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玩忽职守与工伤有什么关系?因公殉职后被认定为工伤是必然的吗?在现实生活中,玩忽职守经常发生在士兵或警察身上。普通人会因公殉职吗?四川乐山一所学校的杜世福坠楼后,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什么他因公殉职后不能领取工伤证明?

玩忽职守是工伤吗?最近的一则新闻把这个问题推给了公众。

脑出血,深度昏迷...59岁的杜师傅是四川省乐山市一所学校食堂的员工,他和其他员工一起打扫餐桌时,突然双腿发软,失去知觉,浑身冒汗,大小便失禁。杜师傅获救后,56小时后不幸去世。追悼会上,学校负责人致悼词,对杜大师的“失职”表示深切哀悼。

然而,11月16日,杜师傅的家人得到了当地社会部门出具的不承认工伤的决定。

既然是因公殉职,为什么不认个工伤?

玩忽职守和工伤有很多区别

从严格意义上讲,玩忽职守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中死亡。

工伤,又称工伤、职业伤害、工伤、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有害因素和职业病。

玩忽职守与工伤的认定标准没有约定。玩忽职守一般由县级以上单位组织或人事部门批准,县、市、市辖区民政部门批准。工伤认定应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失职赔偿和工伤保险待遇也不一样。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可以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至于玩忽职守的赔偿,没有统一的法律,但有关部门或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了相关措施和通知。

如《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的,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和公祭。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40个月工资;死亡的,是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加上40个月的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普通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普通少尉军官工资标准计算。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有立功表现的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病故军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发给一次性抚恤金: 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增发35%;获得军队单位荣誉称号的,增发30%;建立第一类的,增发25%;第二类的,增发15%;第三类,另加5%。多次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其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最高等级奖励额外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因公死亡的,其遗属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领取一次性抚恤金。

从各地的规定来看,因公死亡人员家属的“抚恤金”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关于我市在职、退休、退职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公务员牺牲人员标准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本人死亡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费和基本退休生活费;死亡人员标准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即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费用和基本退休生活费。

为什么在工作中摔倒很难识别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相关情况。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十五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十六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例外情况。

根据规定,杜师傅是在工作期间发病的,但他在工作中没有受伤,因此不能根据第14条进行鉴定。杜师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参照第十五条规定可视为工伤;但由于杜师傅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不符合第十五条第一款关于工作时间和岗位的规定,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突发疾病或死亡,人力和社会部门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当然,杜师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中突发疾病去世的,他所在的单位认定他是因公殉职。

很多人质疑《工伤保险条例》中的48小时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视为工伤,而非真正的工伤。也就是说,如果工人确实因工作原因受伤,他们不受48小时的限制。

退休金、工伤待遇和侵权赔偿可以兼得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失职”被有关方面认定为因公殉职,两者应该都有可能。

比如张在工作中受伤,不幸去世。他死后被认定为工伤,而张也被认定为“玩忽职守”。那么张的亲属不仅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至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还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此外,其亲属还可以为张因公牺牲领取一次性抚恤金。

此外,因公死亡人员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除上述待遇外,亲属还可以向行为人主张相应的侵权赔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权利人主张的赔偿项目中,应当准确区分可赔偿损失和不可赔偿损失。可赔偿的损失应采用较高赔偿的原则,即赔偿不能重复。最高赔偿金额应限定在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的较高项目。受害人在侵权损害赔偿或者工伤保险赔偿的任何程序中未获得全部赔偿的,仍有权就差额部分提起赔偿诉讼。非补偿性损失可以兼得,可以通过不同的救济程序重复补偿。

侵权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如果不能用金钱计算,可以两者兼得。这些项目是指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的伤残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工伤保险的补偿是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死亡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

能用钱算出来的损失,不能两者兼得。在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是指交通费、误工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随军家属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和丧葬费;工伤保险赔偿中,指交通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

1.《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工伤!99%的人不知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工伤!99%的人不知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3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