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瑞金沙洲坝,“别忘了打井,永远怀念毛主席”的故事家喻户晓。如今,成千上万来参观洪景的人,一定要喝一口洪景的水,得到瑞金人的祝福——“喝红井水,前程无限。”
万物靠太阳生长,没有开水万物就不能生长。对于农民来说,没有水,就像庄稼没有水一样,天会塌下来。
离沙洲坝洪景不远的野坪乡,在龙山水库和野坪灌溉渠修建之前,就饱受缺水之苦。依靠天气吃饭的农民眼巴巴地看着庄稼死在旱地上,欲哭无泪。万亩灌溉渠建成后,在农忙季节,灌溉渠下游的河仓村、斜排村依然没有水。然而,因为修建运河而快乐的农民们却因为水而争吵。
没有水的时候,我期待龙王的雨;现在我有水了,和以前一样饿,吃米糠。原因在于万亩灌溉渠缺乏统一管理,水管站不住脚。不仅灌溉渠没有维修,水费也很难收——这是一件令人不快的差事,而且产量吃力不讨好,不仅被骂,有时还被打。
“你不想管,我来管!”声音在村民中间爆炸,让所有人看着他都愣住了。半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这样,二十四岁的他,自愿去龙山水库冶平万亩灌溉渠水站当水管工。谁知道,这都40年了。
“管好一切,你跑去管水!”亲戚劝他。”话语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说话要守信用。”他回答。这就是他的性格,用他妈的话说就是“一根筋”。1980年,改革开放刚结束,“孔雀东南飞”,朋友劝他“去广东打工,随便打工总比种地强”。说实话,他并不是无动于衷:他一年的工资只有600元,出去打工的村民比他挣得多。即使到了今天,年薪也只有1400元,几乎是自愿奉献。
留住他的是使命感。“小时候灌溉是在灌溉季节轮流进行的。一组超过150亩的田地五天可以灌溉一次,一次只需四个小时。水来了,大家都冲过去抢,怕自己的田没法灌溉。庄稼不够喝,收成不好。”说起过去,他60多岁的时候还很兴奋。“小时候家里穷,吃过野菜汤和米糠汤。我认为食物是珍贵的,吃饱了才是幸福。后来都改革开放了。有了水库,他们仍然很饿。我拒绝接受这个理由。”
到了观水站,当了水管工,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研究,摸清底数。这次调查真的让他震惊了:龙山水库叶坪灌区灌溉总渠全长20公里,总灌溉面积1.4万多亩;辖区内有10个自然村的168个村民小组和2500名用水者...这么大的灌溉面积,这么长的灌溉渠线,这么多人,如果没人管,下游能没有收入吗?!
有了基础,找原因。他带领所有水管工在21公里的灌溉渠上来回走了半个多月。就像人口普查一样,他们把每一条支渠,每一条涵洞,每一个水闸,一条一条地测量,有多长,有多宽,有多深,灌溉面积有多大,都记录在自己的小书里。回国后,经过精心计算,绘制了《龙山水库野坪灌区灌溉渠系图》,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是叶坪第一张万亩灌溉渠“水图”。有了这张地图,他就成了“活地图”,治水行动有了目标。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他终于总结出“上游水漂漂移,下游干旱杀苗”的原因:一是航道工程老化,上游水资源浪费严重;二是丘陵地区滑坡多,泥沙淤积严重,河道堵塞;三是支渠进水口、涵闸无流量控制;四是水库水资源普遍有限,导致旺季缺水。水源要经过两个乡镇的灌溉,才能到达野平的万亩灌溉渠。
找到原因,一定要想出解决办法。解决方案从何而来?他相信所有的方法都做了。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秋天还是冬天,在杰西李,他都带领水管工扛锄头和铁锹,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堵住漏洞,第一时间清理塌方,保证通道畅通。对于每个涵闸,他根据不同的灌溉面积进行计算,合理分配水量,保证上下游的供需平衡。
四年来,叶坪万亩灌溉粮逐年增加,家家户户年年丰收。他还得到了奖励——1984年3月9日,野坪乡给他发了“任命书”,任命他为龙山野坪干渠管理站站长。他一言不发地接受了任命。这是他一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聘书,所以他很珍惜。现在这封聘书渐渐磨损发黄,字迹也渐渐模糊。不知不觉,它陪他走过了三十四个春夏秋冬。他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它,并把它贴在一张完全空白的纸上。每当有客人来,他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让大家“参观”。他站在旁边笑着,好像在展示他的传家宝。
他还总结出一套灌溉管理“七字经”——“堵起来,中间调,突下来”,加上“勤”字。“上堵”是指“上游水量大,堵了不要水”;“中游调节”是指“中游大面积、水量调节、合理布局”;“下潜”是指“组织劳动、分兵、送水到下游灌溉”;不需要解释“勤奋”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勤奋的意思。世上无辛苦,无收获。《七言经》看似浅显易懂,实质上是有效实施了有计划、经济、科学的用水。有了水,庄稼会茁壮成长,灌区的农民会有好收成。看到农夫丰收的笑脸,他笑得比谁都灿烂。
2005年,野平乡万亩灌溉渠水站改制为瑞金市龙山水库野平万亩灌区农民用水协会,毫无争议地当选为会长。他的职位从站长变成了总裁,他的地址从“小曾”变成了“老曾”。然而,40年来,他的活动范围从未超过野平灌区21公里的半径。
俗话说,水火无情。2010年6月26日中午,他从灌溉和渠检回家,刚端起饭碗,突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暴雨倾盆而下。这时他才想起,灌区的5号泄洪闸还没有打开,因为5号泄洪闸的堤防最低,河道最窄,还有一个10亩的鱼塘,是横岭村村民曾志平承包的。当山洪爆发时,鱼塘会被摧毁。曾志平这几天出差了...他迅速放下筷子,穿上雨衣,冲出了房子。跑到大门口,发现山洪像红眼斗牛一样奔流,流进灌溉渠。运河堤岸的水位已经超过了20厘米。他迅速打开闸门,一个接一个,两个接一个。当他用力向三号闸门拉去时,凶猛的洪水突然从他头顶掠过,缠绕着他,瞬间把他冲到了100多米的下闸。他抓住通道旁的一根树枝,挣扎着爬上岸,又在大坝上跌跌撞撞,用尽全力把第四道门拉了上来。1的洪水“暴涨”,如千万马奔腾。河堤得救了,鱼塘得救了,运河里灌溉的几百亩水稻保存了下来。
防涝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抗旱。每年的7、8月份是晚稻的抽穗期,也是水分利用的高峰期,所以灌溉用水更加紧缺。2013年7月初,天气炎热,干旱少雨,夏洛村近1000亩晚稻缺水,有因干旱减产的威胁。然而,从水库到夏洛村的引水渠道长达15公里,干燥炎热的天气造成引水渠道蒸发损失巨大。他急得看在眼里,立即组织协会的水务管理人员统一行动。他在15公里长的河道上呆了四天三夜,分兵杜绝跑漏,迅速顺利地把水送到了夏洛村。及时灌溉了一千亩晚稻,获得了大丰收。夏洛村的村民看到他时,笑得合不拢嘴,称赞他是“管家”。
自2005年2月成立以来,在叶坪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的领导下,通过实施以“水价、水量、水费”为主要内容的公示和公示制度,增加了水费征收的透明度,消除了搭车收费和挪用水费的现象。该地区建立了公平的供需关系,水资源纠纷大大减少。以前我们用水找政府,现在用水找协会。农民的水商品观念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民族精神更加和谐。
野平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办公室成立以来,他在自己家里腾出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室,桌椅全部自费购买。所有的墙上都有规章制度,荣誉证书也挂着。不久前,他多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也实现了。瑞金市长和野坪乡党委书记是他入党的引荐人。他说这是他一辈子都会觉得幸福的事。
“问运河这么清楚,这样才有活水的来源。”第一次来瑞金,不仅喝了“鸿景”的水,还听到了瑞金做“管家”的故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和中国的任何一个农民没有什么不同——诚实、朴实、勤劳、热情。他叫曾志忠。
人民日报
1.《水管家 幸福的“水管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水管家 幸福的“水管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5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