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究竟发生了什么?

5月8日,国家话剧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老艺术家王景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3日上午9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尊重本人生前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

尽管王景愚不再演小品,但之后春晚上的很多小品他都看过。

王景愚

王景愚,1935年9月出生,籍贯天津市;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58年10月进入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任演员;1992年1月在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退休。

主要作品

1962年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杜鹃山》;1977年创作并演出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1979年合作创作并演出《撩开你的面纱》;1980年演出《威尼斯商人》;1982年创作并演出讽刺喜剧《可口可笑》;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哑剧小品《吃鸡》;1984年合作表演哑剧小品《电视纠纷》;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哑剧小品《举重》等作品。另著有《菜田会诊》、《特别审讯》等独幕喜剧20余部,散文集《幕后》、《王景愚与哑剧艺术》等著作。

资料图片:《枫叶红了的时候》作者:金振家、王景愚,王景愚饰演陆峥嵘。图/国家话剧院

从1960年开始王景愚发表作品,1977年春,王景愚与金振家共同编剧创作并主演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成为中国喜剧的经典之作。与同一时期出现的宗福先编剧作品《于无声处》,苏舒阳编剧《丹心谱》等众多现实题材作品,成为“文革”之后,揭露社会痼疾,讴歌思想解放,深受中国民众欢迎的戏剧作品。

排演《枫叶红了的时候》时,由于排演时间太短,大家担心演员背不下来台词,于是由编剧之一的王景愚出演剧中的一号反派陆峥嵘,经过一周紧张的排练,5月20号,《枫叶红了的时候》举行第一次彩排。1977年5月23日,《枫叶红了的时候》如期公演。演出成功了,在北京化工二厂演出了7场之后,剧组转到了东单的“青艺剧场”继续演出,仍然是场场爆满,购票的观众连夜在剧场排队。很快,全国各地的剧团也得知了这部话剧,纷纷上马排演。抄剧本来不及,有的剧团干脆用录音机录下青艺的演出,回去排练。仅青艺一个剧团先后就演出了220多场,全国剧团演出达300多场。

数十年间,《枫叶红了的时候》还被改编成戏曲,特别是川剧、滇剧、评剧等形式。1979年,王景愚创作演出《撩开你的面纱》,1982年创作演出讽刺喜剧《可口可笑》,另著有《菜田会诊》、《特别审讯》等独幕喜剧20余部。

资料图片:《威尼斯商人》王景愚饰演夏洛克。图/国家话剧院

除戏剧领域,王景愚先后在1983年与1990年将哑剧《吃鸡》和《举重》带上了春晚小品的舞台,《吃鸡》更是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关于他与这部经典作品《吃鸡》的幕后,新京报记者曾在几年前专访做过揭秘。

王景愚1983年在春晚上演《吃鸡》。

1983年,王景愚在第一届春晚上表演了哑剧小品《吃鸡》,节目通俗易懂、表演惟妙惟肖,他一夜成名。《吃鸡》并不是为春晚准备的新节目,早在1963年它就登上过央视的晚会舞台,并在“文革”中遭到了批判。20年后,《吃鸡》上了春晚依然遭遇批评,这让王景愚此前陷入了被人误解的痛苦中。他不想总当“吃鸡”的人,更想证明自己在艺术上是认真的,甚至于许多年都不怎么愿意被提起《吃鸡》这个节目。也许这正是小品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平衡观众的喜好和对艺术的追求。

作品诞生

吃鸡真实经历激发创作灵感

1983年1月12日晚,燕京饭店302房。总导演黄一鹤、邓在军召集了马季、王景愚等人,开始策划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两位导演确定了晚会由马季、姜昆、刘晓庆、王景愚担任主持人,并要求每位主持人都拿出自己的节目。王景愚自告奋勇:“我演喜剧小品《吃鸡》。”黄一鹤一拍大腿说:“好,晚会又多了一个品种,喜剧小品!”

《吃鸡》并不是为1983年春晚特意创作的,它“诞生”于1962年。王景愚一次受邀到广东演出,在吃罐焖鸡的时候,因为鸡不太烂,吃着有点费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那时国家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到了广州,吃的东西就比较多。《吃鸡》就是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下创作出来的”。在1963年的元旦晚会和之后央视举办的“笑的晚会”上,王景愚曾多次登台表演《吃鸡》,周恩来和陈毅看了也笑得直流眼泪。但在随后的“文革”中,这台晚会和《吃鸡》都被批判“笑里藏刀”。

演出疑虑

不怕上纲上线就怕分量不够

当天的策划会开到凌晨两点,王景愚回到家失眠了,“他并不担心牵强附会地上纲上线,担心的是这节目的艺术分量。”当时王景愚已参与了《枫叶红了的时候》等四台话剧的创作和演出,他认为自己本应搞出点好的喜剧作品,“怎么到了关键时刻我抛出一个《吃鸡》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人们将如何评论?”

导演黄一鹤生前对王景愚这种犹豫印象很深,“但晚会就是要展现人民生活的多方面,要丰富,《吃鸡》拿掉就不合适了。”黄一鹤开始和马季、姜昆商量怎么办,“相声里有个习惯,演什么都要铺平垫稳了,演出就不会引出其他联想。我们商量了好几天,想出来一个办法,告诉王景愚:社会责任不用你承担。”

为了打消王景愚的顾虑,大家为《吃鸡》做了一番颇费心血的策划:姜昆排练没吃饭,上场就找吃的,结果什么都没找到。之后,斯琴高娃表演“虎妞逛厂甸”,王景愚端着熏鸡过场。斯琴高娃要买,王景愚说:“不卖,这是一会儿演出用的道具。”说完把熏鸡放在舞台的一侧。随后,刘晓庆登台报幕:“有请下一个节目《吃鸡》。”王景愚大喊:“别报了,别报了,鸡不见了!”镜头一扫,舞台一侧姜昆正背对观众吃鸡。……马季训斥王景愚:“没道具就不能演了吗?老演员了,你就来个无实物表演嘛!”

很多年以后,仍有不明真相的观众在网上发问:“姜昆把鸡吃了,是安排好的还是没忍住啊?”

登上春晚

一夜成名被批评表演形式浅薄

春晚后,王景愚和《吃鸡》一夜成名。

《吃鸡》给王景愚带来巨大荣耀,也给他带来了麻烦。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被认出是《吃鸡》的演员,甚至有老板想让他担任鸡肉加工厂的顾问。但是,最令王景愚痛苦和不能接受的是《吃鸡》在文艺界所受到的误解和蔑视:一位老前辈在某研讨会上表示“曾在莎翁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扮演夏洛克的王景愚同志,出人意外地演些逗人一笑的非常浅薄的小品,令人吃惊和惋惜”。

不甘心就此被定格为一个“吃鸡的”,之后王景愚与剧院同志搞了一台哑剧专场《讽刺与幽默》,包括《吃鸡》在内一共十六个哑剧小品,连演七十多场。1984年春晚前夕,黄一鹤又选中了哑剧小品《电视纠纷》参加演出。

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这回戏剧界前辈可以理解我了吧?我想用行动证明我在艺术上是认真严肃的,并非玩玩闹闹。”然而,这一切没有淡化人们对《吃鸡》的印象。王景愚渐渐明白,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形成了一个公式:王景愚=吃鸡的,他感到耻辱。距离春晚《吃鸡》十年后,王景愚在肯德基被顾客抓拍了一张啃鸡腿的照片,他大为恼火,面对围观群众扬言“若是照片上报,要依法上告到最高人民法院”……

出国表演

再演《吃鸡》化解心中多年痛苦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美国华人协会邀请王景愚参加一个在洛杉矶的演出。他准备了哑剧小品《走钢丝》和《幸福绳》。演出前一刻,艺术团负责人告诉王景愚很多观众希望他能演《吃鸡》,想在大洋彼岸重温八十年代初在故乡和亲人过春节的温馨。

“我在舞台上演了多半辈子,这是我有生以来演出最红火的一场。《吃鸡》又把我和观众重新融合在一起,误解、怨恨、痛苦、孤独完全化为乌有。”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演《吃鸡》。

后来,每年春节期间,中央台和北京台都会邀请他出面谈小品,他都婉拒。王景愚始终认为,与文学和戏剧作品等艺术形式相比,小品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并不高。而他自己,恰是个执着追求高层次艺术的人。1995年,王景愚退休,就此退出了戏剧界。

他2013年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十年来,我对小品思考得很少,但近年的春晚我都看了。要说好和坏,得拎出具体作品来谈。我觉得《不差钱》还不错,《卖拐》有些争议,开心麻花的思想更活跃,我也不认为那就是玩闹。任何作品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我不能说《吃鸡》就脱离了它的时代背景,但《吃鸡》就是一个幽默小品,我从没有想过去讽刺什么。”

主文整理于2013年新京报报道《王景愚:〈吃鸡〉就是幽默小品,并无讽刺之心》

新京报记者 刘臻

5月8日,国家话剧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老艺术家王景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3日上午9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尊重本人生前遗愿及家属意见,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

尽管王景愚不再演小品,但之后春晚上的很多小品他都看过。

王景愚

王景愚,1935年9月出生,籍贯天津市;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58年10月进入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任演员;1992年1月在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退休。

主要作品

1962年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杜鹃山》;1977年创作并演出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1979年合作创作并演出《撩开你的面纱》;1980年演出《威尼斯商人》;1982年创作并演出讽刺喜剧《可口可笑》;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哑剧小品《吃鸡》;1984年合作表演哑剧小品《电视纠纷》;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哑剧小品《举重》等作品。另著有《菜田会诊》、《特别审讯》等独幕喜剧20余部,散文集《幕后》、《王景愚与哑剧艺术》等著作。

资料图片:《枫叶红了的时候》作者:金振家、王景愚,王景愚饰演陆峥嵘。图/国家话剧院

从1960年开始王景愚发表作品,1977年春,王景愚与金振家共同编剧创作并主演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成为中国喜剧的经典之作。与同一时期出现的宗福先编剧作品《于无声处》,苏舒阳编剧《丹心谱》等众多现实题材作品,成为“文革”之后,揭露社会痼疾,讴歌思想解放,深受中国民众欢迎的戏剧作品。

排演《枫叶红了的时候》时,由于排演时间太短,大家担心演员背不下来台词,于是由编剧之一的王景愚出演剧中的一号反派陆峥嵘,经过一周紧张的排练,5月20号,《枫叶红了的时候》举行第一次彩排。1977年5月23日,《枫叶红了的时候》如期公演。演出成功了,在北京化工二厂演出了7场之后,剧组转到了东单的“青艺剧场”继续演出,仍然是场场爆满,购票的观众连夜在剧场排队。很快,全国各地的剧团也得知了这部话剧,纷纷上马排演。抄剧本来不及,有的剧团干脆用录音机录下青艺的演出,回去排练。仅青艺一个剧团先后就演出了220多场,全国剧团演出达300多场。

数十年间,《枫叶红了的时候》还被改编成戏曲,特别是川剧、滇剧、评剧等形式。1979年,王景愚创作演出《撩开你的面纱》,1982年创作演出讽刺喜剧《可口可笑》,另著有《菜田会诊》、《特别审讯》等独幕喜剧20余部。

资料图片:《威尼斯商人》王景愚饰演夏洛克。图/国家话剧院

除戏剧领域,王景愚先后在1983年与1990年将哑剧《吃鸡》和《举重》带上了春晚小品的舞台,《吃鸡》更是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关于他与这部经典作品《吃鸡》的幕后,新京报记者曾在几年前专访做过揭秘。

王景愚1983年在春晚上演《吃鸡》。

1983年,王景愚在第一届春晚上表演了哑剧小品《吃鸡》,节目通俗易懂、表演惟妙惟肖,他一夜成名。《吃鸡》并不是为春晚准备的新节目,早在1963年它就登上过央视的晚会舞台,并在“文革”中遭到了批判。20年后,《吃鸡》上了春晚依然遭遇批评,这让王景愚此前陷入了被人误解的痛苦中。他不想总当“吃鸡”的人,更想证明自己在艺术上是认真的,甚至于许多年都不怎么愿意被提起《吃鸡》这个节目。也许这正是小品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平衡观众的喜好和对艺术的追求。

作品诞生

吃鸡真实经历激发创作灵感

1983年1月12日晚,燕京饭店302房。总导演黄一鹤、邓在军召集了马季、王景愚等人,开始策划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两位导演确定了晚会由马季、姜昆、刘晓庆、王景愚担任主持人,并要求每位主持人都拿出自己的节目。王景愚自告奋勇:“我演喜剧小品《吃鸡》。”黄一鹤一拍大腿说:“好,晚会又多了一个品种,喜剧小品!”

《吃鸡》并不是为1983年春晚特意创作的,它“诞生”于1962年。王景愚一次受邀到广东演出,在吃罐焖鸡的时候,因为鸡不太烂,吃着有点费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那时国家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到了广州,吃的东西就比较多。《吃鸡》就是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下创作出来的”。在1963年的元旦晚会和之后央视举办的“笑的晚会”上,王景愚曾多次登台表演《吃鸡》,周恩来和陈毅看了也笑得直流眼泪。但在随后的“文革”中,这台晚会和《吃鸡》都被批判“笑里藏刀”。

演出疑虑

不怕上纲上线就怕分量不够

当天的策划会开到凌晨两点,王景愚回到家失眠了,“他并不担心牵强附会地上纲上线,担心的是这节目的艺术分量。”当时王景愚已参与了《枫叶红了的时候》等四台话剧的创作和演出,他认为自己本应搞出点好的喜剧作品,“怎么到了关键时刻我抛出一个《吃鸡》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人们将如何评论?”

导演黄一鹤生前对王景愚这种犹豫印象很深,“但晚会就是要展现人民生活的多方面,要丰富,《吃鸡》拿掉就不合适了。”黄一鹤开始和马季、姜昆商量怎么办,“相声里有个习惯,演什么都要铺平垫稳了,演出就不会引出其他联想。我们商量了好几天,想出来一个办法,告诉王景愚:社会责任不用你承担。”

为了打消王景愚的顾虑,大家为《吃鸡》做了一番颇费心血的策划:姜昆排练没吃饭,上场就找吃的,结果什么都没找到。之后,斯琴高娃表演“虎妞逛厂甸”,王景愚端着熏鸡过场。斯琴高娃要买,王景愚说:“不卖,这是一会儿演出用的道具。”说完把熏鸡放在舞台的一侧。随后,刘晓庆登台报幕:“有请下一个节目《吃鸡》。”王景愚大喊:“别报了,别报了,鸡不见了!”镜头一扫,舞台一侧姜昆正背对观众吃鸡。……马季训斥王景愚:“没道具就不能演了吗?老演员了,你就来个无实物表演嘛!”

很多年以后,仍有不明真相的观众在网上发问:“姜昆把鸡吃了,是安排好的还是没忍住啊?”

登上春晚

一夜成名被批评表演形式浅薄

春晚后,王景愚和《吃鸡》一夜成名。

《吃鸡》给王景愚带来巨大荣耀,也给他带来了麻烦。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被认出是《吃鸡》的演员,甚至有老板想让他担任鸡肉加工厂的顾问。但是,最令王景愚痛苦和不能接受的是《吃鸡》在文艺界所受到的误解和蔑视:一位老前辈在某研讨会上表示“曾在莎翁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扮演夏洛克的王景愚同志,出人意外地演些逗人一笑的非常浅薄的小品,令人吃惊和惋惜”。

不甘心就此被定格为一个“吃鸡的”,之后王景愚与剧院同志搞了一台哑剧专场《讽刺与幽默》,包括《吃鸡》在内一共十六个哑剧小品,连演七十多场。1984年春晚前夕,黄一鹤又选中了哑剧小品《电视纠纷》参加演出。

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这回戏剧界前辈可以理解我了吧?我想用行动证明我在艺术上是认真严肃的,并非玩玩闹闹。”然而,这一切没有淡化人们对《吃鸡》的印象。王景愚渐渐明白,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形成了一个公式:王景愚=吃鸡的,他感到耻辱。距离春晚《吃鸡》十年后,王景愚在肯德基被顾客抓拍了一张啃鸡腿的照片,他大为恼火,面对围观群众扬言“若是照片上报,要依法上告到最高人民法院”……

出国表演

再演《吃鸡》化解心中多年痛苦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美国华人协会邀请王景愚参加一个在洛杉矶的演出。他准备了哑剧小品《走钢丝》和《幸福绳》。演出前一刻,艺术团负责人告诉王景愚很多观众希望他能演《吃鸡》,想在大洋彼岸重温八十年代初在故乡和亲人过春节的温馨。

“我在舞台上演了多半辈子,这是我有生以来演出最红火的一场。《吃鸡》又把我和观众重新融合在一起,误解、怨恨、痛苦、孤独完全化为乌有。”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演《吃鸡》。

后来,每年春节期间,中央台和北京台都会邀请他出面谈小品,他都婉拒。王景愚始终认为,与文学和戏剧作品等艺术形式相比,小品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并不高。而他自己,恰是个执着追求高层次艺术的人。1995年,王景愚退休,就此退出了戏剧界。

他2013年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十年来,我对小品思考得很少,但近年的春晚我都看了。要说好和坏,得拎出具体作品来谈。我觉得《不差钱》还不错,《卖拐》有些争议,开心麻花的思想更活跃,我也不认为那就是玩闹。任何作品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我不能说《吃鸡》就脱离了它的时代背景,但《吃鸡》就是一个幽默小品,我从没有想过去讽刺什么。”

主文整理于2013年新京报报道《王景愚:〈吃鸡〉就是幽默小品,并无讽刺之心》

新京报记者 刘臻

1.《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究竟发生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究竟发生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42771.html

上一篇

普洱茶怎样泡 生普洱茶怎么泡才能更好?——五个动作教你泡生普

下一篇

奥特曼摆摊卖樱桃 背后真相令人泪目 到底什么情况呢?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具体是什么情况?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具体是什么情况?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具体是什么情况?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具体是什么情况?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对此大家怎么看?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对此大家怎么看?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对此大家怎么看?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对此大家怎么看?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王景愚 他貌不惊人却堪称表演大师 喜剧明星比陈佩斯更早成名 好演员如今83岁

王景愚 他是春晚相声第一人,为何谢幕春晚?

现在,最受不了相声的人是郭德纲。而且他的嘴以会“喷”而出名,这让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讨厌。而对于一个人,他是极其恭敬的。他是第一届春晚的总策划,也是第一个把相声带到春晚的人。相声对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