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www.lu-xu.com/d/uploads/2020/08/30/bzt20ji4nyg.jpg,id:0 于敏是谁?

于敏,核物理学家,1926年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有多牛?

●突破氢弹原理,解决热核武器物理中的基础问题,成功建立氢弹模型。

●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用了2年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于敏的朋友圈

“领进门”的钱三强

1961年,钱三强找于敏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服从分配,转行!

默契十足的邓稼先

1965年,于敏找到突破口,为防止电话泄露,与邓稼先用了暗语:“吃了一顿美味”,邓稼先马上明白。

亦师亦友彭桓武

彭桓武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是开创性的。

本报讯据人民网报道,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的于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此次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本站,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氢弹之父”

于敏率队昼夜工作100天,完成氢弹设计方案

1951年,于敏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本站。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团队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乘胜又干成几件事——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国产土专家一号”

从未留学,没有老师,他是开创性的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本站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不过,“土专家”有他自己的办法。此时,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质得以发挥,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于老爷子”

爱国爱历史爱诗词

一位昔日的老同事透露,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曾经幽默地自嘲为“硬件老化了,软件也过期了”的于敏,在学生蓝可看来,“脑子永远只有20多岁。”蓝可说,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这一点从他的话里话外到处都能感受到”。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从小就爱看的京剧。

“我想,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于敏坚信,当全球战略多极化,霸权主义没有实战余地的时候,和平与发展将真正成为现实。

盘点

最高奖连续3年

颁给军工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5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有15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6成。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共5位军工专家获得最高科技奖。

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最大的95岁,是去年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

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获奖时64岁。据法制晚报

1.《中国核弹之父是谁 中国氢弹之父 隐姓埋名28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核弹之父是谁 中国氢弹之父 隐姓埋名28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