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央行会同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规范债权人资产认定规则》。作为新资产管理法规的重要支持文件,《认证规则》明确界定了“标准”与“非标准”的界限。
据了解,《认定规则》中的“非标准”认定较为严格,市场预期未来银行理财非标准产品投资规模将萎缩,收益或压力将持续下降。同时,理财产品的净值会更受市场影响,对投资者理财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标准”和“非标准”的界限终于清晰了
过去资产管理产品的“标准”、“非标准”、“非标准”的界限不明确,在做相关业务时造成很多麻烦。
因此,去年10月12日,央行发布了《认定规则》草案,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关注。央行充分采纳合理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条款,形成《认定规则》正式版。
相比之下,《认定规则》在三个地方进行了调整。一是在规范债务资产信息披露标准方面,《认定规则》明确“发行文件对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有明确约定”,避免对发行文件签署人造成额外影响;第二,《识别规则》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向投资者支付,或者明确向投资者支付由破产隔离的基本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以避免资产支持证券。偿付取决于发行人主要信用的模糊性;第三,在标的债务资产的定价和流动性机制标准方面,《识别规则》明确规定“买卖双方根据最近的成交价格或做市商、承销商的报价,优先确定成交价格。如果该资产没有最近的交易价格或报价,可以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进一步支持第三方估值的应用。
当然,《认定规则》的重点是明确标准化债权资产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根据《认定规则》,标准化债务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的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国际机构债券、银行间存单、信用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产支持证券、固定收益公开发行证券投资基金。
也就是说,之前在市场上被认定为模糊、被认定为“不规范”的债权资产,如金融直接融资工具、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等,被《认定规则》明确归类为“不规范”。
投资者将面临更大的产能挑战
此前,“非标准”是指虽然是非标准资产,但根据金融监管部门此前的规定,不计入非标准债权。例如,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政府债券、铁路债券、中央汇金债券和熊猫债券收益率高,不受“非标准”监管限制,因此许多银行选择投资这类资产。
但在《认证规则》将“非标准”认定为“非标准”后,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减少对此类资产的投资或延长理财资金期限,以与“非标准”期限相匹配。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望继续下降。
此外,《认定规则》明确指出,标准债权资产应首先以市场交易价格定价,并引入做市商机构和承销商提供流动性支持。此前,投资者并不关心固定收益产品持有期间的价值波动。因为在没有债券违约的情况下,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增加,最终基本都是正收益。但认证规则实施后,产品净值受市场影响会更大,对投资者理财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据悉,《认定规则》将于2020年8月3日起实施。然而,为了促进市场的平稳过渡,《认证规则》规定了过渡安排。在新的资产管理规定过渡期内,“在《认证规则》发布前未纳入金融监管部门非标准化债务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以免除期限匹配、额度管理、集中管理、信息披露等非标准资产投资的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仍在现有期限内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但出版后新增的不在此列。
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识别规则》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为各类债权人资产提供了明确的识别路径。为尽可能避免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认定标准债务资产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和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对现有资产的监管要求保持不变,以促进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
1.《非标资产 四部门联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标”与“非标”不再傻傻分不清楚,银行理财收益或受影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非标资产 四部门联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标”与“非标”不再傻傻分不清楚,银行理财收益或受影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0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