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往中“相互依赖”是一个糊弄人的说辞,对此须保持清醒。《环球时报》刊登商务部研究员李健文章《中美经济绝非依附关系》,其立论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中美之间的落差分工合理性在于比较优势,两者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只要是不对称依赖,就不可能有平等互利。多年来,美国可以用美元换取中国真实的资源、商品与服务,而中国拿到这些绿色纸张或电子符号,却不能购买美国真实资产而只能购买美元证券、国债以支持美国经济,在美元贬值与通货膨胀中,中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这是平等互利?美国动辄以国内法对中国制造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实施“特别保护”,这也是平等互利?福特、沃尔玛、高盛等美资企业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而中海油、华为、大公等中资企业被美国长期拒之门外,这还是平等互利吗?不要再用这种“鸵鸟式思维”来自欺欺人了!

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强者送给弱者、主人送给仆人的理论,是昔日大英帝国送给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理论。美国开国元勋接受了这一理论,努力把美国打造成一个符合比较优势的农业国,用美国的农产品、矿产品与海产品交换英国的工业品。后来通过血与火的较量,美国才终于抛弃比较优势理论,经由竞争优势确立工业国,从而实现国家战略转型与最终崛起。

美国崛起后把自己弃之如敝屣的比较优势与自由经济全力兜售给其他后进国家。东亚先有日本后有韩国,阳奉阴违,不是用比较优势而是用竞争优势、不是用自由主义而是用国家主义来塑造自己的国家。韩国既不产铁矿石又不产焦炭,还没有相关技术设备,发展钢铁工业无丝毫比较优势。但韩国要走重化工道路借以发展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就必须拥有强大的钢铁业。政府下定决心,节衣缩食,指定一个军人而不是企业家来负责组建钢铁企业,此举当时被国际经济界广泛讥笑。然而,韩国不久就用成功有力回击了这些无知傲慢偏见,这个成功就是今日赫赫有名的浦项钢铁集团。当今,驰骋于国际市场的韩国巨型企业,如三星、LG等,无不是在“国家选优”的基础上培育的。若依照美国兜售的比较优势,韩国只能成为一个输出高丽参、泡菜的农业国。

尽管当今不存在殖民地与宗主国,但并不说明就不存在依附关系。二战后尤其近3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国人必须小心!

1.《平等互利 中美贸易并非平等互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平等互利 中美贸易并非平等互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