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将妇科疾病等同于子宫疾病,听说自己得了妇科肿瘤,常问是不是把子宫切掉就没事了,疏于复查后果很严重。” 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鑫炎说了最近一个令人惋惜病例:杭州人李大姐也踏进这样误区,使得本来可以早些发现的肿瘤,“养”大至十分凶险程度。

图文无关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术后,李大姐了解到实情后懊悔不已,一再表示,教训太深刻了,以后一定会遵医嘱按时复查。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5年前因宫颈癌前病变在其他医院做了子宫切除手术!怎么还会长肌瘤?”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主治医师赖雨程说,当医生将检查结果告之后,李大姐顿时激动起来,瞪大眼睛,满是问号。她接着说,自那次术后,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几年来一直没复查。

半个多月前, 50岁的李大姐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她告诉医生,最近下腹不适感,体检做了妇科超声和腹部CT。坐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做了体格检查并仔细阅读了CT片和B超,告诉她有15公分大小的平滑肌肉瘤,且瘤体周边结构很复杂,手术难度较大。

“会不会搞错?”李大姐入院后,赖雨程医生对她挥之不去的疑问,耐心地进行科普:“ 不少患者一提肌瘤便以为长在子宫,其实平滑肌瘤不是子宫专属,很多组织,像腹膜后等处都可能发生,且你的病情已发展到危险程度,需尽快手术。”

事不宜迟,主任医师王鑫炎立即组织妇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就手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安全性进行讨论,并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和术前调理方案。

充分准备后,王鑫炎及余艳医生团队站上手术台。无影灯下,王鑫炎等医生发现,15X12公分大小的肿瘤,坐卧在盆腔内,与术前评估得相近的是,肿瘤和周边的脏器和组织紧密的粘连。手术中稍不注意,即使是几毫米的损伤,也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通过大家努力,终于完整切除了肿瘤。

术中快速病理提示:“考虑平滑肌源性肿瘤,部分细胞核怪异并见核分裂像,小区红色变性”。术中与患者家属谈话后,根据规范同时加做了双侧卵巢术。术后病理提示:平滑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这个结果,让医生成功手术的好心情,转为沉重、惋惜。

“多因素分析发现,此类肿瘤大于10 公分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通俗地讲,肿瘤大于10 公分,复发和转移的的危险就会增加。假如患者定时复查,哪怕早一两年来复查,危险及手术风险都会相应降低不少。” 王鑫炎主任说。

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前,李大姐非常感谢王鑫炎医护团队把自己从险境中脱离出来,并一再保证“我一定好好复查!”

王鑫炎主任表示:子宫是生命的“摇篮”,但并不是女性疾病的“全部”。虽然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还是子宫肌瘤,但除了子宫之外,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平滑肌瘤。李大姐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就是一种发生于腹膜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该肿瘤位于腹膜后,解剖位置深,局部空间较大,发现并确诊时多为巨大肿瘤,且较易发生远处转移。

“值得提醒的是,女性内生殖系统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其各司其职。即使是因为某些疾病切除过部分器官,其保留的部分仍需定期检查,若发生病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是所有疾病获得最好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鑫炎建议,体检,别因为年轻就掉以轻心,若出现下腹疼痛、下腹部包块或者不正常出血,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已婚尤其是35岁以上女性,每年都应进行一次常规的妇科检查,发现子宫肿瘤应进行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像子宫平滑肌肉瘤治疗结束后,建议患者每3-4个月进行1次体格检查,并按如下时间进行影像学检查:首先每3-4个月1次胸部、腹部和盆腔检查,持续2-3年,如未发现复发,则在之后的2年,每6-12个月检查1次。

1.《患者子宫切了仍长肌瘤 得知真相后 50岁阿姨懊恼不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患者子宫切了仍长肌瘤 得知真相后 50岁阿姨懊恼不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1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