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历史上最能装的四大天才:刘禅装傻 孙膑、司马懿装病 王文韶装聋

中国历史上最能“装”的四大天才都是谁?关于他们“装”的小故事有哪些?下面来了解下吧:

司马懿装病

1、司马懿装病

曹爽本来和司马懿同时托孤大臣,但是谁让曹爽姓曹呢?最后,司马懿靠边,曹爽一手遮天。他的手下劝他干脆把司马懿干掉。因为司马懿乃是三朝元老,如果能够不流血,曹爽希望尽量不动刀。

曹爽几次派人去试探司马懿,司马懿都装作又老又病,根本就是一糊涂没用的老人。曹爽信了,放松了警惕。结果,在一次曹爽外出打猎的时候,司马懿发动政变,掌控了京城。

曹爽本来可以携带天子到暂且到别处去,挟天子令诸侯。可是,曹爽根本就是个傻子,还希望司马懿能够放过他。结果,他主动进入城内,接受司马懿的制裁。司马懿自然不会心软,将曹爽势力连根拔起,血洗曹魏宗室。司马家族的根基也在这一战中确立。

东汉末年,九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了吕布、袁绍、马超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争取士家大族的支持,他招贤纳士,征聘地方名士出来做官。很多名士都积极响应,归顺到他的帐下。在征聘司马懿时,曹操却遇到了麻烦。

司马懿(公元179-251年),河南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祖上许多人都做过西汉的大官,是有名的望族。司马懿年轻时,就已显露出才干。冀州别驾崔琰非常欣赏他,对其兄司马朗说:“令弟聪明果断,有胆识,有才干,非您所及呀!”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

司马懿得知消息后,一时拿不定主意。他知道曹操是个英雄人物,将来很可能扫平天下。但他又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出身低微。自己乃名门之后,实在不愿意屈节侍奉他。考虑再三,决定再观望一下。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不能出来做官。

曹操向来机警多疑,马上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于是,曹操秘密地派人在夜间去查看。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悄悄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要司马懿做官的事,这才暂且搁在一边。

公元208年,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操也多少听到了些司马懿装病的风声。这次他决心再也不让司马懿愚弄了。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

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司马懿应召后,被任命为丞相府的文学掾。司马懿亲眼看到曹操确有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并且有了异常雄厚的实力,他也就施展自己的才智,努力做好与自己职责相关的事情,所以深得曹操的赏识。不久,曹操任命司马懿担任总管相府一切事务的主簿,并让他和其子曹丕相处。司马懿和曹丕相处很好,私交甚厚,深为曹丕所信任。

曹操虽然赏识司马懿的才能,却并不信任他,认为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觉察到他有雄豪之志,不禁深感忧虑。据说,曹操曾“梦三马同食一槽”。有人为其解梦:槽即曹氏,马即司马氏,食槽则预示司马家族将侵夺曹氏政权。因此,曹操对司马懿甚为反感,每欲加害。他曾对其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然而,曹丕因与司马懿关系甚好,未把父亲的告诫当回事。他对司马懿总是多方保护,才免其被害。

司马懿看出曹操对他多有疑虑,于是做出满足现状之态。曹操对其功高不赏,他毫无怨言。虽然官位很低,他还是勤奋工作,好像对权势漠不关心。司马懿的韬光养晦之策,蒙蔽了老奸巨猾的曹操,曹操见他素无野心,也就消除了怀疑和警惕。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在公元220年初病死,他的长子曹丕继为魏王。同年秋,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帝位,曹丕做了皇帝,他就是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司马懿的地位逐渐提高,官至抚军大将军,尚书事,参与了曹魏统治集团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成为曹丕的重臣。公元226年,曹丕死,按照他的遗诏,由司马懿和曹休、曹真、陈群等辅佐朝政。太子曹睿即位,史称魏明帝。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后又迁骠骑大将军。

公元231年曹真死后,司马懿总管军事,同东吴蜀汉对峙。他老谋深算,深谙用兵之道,连智谋惊人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他所采取的拖延战术成功地遏止了蜀汉的进攻,致使诸葛亮北伐中原接连失利,含恨病死五丈原。东吴的孙权对他顾忌更大,曾对人说:“司马懿用兵,可谓变化若神,所向无敌。”在频繁的用兵中,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权,成为最有权势的大臣。

公元237年,割据辽东(今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地区)的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次年,司马懿奉命率40万大军远征,历经艰难,平定辽东。公元239年1月,他胜利班师。军至河内(今河南沁阳)时,遇到了皇帝特派的驿骑,要他火速赶回京师。司马懿疑京师有变,快马加鞭,疾趋入朝,直奔内宫。原来,魏明帝自上月病重,此时已在垂危之际。见了司马懿,魏明帝就拉着他的手说:“我病得很厉害,把后事托付给你。希望你和曹爽一起辅佐幼主。我还能见到你,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魏明帝当天就咽了气,曹芳继立为帝,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二人共同执掌朝政大权,官位同样是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事,每人各领兵三千,轮流护卫皇宫。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与司马懿的精明能干、富于谋略相反,曹爽是个毫无政治军事才能的庸才。当中书监刘放等人推荐曹爽辅佐朝政时,魏明帝问他:“你能担当这个重任吗?”曹爽不知如何回答,急得满头大汗。后经刘放在旁边轻声提示,才回答了一句:“臣愿以死报效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庸才,却与何晏等人结成死党,组成以曹爽为首的政治集团。何晏崇尚玄学,与邓扬、权胜、丁谧、毕轨等都是有声望的名士。魏明帝生前,“以其浮华,皆抑黜之”。曹爽掌权后,把他们引为心腹,委以重任,何晏等人则怂恿曹爽排斥司马懿,独揽朝政大权。他们经过一番策划,于公元239年2月以小皇帝曹芳的名义颁发诏书,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品位尊贵,但无实权。这实际是给司马懿一个虚名,剥夺了他的实权。与此同时,曹爽以何晏、邓扬和丁谧为处理朝廷政务的尚书,毕轨为管理京师及其周围地区的司棣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曹爽的几个弟弟统率禁军,抓住兵权。这样,曹爽一伙就完全排斥了司马懿,独揽了军政大权。

起初,曹爽因司马懿德高望重,对其非常尊敬,遇事请教不敢过分专行。自从何晏、邓扬、丁谧等人弄权后,他处理政务不再找司马懿,双方的隔阂也日渐加深。面对这种形势,司马懿极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等待时机,清除曹爽集团,他作了暂时的退让,公元247年5月,司马懿上书曹芳,请求告老养病。获准后,他一面在家装病,一面暗地联络心腹,以待时机。

对司马懿告老还乡,曹爽并不放心,这一年冬天,曹爽的心腹李胜由河南尹调任荆州刺史。曹爽便让他以告辞为名,前去察看司马懿的动静。

司马懿得知李胜要来,便将计就计,披头散发躺在床上,装出重病的样子。李胜来后,司马懿有气无力地倚坐在床上接见客人。

在同李胜谈话时,他有意装聋作哑,说话显得语无伦次。婢女侍候他穿衣服,他抖抖索索地抓不住,衣服也掉在地上;婢女服侍他喝粥,只见他难以下咽,粥都从他嘴角流了下来,洒满了前胸。李胜说:“当今主上尚幼,天下恃赖明公。听说明公的旧病复发,没想到如此严重。如今我承蒙皇恩,回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称荆州为本州)任刺史,特来向您告辞。”

司马懿故作气喘吁吁状,说:“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您去并州,并州靠近胡地,可要好好防范。恐怕我们再不能相见了。”李胜纠正道:“我是回本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又假装糊涂,说:“您要到并州,请努力自爱。”李胜又重复一遍:“我是回荆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装作刚刚明白的样子,说:“我年老糊涂,没有听懂您的话。您调回荆州,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最后,司马懿推心置腹地拜托李胜,请李胜好好地照顾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懿的这场表演非常出色,李胜竟都信以为真。他回去将其所见所闻详告曹爽,并说:“司马公言语错乱,指南为北,已经形神离散,不过是具尚有余气的尸体,不足为虑了。”曹爽等听后,非常高兴,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们做梦也未想到,“重病在身”的司马懿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一场政变。

公元249年1月6日,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90里的高平陵(魏明帝陵墓)去祭祀。过去,曹爽兄弟多次一起出城游玩,其同乡、大司徒桓范曾规劝过他:“总理万机和率禁军的人,不应一起出游,倘若有人关闭城门,谁来接应你们进城呢?”但曹爽不以为然,并自信地说:“谁敢这样做!”

结果,不幸而被桓范言中。这次曹爽外出,司马懿看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政变。接管控制了曹魏政权。

魏王朝此时已名存实亡了。

2.孙膑装疯

孙膑装疯

孙膑和庞涓本来是同学,据说,庞涓先下山,魏惠王重用庞涓。庞涓训练甲士,使得魏国成为中原霸主。后来,孙膑下山,也想在魏国效力。庞涓一开始很高兴,可后来看到魏王对孙膑极好,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就污蔑孙膑和齐国勾结,意图不轨。魏王大怒,下令将孙膑的膝盖骨削掉,关在监狱。

庞涓想趁机斩草除根,杀掉孙膑。孙膑没法子,只好装疯。庞涓不信,让人把孙膑拖到猪圈。孙膑大口大口的吃猪食,连粪便也塞到口中。这下,庞涓信了,就放松了对孙膑的监视。后来齐国人想方设法救出了孙膑。孙膑辅佐齐国,大破魏军,在马陵之战杀掉了庞涓,报了大仇。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孙膑,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加上天资聪明,很快便获得了较丰富的军事学知识。孙膑未出茅庐便显示出超人的军事才华。而他的同窗好友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妒他的才能。

庞涓受魏惠王的聘请,比孙膑先下山,他出任魏国的大将和军师,虽然春风得意,但一想到才能在己之上的孙膑,就深感不安。后来,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便跟庞涓说起孙膑,想让孙膑来效力于魏国。于是,庞涓便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了不让孙膑在己之上,他便企图加害于他。孙膑到了魏国,做了一个无名无权的客卿。这时,庞涓便加紧进行陷害孙膑的阴谋活动。他先派人伪装受孙膑表兄的委托,劝孙膑返齐。待骗得孙膑的亲笔复信后,加以涂改,随即向魏王诬告孙膑私通齐国。魏王信以为真,大怒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窃取孙膑的兵法著作,又当着孙膑的面假意向魏王求情。结果“断其两足而黥之”,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过意不去,就想报答他,有一天,孙膑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家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我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就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简上。

孙膑于是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由于身体亏损,慢慢休整,进度比较慢。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

他开始思索着救己之法。一天,孙膑突然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什么人也不认识了。只见孙膑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仰面大哭同,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庞涓试探着说:“孙兄,是我呀!我是庞涓呀!你连我了不也认识了吗?”看孙膑没有反应,庞涓便走了。

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入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庞涓仍半信半疑,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知道这是庞涓用的计,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庞涓又让人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疯子般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时间一久,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就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靠装疯卖傻瞒过了庞涓才活下来,他并没有放弃,还寻找逃出虎口的机会。

有一天,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孙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设法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会见了齐国的使臣,向他诉说了自己在魏国的悲惨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淳于髡大为感动,知道孙膑是个有才能的人,就秘密地把他藏在车中,将他偷偷地带回了齐国。从此改变了孙膑的厄运。

3、刘禅装傻

刘禅装傻

很多人都觉得刘禅(阿斗)是傻子,其实那都是被骗了。

诸葛亮对朋友,对刘备多次称赞过刘禅的才华,说刘禅天资聪慧,礼贤下士。诸葛亮或许还有些抹不开情面。但是,进入晋朝为官的李密也认为,刘禅乃是可以和春秋时期齐桓公相比的一代英主。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天下,刘禅重用诸葛亮而对抗强魏。晋人王隐更认为,刘禅之所以主动投降,背负骂名,乃是保全蜀国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实乃一代仁君。

对于“乐不思蜀”,前代史家早就有不同看法。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就认为刘禅如此做是韬光养晦。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蠢后辈,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刘禅在国家灭亡后受封安乐公,富贵荣华终生。刘禅可谓是一位心存万民,且能够在乱世全身的一代枭雄。

首先是制度,在诸葛亮死后,他马上废除丞相制度,让费祎当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同一人一把抓。后来蒋琬病死,刘禅干脆自摄国政,直接执掌大权19年,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六次出兵伐魏都、姜维九次出兵北上,都徒劳无功,消耗国力的话,没人敢说蜀汉偏安能维持多久,也许三国鼎立的局面会多持续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接着是拉拢人心。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被杀后,夏侯霸害怕受到株连而入蜀,刘禅亲自出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为老将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从妹,所以刘禅才这么说。之后,刘禅对夏侯霸“厚加爵宠”。刘禅对夏侯霸的这一套怀柔拉拢的手段,即使其父刘备在世,大概也不过如此。

还有别人对他的评价。刘备给后主的遗诏提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和刘备是什么人,这不用多说了,他们说行的人,难道会差吗?

荆州当时是被魏国和吴国瓜分的,所谓蜀汉政权,实际上只有一个益州,东汉十三州,除了益州是蜀汉的地盘以外,吴国占据扬州、交州和荆州。其余的十个州全部都是魏国的地盘,而且是历来的政治中心,中原地区,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都强于其他两国的总和。

蜀汉是当时最弱的国家,除了联吴抗魏,安心内政,稳扎稳打之外,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在短期内一统三国了,刘禅最为最弱小的国家的君主,确实是非同一般,就算是换了别人也不敢保证能翻天。

就像人人都说赵括无能,全军覆没。但是面对战国时代的超级统帅,战神白起,即使是孙武吴起之类的军事名家,也不能保证能讨得了好,败在白起手上的将领有一大箩筐,难道只有赵括才是无能吗?

而且关于“乐不思蜀”这件事,很多人认为他这是在保命,因为另外一个亡国之君,孙皓,骨头很硬,但是最后却被司马炎害死。

而且刘禅更清楚一件事,别说是司马昭这样的枭雄,就算是换了谁都不会让一个在当地统治了几十年的皇帝回到自己的故土,如果真的让刘禅回去的话,也许没有到蜀国,在路上的某一条河就会突然发大水,或者某一条山路就会突然山崩,刘禅就遇上了“意外”挂了!所以他明白,想要活命,他应该怎么做,事实证明,他是保全了性命,寿终正寝的安乐公。

4、王文韶装聋

王文韶装聋

清代的王文韶装聋也装得“奇妙”。王文韶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地方做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朝廷做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官运亨通,显赫一时。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王文韶一进入清廷权力中枢军机处后,就“耳聋愈甚”。一日,二大臣争执一事,相持不下,西太后问王文韶意见如何,他莞尔而笑,不作答复。西太后再三追问,他仍笑而不答。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仍笑如前。

很显然,王文韶装聋意在躲事避风头,首鼠两端,谁也不得罪,以此来避免被同僚倾轧。可以说,王文韶的装聋是当时清朝官场圆滑趋避之风的一个缩影。但与杨信装哑不同的是,王文韶的装聋被人识破了,并因其圆滑模棱至极,被讥为“琉璃球”、“琉璃蛋”。但识破归识破,讥讽归讥讽,王文韶做官却做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升不降。

清代王文韶的装聋,就可以说是装得“圆滑”,装得“精明”了。王文韶历经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地方上做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朝堂上当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谓官运亨通,显赫一时。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王文韶一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军机处后,就“耳聋逾甚”,也就是说,王文韶的耳朵越来越聋了。一日,两位大臣为一事争执,良久,仍相持不下。慈禧太后问王文韶有何看法,王文韶莞尔一笑,不做答复。慈禧追问再三,他仍笑而不答。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还是笑容可掬,并不开口。

很显然,王文韶的装聋,是在躲事避风头,首鼠两端谁也不得罪,以此来避免被同僚倾轧。也可以这样说,王文韶的装聋,是当时清朝官场圆滑趋避之风的一个缩影。但与九百年前杨信装哑不同的是,王文韶装聋却被人识破了,并因其极圆滑,被讥为“琉璃球”、“琉璃蛋”、“油浸枇杷核子”。不过,识破归识破,讥讽归讥讽,王文韶这个官却做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升不降。

由此可见,在独裁专制的政体下,官员要保命保官保富贵,就得装,就得像杨信那样作哑,就得似王文韶这般装聋,一句话,就得“装聋作哑”。如果还不够,为了活命,必要时还得装病、装傻、装疯、装死也在所不惜。譬如明成祖朱棣,还在当燕王的时候,为了在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过程中保命,就在大街上装疯卖傻。这一招,不但保住了他的性命,还在其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因此,“装”,也是中国官场上的一大特色。装好了,性命无忧,官位无忧,富贵无忧。反之,如果不装或不会装,干得再好,政绩再突出,一不留神得罪了上司,就容易被怀疑有野心;或者,一不小心触犯了同僚,则难免被猜测不安分。幸运一点,落个被罢官的结局;要是倒霉,说不定会身首异处,甚至满门抄斩。由是,中国古代官场就形成了蔚为状观的“装”文化、“装”技巧和“装”艺术。而且,在不同的朝代,或不同的时期,“装”,往往会风行一时。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看着好像既没有“装聋作哑”,也没有“装疯卖傻”,但他们在事实上,却是哑着、聋着、傻着、病着、疯着的。譬如,被视为官场《葵花宝典》的“多磕头,少说话”的招式,就是一个生动的明证。

1.《历史上最能装的四大天才:刘禅装傻 孙膑、司马懿装病 王文韶装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上最能装的四大天才:刘禅装傻 孙膑、司马懿装病 王文韶装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86599.html

上一篇

历史上真实的叶问什么样?叶问活了多少岁 叶问李小龙师徒合影

下一篇

正宗广东猪肚鸡汤 广东人最爱的猪肚鸡汤,掌握好这个技巧,汤色奶白,香味倍增!

王成龙牺牲 王成龙牺牲后,他的妈妈说了一句话,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阳光帅气的男孩,军校风云人物,军营里光芒四射的年轻军官,沂蒙儿女的孝顺——王成龙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命运却是如此残酷。在毕业一个月后的魔鬼周训练中,武警济南支队军官王成龙为了救战友被抓到车下。面对儿子的突然离去,母亲流着泪说:“成龙没有为难我...

忽必烈灭大理,为何不杀不抢,段氏还因他的一封信对他感激不尽

忽必烈灭大理,为何不杀不抢,段氏还因他的一封信对他感激不尽大理国可算是中国古代各边疆政权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了,这当然要拜武侠大师金庸先生所赐,那“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传奇曾经不知让多少或年老年少的“金粉”为之痴迷。可惜,历史中的大理国可没那么威风,其太祖段思平在云南建立大理国后,一直以儒治...

一代名臣李卫,他的5个儿子怎么样了

  • 一代名臣李卫,他的5个儿子怎么样了
  • 一代名臣李卫,他的5个儿子怎么样了
  • 一代名臣李卫,他的5个儿子怎么样了

荣智健子女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智健子女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智健子女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智健子女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荣明方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方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方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方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荣明杰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杰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杰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 荣明杰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病逝后,他的子女后代的现状是怎样的?

金城武发型 这是19岁的金城武刚出道, 这种发型配上他的脸蛋, 他就是90年代的小鲜

  • 金城武发型 这是19岁的金城武刚出道, 这种发型配上他的脸蛋, 他就是90年代的小鲜
  • 金城武发型 这是19岁的金城武刚出道, 这种发型配上他的脸蛋, 他就是90年代的小鲜
  • 金城武发型 这是19岁的金城武刚出道, 这种发型配上他的脸蛋, 他就是90年代的小鲜

巨臂哥 臂维60cm的“巨臂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氮泵将永存!

  • 巨臂哥 臂维60cm的“巨臂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氮泵将永存!
  • 巨臂哥 臂维60cm的“巨臂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氮泵将永存!
  • 巨臂哥 臂维60cm的“巨臂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氮泵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