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很多人夸一个人学识渊博,有文化,就喜欢用“学中西”作为形容词。比如钱钟书,辜鸿铭,王国维等大师都被这个词描述过。但中国历史悠久,描述一个人文化的词汇不仅仅是中西词汇。为什么这个词会被这么多人喜爱?
“西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义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的关系入手。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有无数个国家有外交关系或者其他文化经济交流。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单独提文化关系呢?因为“Xi”这个词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含义。
首先,从字面上来说,“西”是指西方向。中国自古以来因东临海而自称东土,所以国家西边的地方对中国来说都是“西”的。因此,在古代,周穆王在西部巡逻;成吉思汗西征。这些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对西方的借鉴。也可以看出,所谓“西”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地理概念。
但是,如果把“西方”这个词放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语境中,所谓“西方”就有了“外来”和“异域”的含义。中原王朝以外的国家被称为异域,古代丝绸之路国家也被称为“西域”。“西”不仅指现在属于中国的新疆,还指更远的西亚。所以根据唐玄奘改编的古代小说会叫西游记,翻译成外国游记也有道理,讲的是西方国家的想象。
然而,除了这个意义之外,“Xi”一词还代表了中国历代与西方国家交往范围的扩大、扩大和缩小的变化过程。15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参照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比如12世纪以前,中西交流指的是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的交流,并没有把西欧国家称为现在的“西方”。13、14世纪,由于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蒙古帝国,中西文化交流直接打开了欧亚大陆。所谓“西方”,是指中国与欧洲、俄罗斯的交往。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中原王朝对外交往大多是自信的。
从15世纪到19世纪,随着欧洲新航线的开通,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围已经基本确定为中国与欧洲国家文化交流的范围,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同时,与15世纪以前的中西交流不同,此时的中国在中西交流中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科技文化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中西交流往往采取不自信的态度。
民国时期的社会原因
因此,清楚地了解中国在中西交流过程中态度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谓的“中西合璧”到底是什么意思。晚清也属于民国,但西方列强与中国的接触是强制性的。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中国割地赔款,甚至在自己的领土上各个国家都有让步。
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那时起,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租赁了土地,建造了房屋,划定了特许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俄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战后中国被俄罗斯切断了150多万平方公里。且不说其他国家攫取的财富,以及中国主权的丧失,就连园中的圆明园也被放火焚烧。然而,一个又一个羞辱国家的事件,加深了中国人民面对西方的不自信。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清政府大臣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为改革写书。中国被迫进入一个开放时期,一个与西方被动沟通的时期。这时有一个词很贴切,叫“西学东渐”。当时连清政府都开始培养相关的“西学”人才,开设西式学校和课程,甚至接受西方国家的建议,送幼童赴美留学。随着西方科技文化陆续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新词的诞生及其社会影响
“学中西”一词出现在晚清的社会背景中。最早出现的地方是清末吴的《二十年见证奇人近况》中的第八十一回:“久闻此事,曾有某军使其关注时局,习中西。”汉语词汇,如果是新词,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所以,从“学中西”这个词,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先人面对西方文化时的悲情,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学中西”的人才的尊重。
从“中西文化关系”中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外交史范围的变化来看。我看到中国的文化外交,从一个自信满满的文化大国,逐渐被西方新兴国家超越,到清末不知所措,再到学习西方文化,所有这些历史变迁,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学习潮。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所以当时“中西合璧”这个词是对一般意义上的顶尖人才最大的褒奖。
1.《学贯中西 中国人,为何爱用"学贯中西",来夸一个人学识渊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贯中西 中国人,为何爱用"学贯中西",来夸一个人学识渊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2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