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日前举行了一场钓鱼岛问题研讨会。美英学者认为,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主权争端中采取的行动,已经在争端区域形成新的现状,这使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复杂化,也使得美日同盟面临“战略困境”。

据香港中评社11月22日消息,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关学院教授萨特在会上表示,奥巴马政府对亚太再接触战略空前重视,他连任后首次出访就去亚洲,虽然去3个“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国家,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公开演讲,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帕内塔打前站,这些都是非同寻常的举动,显示亚太再接触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头等优先。

萨特指出,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端中对菲律宾和日本施加的具有高度协同性的强力措施也是非同寻常的,使得美国非同寻常的亚太再接触战略复杂化。再加上日韩争端、美中外交团队尚未成型等因素,美国亚太再接触战略的实施面临不确定性。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雅胡达认为,中方通过连续向钓鱼岛附近海域派遣海监船,可以宣告已经在争端区域形成新的现状。他强调,随着中国向海洋国家方向不断发展,美日同盟面临“战略困境”,钓鱼岛争端已成为深入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不会消退,势将全方位影响本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萨特表示,中国人可能普遍觉得他们在黄岩岛和钓鱼岛争端中通过严密协调的强力行动,已经获得了胜利,如现在菲律宾已经退出了黄岩岛,而且中国有可能在今后采取类似的行动,应对主权之争。他承认,美国虽然对此感到担忧,但反应却比2010年时温和,似乎对中方的做法“无能为力”。

雅胡达认为,钓鱼岛争端只能管控,无法解决,但可以通过有关各方达成某种协议,就海上避免船只碰撞、事故处理、海上救援等达成行为准则式的共识,美国应当起幕后劝说的作用。

萨特称,美国尽力希望钓鱼岛之争趋于冷静,美国将台湾的行为放在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不希望台湾介入钓鱼岛之争,给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添麻烦,并认为马英九的东海和平倡议与美国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他表示,针对岛屿争端,中方现在采取的是两面手法,一方面对于主权争端不手软,对争端国在经济上“施压”;另一方面谈经贸合作,谈美好前景,给予不与中国抗争的国家以经济机会。他认为,这种手法很管用,使得一些国家宁愿等待观望。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会继续实施,但美国会否站出来,对华更强硬?萨特不表乐观,他说,所有亚洲国家都不愿意与中国对抗,这是现实。

1.《钓鱼岛之争 美学者:美亚太再平衡因中日钓鱼岛之争复杂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钓鱼岛之争 美学者:美亚太再平衡因中日钓鱼岛之争复杂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