机拍照,拍照速度非常快,想拍什么就拍什么,速度非常快。有时候所谓的创作冲动特别强烈的时候,我想看看很远的东西,就想用手指打开让它过来一点。其实我脑子有点坏。有时候我需要用手指调整它的灵敏度,因为我用的是苹果自己的相机。我一般喜欢颜色深一点,色彩饱和度高一点,这样我的一个手指可能会有点茧,就像大家弹吉他一样。所以,如果我用相机或者其他设备,我是拍不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照片的。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以更合适的方式呈现这些手机拍摄的照片。我们现在的展览可能不会特别强调“这是手机拍的?还是用手机拍的?”我们想制作一张“照片是由纸板、玻璃和框架组成的”。我们也希望它能以更直接的画面出现在大家面前。包括一些放大的照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些没发现的细节,包括我们的编辑刘勉,他也在看展览的时候在电脑屏幕上发现了很多我们没发现的细节,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我在手机屏幕上选择照片已经很久了,当我看到以这样的尺寸打印出来的照片或者在相册上的照片时,我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它们是由什么产生的。

林:

没错,就是我们在看的时候,它是由什么创造出来的,是由什么机器创造出来的,这在我看来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包括看照片的体验,也在变化,比如一张照片变大变小,或者通过不同的模式变化。这种解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可能性,把(照片)作为一种符号或者作为一种语言来刺激,然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来。

以前看照片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对一张照片的构图、光线等等做精确的分析,甚至有评论家在画线,讲构图有多美。我觉得这种思维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绘画的思维,绘画的构图:是一张照片,对应的概念其实是一幅画的概念。

但是到现在,我感觉照片这个概念连“图片”这个概念都用不上。我更愿意认为一本书是一部作品,它包含了一个整体的思想、结构、安排等等,而不是一张照片或者一部作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张照片都像是我们画中的每一笔。当我们用这个概念来看一些照片的时候,我们会淡化原有的标准,不用去追求它有多精致,构图上一定要有多精致,或者说怎么控制。而是看照片之间的联系,照片之间的互动和演变等等,形成更大的意识或感情网络。这是我在《流浪》的作品中能感受到的。通过各种媒体的变化、互动和交错,可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认为这值得创作者进一步探讨。

每一部作品的出现、展示等等,其实都是解释,而不是结论。我们在做实验,走在前面当老鼠,包括这个展览。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网络,和其他媒体结合起来形成这样的效果,在不同的空之间形成效果。在这个展览中,其实有不同的空。如果一个空是画布,我们用不同的画布来做。

姚瑶

摄影师,独立编辑

文学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

她评论摄影展览和作品,采访中外摄影艺术家,在《东方早报》、《中国摄影》、《生活》、《周末画报》等杂志发表文章。

同时长期从事摄影创作,作品参加过上海影像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曾在上海衡山河纪举办过个展“‘独自行走’”。

叶林

主要从事日本摄影史的研究和翻译,包括杉本博司的《艺术与现象的起源》。

在流浪电影节上展出的一些同名作品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86-021-5411 1152

IG美术馆地址:安福路300号

IG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300号

活动咨询王工资员联系:

微信号/手机号码电话:156 0187 5037

加入IG英杰影像美术馆微信平台

精彩摄影讲座、电影节、课程、旅行等活动

图片和老相机文章继续推!

登录IG官网注册www.imaginggroup.cn IG会员

IG咖啡享受15%的消费折扣,可以为会员享受更多惊喜折扣

1.《林叶 IG 影展对话视频回顾 姚瑶&林叶 她的拍摄是一种让理性成为无意识的锻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叶 IG 影展对话视频回顾 姚瑶&林叶 她的拍摄是一种让理性成为无意识的锻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16783.html

上一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融会贯通 提升思维 ——《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与评析

下一篇

朝华科技 真相越来越近,梁朝华、谢某芳两人早就决定旅游完全国后就殉情

瑞格传播 瑞格兰——全球护肤研究中心匠心巨作品牌

瑞格传播 瑞格兰——全球护肤研究中心匠心巨作品牌

导语:经过GJERA全球抗衰老研究中心的苦心研发,2017年,一个专门为亚洲人推出的新生物技术抗衰老计划——Regrife系列产品诞生了。 依托JBP独特的分子分割提取技术、激光离心粉碎技术和5D分解杀菌技术,从人体胎盘中提取营养物质,为人体皮...

魑魅 魑魅、魍魉、罔两,你知道都是什么吗?

  • 魑魅 魑魅、魍魉、罔两,你知道都是什么吗?
  • 魑魅 魑魅、魍魉、罔两,你知道都是什么吗?
  • 魑魅 魑魅、魍魉、罔两,你知道都是什么吗?

林白 林白:《妇女闲聊录》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朴素、最具现实感、与人世的痛痒最有关联的一部

  • 林白 林白:《妇女闲聊录》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朴素、最具现实感、与人世的痛痒最有关联的一部
  • 林白 林白:《妇女闲聊录》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朴素、最具现实感、与人世的痛痒最有关联的一部
  • 林白 林白:《妇女闲聊录》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朴素、最具现实感、与人世的痛痒最有关联的一部

求婚策划 你的求婚交给求婚策划公司后你该如何做?

  • 求婚策划 你的求婚交给求婚策划公司后你该如何做?
  • 求婚策划 你的求婚交给求婚策划公司后你该如何做?
  • 求婚策划 你的求婚交给求婚策划公司后你该如何做?

章龄之图片 章龄之错过周星驰,凭《猎场》大火,星爷已老,片场照片使人心酸

  • 章龄之图片 章龄之错过周星驰,凭《猎场》大火,星爷已老,片场照片使人心酸
  • 章龄之图片 章龄之错过周星驰,凭《猎场》大火,星爷已老,片场照片使人心酸
  • 章龄之图片 章龄之错过周星驰,凭《猎场》大火,星爷已老,片场照片使人心酸

梦境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梦境和现实重叠,不是你的错觉,你或许真的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 梦境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梦境和现实重叠,不是你的错觉,你或许真的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 梦境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梦境和现实重叠,不是你的错觉,你或许真的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 梦境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梦境和现实重叠,不是你的错觉,你或许真的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主播招聘广告词 主播招募令/一键开启你的直播人生

  • 主播招聘广告词 主播招募令/一键开启你的直播人生
  • 主播招聘广告词 主播招募令/一键开启你的直播人生
  • 主播招聘广告词 主播招募令/一键开启你的直播人生

大学社会实践 这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颠覆你的认知!

  • 大学社会实践 这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颠覆你的认知!
  • 大学社会实践 这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颠覆你的认知!
  • 大学社会实践 这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颠覆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