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4大疾患21世纪人类天敌
3.4亿人患病发病率约11%
导语
近日,失事德翼飞机的副驾驶卢比茨引发全球关注。他只有28岁,曾患严重抑郁,被怀疑有自杀倾向,而这很可能是造成他蓄意坠机、酿成空难的直接原因。
这一空难让抑郁症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全球第四大疾病,抑郁症如今让全球3.4亿人饱受痛苦,这一数字还有逐年上升趋势,并开始出现患者低龄化的现象。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面对这些心理上的“弱者”,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抑郁症有更多的认识,让“普通的心理感冒”尽快治愈,以免更多悲剧发生。
专题文字:蒋林
现状: 21世纪的主要杀手
每年百万人因抑郁而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如今,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在未来的一年里,将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会出现抑郁症症状。
英每年因此损失86亿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杀率统计中,亚洲地区自杀率最高的是韩国。2012年韩国自杀总人数达到14160人,占死亡人数的28.1%,比2002年上升了10.2%。
而在欧洲,英国是患抑郁症最多的国家。2012年,欧洲抑郁症协会在欧洲8国发起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有抑郁症。英国登上榜首,抑郁症比率高达26%;意大利最低,为12%。
抑郁症每年给英国经济造成86亿英镑的损失,其中包括抑郁症导致的旷工损失、治疗费用、失业救济额外支出等。
同样在美国,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在继续为抑郁症付出高昂代价。据统计,每年美国人为治疗抑郁症就须耗费530亿美元,此外,严重抑郁症还往往是致命的——在美国的自杀者中,高达20%~35%的系抑郁症患者。
原因: 外界未能科学认识
造成人们抑郁的原因很多,包括个人经历和外在环境的影响等。在当今社会,除了个人因素外,外在的压力和周围人的误解往往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1.就业生存压力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过大,往往给职场不如意的人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次失事的德翼航空公司副驾驶卢比茨就是典型一例。
卢比茨生前女友透露,两人恋爱期间曾谈论过许多工作方面的事情,而一旦触及这个话题,卢比茨就像变了一个人,“工作状况会让他感到沮丧:钱太少,压力太大,还总要担心会失去雇佣合同。”
在德国,职场抑郁症也相当普遍。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尔虞我诈,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此外,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害怕失业的焦虑心情也让很多德国人喘不过气。据德国社会学家研究,10%的自杀事件是由于工作岗位上的心理恐怖现象造成的。
2009年,德国足坛曾经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德国前国门恩克卧轨自杀。而就在今年,一位名叫安德列斯·比尔曼的球员也自杀身亡。比尔曼曾承认自己三次尝试自杀,并在2011年写了一本自传书《红牌抑郁症》,还被邀请去电视台讲述自己的病情,以及他正在接受的治疗。虽然屡次尝试战胜抑郁症,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2.完美与理想主义
抑郁症青睐哪些人群?大连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桂冰主任医师介绍说,如果从性格特点上分析,抑郁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那些苛求完美,爱跟自己较劲的人。
和许多患有抑郁的人一样,卢比茨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这个性格特性,不仅让他难以从抑郁中自拔,还间接地让他发动了这场空难。
据卢比茨的前女友玛丽亚回忆,卢比茨如果被证实蓄意坠机,“那是因为他知道,由于健康问题恐怕不能再延续自己汉莎航空飞行员的梦想,也将无法再执飞长途航线”。
和其他飞行员一样,年纪轻轻的卢比茨一直“充满活力地”追逐梦想:他曾想担任长途国际航班的机长,还想成立幸福的家庭,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这一切都不如意:视网膜脱落、与女友分手,让他一个又一个梦想破灭,导致情绪失控,最终酿成蓄意驾机撞山的悲剧。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喜剧演员憨豆先生。他在舞台上挤眉弄眼,憨傻搞笑,但现实生活中,憨豆先生却阴沉严肃,压力重重,曾深受抑郁症的煎熬。作为挑剔的完美主义者,憨豆先生无法忍受媒体对其作品的挖苦讽刺,对于观众的反应忧心忡忡,最终导致其陷入抑郁的阴云中。
3.得不到周围人理解
在日本,抑郁症患者的激增,使提供抑郁症治疗和交流的非营利组织增加,抑郁症患者通过聚会交流着职场中的各种压力,排遣郁闷。在交流中他们发现,上司通常不会对抑郁症患者怀有关心和理解。
“我上司对我说,‘你并不抑郁。’”一位患者说道。还有一位患者的上司竟然对他说:“我这么关心你,你却辜负了我。”缺乏对抑郁症患者的理解和关心,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中国也是如此。著名节目主持崔永元曾患过抑郁症,他曾说在患病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身边人,“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领导,他们都觉得没有这种病。 ”“他们觉得我就是想不开,小心眼、爱算计,以前火现在不火了,所以受不了了,都是在这样想。 ” 面对抑郁症,相当一部分人不当回事儿,认为“不就是想不开吗,不就是小心眼吗,周围人劝劝、忍忍就过去了”。
还有一种极端,就是将抑郁症夸大,被别人误以为与精神病同类。在美国,这样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抑郁症患者也常常会受到同事、亲友和社会的误解。
由于害怕遭到包括家属在内的周围人群的轻视、冷落或斥责,患者往往并不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愿去看医生。
4.临床识别率低
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费拉赫博士曾指出:“每一片刻都有将近800万美国人迫切需要专家帮助他们解除抑郁之苦,但不幸的是这些人中有一大半尚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原因在于他们常把抑郁混同于普通的心情不快。”
此外,很多抑郁症会从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在综合科室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莫名的这儿疼那儿疼,或是经常胃部不适、腹泻,奔波在医院各个科室里,检查做了一大堆,却怎么也查不出问题所在。其他科室检查不出实质性疾病,会建议到我们科检查,我们这里的抑郁症患者一半以上都是这样被发现的。 ”桂冰主任说。
由于不同的抑郁症其表现也因人而异,所以抑郁症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临床上识别率很低。有数据统计,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但从未就医率却高达62.9%。与高发病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
防治贴士
“三低”群体要防范
抑郁症发病的具体原因还不明确,但可以通过一些标准判断。为了更通俗易懂,南京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将判断标准概括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减少。“如果朋友出现状态突然转变,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经常失眠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中的任何一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医学研究表明,服用抗抑郁药物后,60%~80%的患者会被治愈。虽然还会有复发的可能性,但只要通过自我调节和及时治疗,复发后依然能够治好。因此,医生建议,在面对压力时,要学会及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权威专家提醒,抑郁症一半以上可以自我治愈,但如果自我调节两周左右仍然没有好转,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他山之石
法国:走出办公室做健身操
法国的一些企业不惜花重金来消除职员的压力感,预防抑郁症的出现。每天中午12点或者傍晚,工程师和秘书手提运动包走出办公室做“健身操”:通过身体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企业医生还会进行严格的监督,每天为每个职员写一份小结。一些企业还设立了休息室,放置着舒适的躺椅和床垫,以便疲劳的职员休息调整。室内装潢费尽心思,优雅的摆饰配以柔和的光线,舒缓焦躁的心情。如果是音乐爱好者,还可以享受听觉盛宴。
美国:改变负面思维形态
除药物治疗外,美国专家还采用其他办法来对付抑郁症。华盛顿大学的戈兰医生设计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其中心即是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形态。在一次小规模的试验中他证实,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可帮助患者树立起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思维形态”,从而把抑郁情绪“搁”在一边。他认为,治疗抑郁症的最佳疗法应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统计显示:这种综合疗法可使约80%患者3年不复发。
英国:让患者多读书排遣
与其他国家治疗方式不同的是,英国的精神病医师几年前开始尝试一种预防与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医生不再给患者新型药物,取而代之的是几个书名。患者拿着书单到当地图书馆里“抓药”。精神病医师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从35本书中为他们开具处方。而这些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患者认识心理疾病,了解这些病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第二类帮助患者自主排遣,通过书中的科学方法来消除抑郁,例如鼓励患者学会写日记,将每天或喜或忧的感受都记录下来,在与日记本对话的同时舒缓了紧张的情绪。
日本:注重青少年心理疏导
日本曾调查过东京公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的163所学校中有近半以上受访学生承认自己过去3年中有过自杀倾向。为呵护青少年的心灵健康,日本2009年就推出一套防治中学生抑郁症的视频教材。
通过观看视频,很多中学生意识到抑郁症的普遍性,开始重视个人心理疏导。“原以为性格阴暗的人才会得忧郁症,这次才知谁都可能患病,不能觉得事不关己。”一位学生说道。
1.《得抑郁症的人能活几年 抑郁症“肆虐”全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得抑郁症的人能活几年 抑郁症“肆虐”全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