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钓鱼岛争端走向存三种可能性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和严正交涉,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这一恶意挑衅行径,严重侵犯中华民族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未来钓鱼岛争端的事态如何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分析认为,钓鱼岛争端走向存在三种可能性。

■发展

钓鱼岛争端有三走向

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分析认为,钓鱼岛争端的事态发展,未来不外乎三种走向,第一种是两国事实上再回到搁置争议状态,尽管日本采取所谓“国有化”,但钓鱼岛不会因此就真正成为日本领土,中国坚决不予承认,并采取反制措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下一步还将向联合国提交。接下来,日本政府若如其所说,不让任何人登岛,不在岛上建任何设施,实际上就回到过去40年的搁置争议状态。

2

第二种走向是,尽管两国政府实现搁置争议的谅解,但我国民间仍不停有一些动作,两岸四地保钓人士也会主张中国的一些主权,而日本右翼可能还会制造事端,因此可能在钓鱼岛水面发生摩擦,但这些摩擦来自民间,和政府行为的后果不同。

3

第三种即日本政府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之后,在岛上建设置或者驻军,那么这个性质就非常严重,可能导致两国关系完全失控。

曲星表示,从目前分析,第二种可能性大一些。“国有化”是日本国内的所谓法律程序,这种国内法律程序日本在历史上已实施多次,钓鱼岛不会因此成其领土,最终还要看中国承不承认。在日本通过法律加强其所谓主权的情况下,我国也通过法律加强我们对钓鱼岛的主权。公布领海基线也是法律上的反制,下一步还要据此采取一系列动作。

■更换大使 两国关系关键在政府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认为,今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高调宣布购买钓鱼岛,挑起事端后,日本政府又在7月宣布购岛,使这出闹剧由独角戏变成双簧戏,昨天所谓的购岛合同签署,意味着在前台“装样子”的石原基本退出舞台,后边具体操作的是我们要面对的日本野田政府。

他提到,日本更换驻华大使早有传闻,因此昨天对此举不觉得特别意外,但化解两国矛盾的核心问题,关键或者最重要的,还在于日本政府能不能转变立场。

“一个大使,无论来自民间,还是职业外交官,代表的都是日本政府的意志”,高洪分析说,大使本人的操作不能说没有作用,但并非根本、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中日关系现状确实有令人担忧的严重性,日本在此时更换大使,有努力协调外交关系,使其顺畅的愿望,与此相匹配的是昨天又派外交官员紧急访华,解释钓鱼岛相关问题。但特使也罢,大使也罢,秉承的是政府意志,如果政府不从根本上调整思路,抱着错误的做法不变,单靠大使、特使巧舌如簧,或有多高超的外交技巧就能将事情解决好,是很难想象的。

■反制措施

外交交涉是主途径

高洪表示,所谓反制措施,即针对对方采取的一些行动,进行有礼有力也有节的反击和制服。他认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外交上的交涉,应该是整个维权斗争中的主渠道。

“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一贯立场”,他介绍,在两国外交交涉历史上,有说帖、有折冲、有备忘录,每一个时点都留下相应记录,保证我国连续地对这个岛屿拥有主权权利的主张,“从外交技巧上讲,这叫程序正义”。

高洪分析说,外交有章法,在双方交涉过程中,要留下记录,如果一方出了路数,另一方默不作声,就会被视作默认,我们绝不会默认这种情况,日本出现了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我国首先要展开外交层面的斗争,紧急召见大使、发表抗议照会、驻日大使登门抗议,重申我国原则立场,这些都非常必要。

据央视中新本报记者商西

1.《钓鱼岛事件分析 专家分析钓鱼岛争端走向存三种可能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钓鱼岛事件分析 专家分析钓鱼岛争端走向存三种可能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