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鲜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宏亮
谁能做好供应链,谁就是在构筑最大的竞争壁垒。
高端对话:重新崛起:OMO线上线下融合最大的加成在哪里?
天途投资合伙人唐智民;
张宏亮,创始人兼CEO食品和饮料;
左图:天途投资合伙人唐志民
右图:餐饮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洪亮
唐志民:大家好!受零售Boss内部参考和36氪会议集团的委托,我有幸成为OMO线上线下融合最大的红利在哪里的对话主持人。
张宏亮:首先我很感谢Kr。36和《零售老板内部参考》。借此机会向您学习,用一句话介绍我们公司:“生鲜是买食品的宝,比超市省钱省时”。
唐志敏:生鲜是社区专柜零售。从去年开始,大家都把电商叫做传统电商,线上线下结合叫做新零售。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请结合自己在线上线下整合过程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尤其是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张宏亮: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贝佐斯说“零售业就是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一样的东西上”。我认为生鲜零售有两点是不变的:
首先是客户体验。新鲜食物是用来卖蔬菜的。我们总是关注顾客购物体验的多个维度,如品种选择多、菜肴新鲜、价格低、交货准时等。
二是收入成本结构模型。都说生鲜零售难。难度如何?难点在于全国连接线下的资源链接快速落地。应该害怕零售,用户体验被无数细节堆积。你的收入成本结构模型和效率提升堆积在无数细节里。这家食品店卖新鲜蔬菜已经6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考的是用户体验,质量是否好,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准时要求,以及性能成本的未来趋势。
良好的客户体验和良好的收益-成本结构模型是生鲜零售行业不变的东西,但同时也必须发现用户体验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唐志民:天途投资的冯先生分析零售。他认为零售的发展是品类分化,新零售也是如此。菜馆生鲜是社区自养生鲜的电商业务,贴近社区群众。我觉得这可以作为新零售的一种体现。变化,主要体现在数据挖掘、数据决策和数据营销等供应链上。都说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但我觉得是在不断完善。生鲜食品在这些领域有哪些实践经验?
张宏亮:有几个亲身经历:
首先是供应链。目前,供应链是卖菜最大的痛点。谁能做好供应链,谁就是在构筑最大的竞争壁垒。从上游来看,我国农业产业非常碎片化,农业设施、种植标准化、基地规模、产品品牌化,上述四个现代化都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在终端系统中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所以这六年来,我们最大的投入一直是优化上游供应链组织能力,每一道菜,供应链温控等细节。在我看来,未来最大的机遇在于供应链的优化。
回到零售。目前,我们不断面临新的竞争形势,变化仍然很大。零售关乎细节,所有营销人员都会说4P和4C。以4C中的便利为例,现在运营商对便利的理解一般是指“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贴近消费者”,但你是从公司利益出发还是从客户利益出发来理解这种便利呢?
其他类别不知道。就卖菜而言,菜品一旦进入前仓,一定要更快送出,否则会有损失。但是这个“快”是消费者需要快,还是公司要求防止变质?
针对“方便”,一定要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对方便的需求,是不是更快?还是准时?水果是当下的消费需求,需要快。但是,对于购买食品来说,大多数消费者都有家庭和计划的消费需求。它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但是它的速度是有度量的。在时间维度上,守时更重要。
贝佐斯表示,零售业不变的第二点是“快”。他说的“快”是在美国的背景下理解的。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明显好于美国。我觉得很多人结合中国的购物场景和类别对“快”有一个错误的理解。用户真的有必要在两小时或者半小时内到达吗?
深挖背景,发现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下,应该回归国内的用户场景。所有的决策都有一个逻辑点,就是基于用户的利益。自己的损失控制不了,尽量加快速度发给用户。这样真的对吗?这是每个做生鲜零售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张宏亮:听过很多大咖分享零售,很多观点我都赞同。现在说到生鲜零售,就要说巨头了。人们常说,巨头已经进入市场。不过作为生鲜零售的从业者,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太担心。生鲜零售之战,没有绝对胜算。
说到零售,就提到了生鲜,特别强调细节和本土化。对于本地化来说,巨头拥有的资源没有绝对优势。我们看餐饮业,哪个餐饮龙头成了某巨头带动的行业龙头?毫无疑问,巨头的资源是流量和资本。
在流量层面,传统的方式是流量支持中低频,每个人的路径都会清晰。但只要靠近小区,生活场景清新方便,尤其是刚需要高频率的购物场景,流量就不值钱了,因为它自带流量。
在资本层面,只要在本地运营,不面对国家资源链,2亿和20亿有区别吗?网上卖菜不能用钱烧未来。如果可以,干脆把全国超市和食品市场连起来。我尽力补充,然后奋起。有可能吗?
补贴的趋势建立在标准化已经比较完善的领域,比如旅游领域的自行车共享,在标准一致的情况下经验是一致的。但对于卖菜来说,上述农业“四化”尚未完成。怎样才能保证同样的体验?一切的核心都是用户体验,不是说我今天明天免费送你吃的你就来了。如果食物不好,我会给你,但你不需要。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不应过于焦虑。很多人都很焦虑,说,中小企业在这条轨道上还有机会吗?我觉得如果你把自己的模型打磨好了,机会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