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易成(ID:woshiluoyicheng)(授权发布)

1、北京。一罗姓创意总监给自己取英文名叫Tony,因为当时他的偶像梁朝伟就叫Tony,另外,他翻英汉词典,查到Tony这个词还有“高贵”的意思,便以此为名。没多久,去小区内一理发店理发,理头时洗头小弟问:大哥,需要我们创意总监Tony为你设计发型吗?

2、上海。一张姓创意总监离开北京,刚去上海时,进了一家当时可谓殿堂级的广告公司,每年获奖无数,他一腔热血想进去有所作为,正逢公司比稿,客户是魔兽世界。张某没有接触过魔兽,为了想创意找感觉,试着注册了一个帐号,试玩了一下。后来,客户被另一家4A达彼思拿到了,但张某从此爱上了魔兽,并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玩到工会主席段位。从那以后,张某在广告创意上再无拿得出手的作品问世,两年后离开广告圈做了导演,至今未婚。

3、广东。一郑姓创意总监少年成材,年纪轻轻就做到创意总监,其口头禅是“我操”,提案时无论客户是谁,平均讲一分钟就得蹦出一句“我操”,因此,每次出去提案,业务部门同事在提前面策略推导时,需要额外加一页PPT,内容是告诉客户,接下来要提案的创意总监有重口味的口头禅,请客户大人莫要见怪。

4、北京。一莫姓创意总监为文学青年,曾离职专心写小说,无奈写的小说主题隐晦,而性爱描写又十分暴露,因此自知出版无望。于是,私自在定福庄传媒大学旁边的快印店里快印了一本。于某月某日在西单图书大厦,偷偷把自己印的书放在“经典小说”类目中,自己躲在一旁暗中观察,见有人正好抽出来看时,便过去悄悄地跟人说:你好,喜欢这本书吗?这本书在我这里付款。

5、上海。一美术出身的梁姓创意总监和大部分创意总监一样,是个性情中人。有一次上班路上开车和一出租车呕气,停在路边和出租司机理论,因出租司机出言不逊,梁姓创意总监一拳捶在对方引擎盖上震摄对方。到了公司上班,到下午感觉手疼,去医院检查才知道骨折,打了两个月石膏,那两个月里他在包扎石膏的纱布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劳力士Logo,让整个低调的卢湾区瞬间变得十分招摇。

6、广州。广州广告最辉煌的日子是以奥美为首的广告公司把办公室设在芳村的时候,芳村最著名的是那里有个大型精神病院,广告公司设在那里也算是接了地气。当这些公司撤离芳村之后,广州4A也随之走向没落,几个具有精神病气质的创意总监转战上海继续为广告痴狂。

7、北京。因客户对于国际化的需要,某4A公司请来了一位罗马尼亚籍的创意总监S,该总监除了创意思维传统朴素以外,还具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外闯荡的生存智慧。某次全组加班,组内创意合伙人罗某订了海底捞外卖抚慰众爱卿,当所有菜品一一码好之后,S创意总监从没吃过火锅,他首先找了个肥牛肥羊摆得最多的位置坐好,等大家全都落座,锅也烧开众爱卿提筷开涮时,S创意总监沮丧地发现,他坐的位置离锅最远……

8、上海。某杨姓创意总监擅长模仿别人说话,学一个像一个。每当有人在众人面前眉飞色舞吹牛逼时,他会装作不经意地模仿对方的顶头上司说一两句话,他喜欢看到对方气焰顿失的那一瞬间的感觉。后来他们家着了一次火,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灭了他家的火焰,他的模仿能力据说也从此退化了,之后他无心在广告圈逗留,去了阿里巴巴深藏功与名,依照阿里集团的规矩,他取化名为“莫言”。

9、广州。某创意总监进京求发展,标榜自己满脑子装的都是创意,于是想出一句飙悍无比的口号叫“千里北上,提头来见”,并为此做了一个展板,其画面为一个无头之人手里提着自己的脑袋,进京之后于每家4A公司登门求职,进入阳狮所在的写字楼下大堂时,保安误以为是有黑帮势力上门挑事,便于第一时间报了警……

10、北京。最初北京的创意总监们最爱买(或租)的地方是炫特区(如某屈姓创意总监),那里也是小姐们最活跃的地方,每天门缝里都能塞进N多小卡片。后来,创意总监们开始扎堆百子湾后现代城(如某陈姓创意总监),那里又成了三、四线女明星以及一些靠色相吃饭的姑娘们出入的地方,经常在凌晨之时,位于百子湾路一家24小时营业的粥店,着奇装异服的创意总监与涂脂沫粉的风尘女子拼桌喝粥,双方均是双眼无神、表情颓废,各自好奇又同情地打量对方一下。再过几年,创意总监们很多选择在沿海赛洛城安居乐业(如某高姓创意总监),于是,沿海赛洛城又开始桃花盛开,风华正茂,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

11、上海。某邓姓创意总监曾经在家赋闲期间来北京Y&R帮忙数日,挣了些许银两,临结束时,北京的一帮朋友一起吃饭为他送行,席间听北京的朋友说起他们在流行一种博彩游戏叫“炸金花”,他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当夜组局。邓姓创意总监第一次玩,显示出诸多小白行为,例如抓了一把三条四,居然拿牌问旁边的人“你看我这牌大吗?”大家告诉他,“傻呀,三条四非常非常大啦。”当晚,他又抓到一把三条四,正巧碰到有一家抓了三条八。他坚信三条四很大,血战到底。天亮时,他输光了在Y&R那几天挣的银两,出来后抬头看天,空空荡荡。数年后被杨姓创意总监拉下水,成立“天与空”,一来他对“天与空”的内涵有深刻理解,二来因为是四个人联合创办,满足了他对“四”的初恋般伤感又美好的情怀。

12、广州。某陈姓创意总监才华横溢,谈笑间灰飞烟灭横扫千军。因其说话时常常口沫横飞,因此每次聚会畅谈,敢于坐在他三米之内的,绝对不是熟悉他的朋友。

13、北京。某龙姓创意总监来自台湾,长相帅气威猛,but讲话柔声细语,宛如古语所说“侠骨柔情”,在伟大的金宝街大奥美任职期间,所辖组内有三员猛将为东北人,因此很快被东北话野蛮无理地占领为该组的官方语言。当时龙姓创意总监也未能幸免,迅速掌握了一些粗糙的词语,以及北方人常用的儿化音。只是两者结合不当时会产生“旧元素新组合”的喜剧效果,比如该龙姓总监一度喜欢挂在嘴边的词叫做“傻逼儿”。

14、上海。来自新加坡的陈姓创意总监帅气夺人,且在业内江湖地位极高,曾在某4A公司官至中国区首席创意长,恰逢某广告大奖赛邀请他做评委,在其官网公示的评委介绍中,小编在输入时不小心拼音重码,“中国区首席创意长”变成了“中国区首席床一张”,经爱挑事的罗姓创意总监第一时间发现并微博晒出后,陈姓创意总监欣然接受了“首席床一张”的新头衔并在微博的个人简介中更新,数日后又悄悄改了回来。

15、广州。广州的创意总监们刚出道时都喜欢给自己留一头飘逸的长发,以及取四个字的网名,如东方不狂、风正一帆、飞刀一笑等等,然而时间有如恒河沙,无声无形地圆润了少年们棱角分明的理想风月,一个个纷纷褪变为佛系广告人,其显著标志是,剪断了长发,简化了网名,徒留一些理想飞扬的记忆伴随着一代创意人的集体老去。中国广告的黄金时代如此短暂,所幸这一代创意人曾在这黄金时代里共同成长,并在那个黄金时代里留下了自己最美好的芳华……

今日话题

说一个有关创意总监的段子

1.《我认识的15个创意总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认识的15个创意总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