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茶叶的发源地,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气茶韵早已融入川人日常生活之中。以峨眉为例,“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仅从报国寺的这幅茶联,亦可以感知,在峨眉,人与茶、茶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

今日,竹叶青联合今日头条,以茶为媒,邀请碧潭飘雪创始人徐公、著名设计师许燎源、艺术家李永开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士,开启畅聊模式,摆谈四川人的茶语人生。

茶馆是成都的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茶馆交谈,是社交也是生活。

Q: 成都大街小巷有很多茶馆,从平民化的传统老茶馆,到宽窄巷子里隐匿的私家茶社,每个人都可以在茶馆里,找到自己舒适放松的状态,您眼中的成都人与茶,有什么联系?

徐公:茶馆文化是成都的组成部分之一,成都人饮茶在全国来讲是最早形成了,方式就是一定要到茶馆品饮,所以成都有很多茶馆文明,没有茶馆就没有生活。

茶馆也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茶馆交谈,是社交也是生活。

Q: 外地人觉得,成都是一座安逸休闲的城市,在茶馆喝盖碗茶、打麻将、摆龙门阵......这些都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仪式。您怎么看成都的茶馆文化?

徐公:天下茶馆说中国,中国茶馆说四川,四川茶馆看成都。

成都人喜欢在茶馆喝茶、打麻将、摆龙门阵,这是成都人很自然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有了追求舒适的心态,才造就了成都休闲化的人文传统,茶馆的家庭式氛围不变,成都人在茶馆的生活方式也不变,所以成都是一个乐天的地方。

Q: 茶馆文化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您觉得在哪里?

徐公:茶馆文化内涵深厚,比如客人点一杯竹叶青绿茶,可能会听到“让开点,别让开水烫到你的脑壳”,很生活化,很有意思。

茶馆里有自己独有的茶馆文化,比如说茶馆里收钱的讲究——收小不收老,收小不收大(票子),收男不收女,收中不收外。

成都人最懂得茶的真正要义,在日常中、自然中品茶,去掉了华丽的形式,直接回到最本质的茶,让喝茶变成了自然、随意的生活。

Q: 器物是具有美感的,有一种美,就叫做器物之美。马未都老师甚至觉得器物之美是具有精神价值的,它可以折射出我们的精神需求、文化修养和生活方式。茶器作为器物之一,您怎么看茶器之美?

许燎源: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美食不如美器”。我的理解是:没有美器,文化感就不会出来。虽然说茶在哪个容器里都可以喝,但有了美器,茶的滋味更容易被感知,茶的文化感也更加通融润和。

Q: 您平时喝茶会用不同的茶具吗?在茶叶和茶器的搭配上,您有什么讲究?

许燎源:不同的茶,要搭配不同的茶器,方能发挥茶之大美。

总的来说,喝茶使用的茶器以白瓷为佳,茶汤颜色容易被凸显,汤色好看。

但像竹叶青绿茶,茶芽直立,上下沉浮,就更适合用玻璃杯冲泡,可以看到茶叶在水中上下沉浮,有种形态美。

Q: 茶器是茶叶灵魂的载体,通过茶器可以感知茶文化,通过茶文化,又可以反映一个城市、一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茶器的使用和选择,可以折射出成都人的何种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许燎源:老成都人喝茶比较日常化,对器物讲究不大,生活化比较浓,是把传统文化直接融入日常中,变成日常化的文化。

人在草木间,成都人一出太阳就在太阳下喝茶,桃花开了就在桃花下喝茶。所以说:成都人最懂得茶的真正要义,在日常中、自然中品茶,去掉了华丽的形式,直接回到最本质的茶,让喝茶变成了自然、随意的生活。

不论你远行何方,只要有杯家乡的茶,纷乱之心皆可安定,个中真味我自知。

Q: 数据显示,关注绿茶的人群,对于健康、养身、减肥等相关的资讯关注度很高。他们认为:喝绿茶,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永开:我不太确定绿茶是否对养身、减肥有明确的作用,我判断好茶的标准很简单:自然农法的、无复杂加工工序的、良心的、投入情感的,更接近于遵循自然之道的茶。

茶农、茶叶和品茗人之间,形成一种温情脉脉的应照和互动。

当你闲时沏上一杯清茗,目视汤色浸入这耕作所获之余,你还会看到一种美,这种视觉与味觉的感受,即是我理解的健康生活方式。

Q: 成都人对绿茶的关注度很高,不管是成都的老茶馆,还是宽窄巷子里的茶社,大多数喝茶的人还是会选择绿茶,比如竹叶青,您觉得喝绿茶,和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关系?

李永开:四川应是国人种茶饮茶较早地区,特有的地理气侯塑造了特有的风物。

上苍恩泽这块雨水丰沛之地,四季分明,播种即有所获,衣食无忧。闲时,聚于乡镇市井,互市、堂会、玄谈皆以茶为媒,蜀中茶肆之多,饮茶风俗之盛,天下无出其右。

绿茶在这里面是真正的主角,特别是竹叶青,其鲜明的形、色、味,过目不忘之,这个风雅的诗化名字也快成了蜀地的代名词了。

Q: 有人说,竹叶青绿茶,在水中茶芽直立,上下沉浮,加之茶香清新,茶的味道很淡雅,恰如成都人淡然、平常、温润、惬意的性格和心态。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永开:竹叶青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气质,虽脱胎于绿茶,但其特有的条形和汤色,有如魏晋高士之风骨,其平、淡然之气又如蜀人温良之习,唯有天气澄和、风物闲美的天府之国,方可成就这一方风物。

确实,不论是从历史上来讲,还是从生活上来讲,成都人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

李永开:前日听蜀中名厨《轩轩小院》的老板讲起一事:一世居成都的老先生,在弥留之时,由家人背来轩轩小院,就为尝一口地道川菜,这一口,是他对一生甘苦的记忆,也是刻入骨髓的隐伤,让人不可忘怀。

故乡的茶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论你远行何方,只要有杯家乡的茶,纷乱之心皆可安定,个中真味我自知。

寒冬将至,一杯热茶

1.《雅士话成都:徐公许燎源李永开以茶为媒,摆谈四川人的茶语人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雅士话成都:徐公许燎源李永开以茶为媒,摆谈四川人的茶语人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