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从不说谎,但是要准确描述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瞬间,你必须有足够的数据。NBA技术统计的发展历程也正是沿着这条轨迹。
数据历史
手写时代的数据统计开始成形
1946-47赛季,当时的联盟也叫Baa。即便如此,这个里程碑式的赛季仍然被视为NBA一切的起点,一个伟大的联盟开始了。
当时联盟只有11支球队,到1947年已经解散了4支。那时候的比赛条件还比不上现在的NBA。1946-47赛季,联盟的技术统计栏只有几个数据:投篮、安打、罚球、安打、助攻、犯规。
至于比赛中两队的数据,只能查到比赛中一方的出手次数和命中次数,其他数据几乎为零。在1946-47年总决赛的第一场比赛中,费城勇士队以84-71击败芝加哥雄鹿队。
整场比赛勇士103投31中,雄鹿129投仅26中。命中率这么低不要惊讶。本赛季联盟11支球队场均93.2投,命中率只有27.9%。没有一支球队的平均得分超过30%。
1950-51赛季,NBA的技术统计终于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球队和球员的篮板数开始被联盟统计。虽然仅凭手写和手工采集的数据准确性受到了很多数据专家的质疑,但至少说明NBA的统计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有趣的是,在五六十年代,联赛并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每个队的统计能力也不一样,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不一样。
但据统计,对于当时夺冠的球星有一些“特殊优待”,比如比尔拉塞尔连续三场篮板超过30次,埃尔金贝勒连续四场平均投篮次数高达25.5次等等。
很快,NBA的技术统计就可以准确到每个球员的平均得分,篮板,助攻,犯规。至此,NBA的技术统计已经初具规模。
大变革NBA进入全面数据时代
在此之前是1973-74赛季。从今年开始,NBA开始统计盖帽数,这是张伯伦退役的第一年,也是比尔拉塞尔退役的第五个赛季。
NBA历史上著名的两部大片,但是没有数据证明。比如“单场25块”“每个职业生涯10块”之类的传奇只能成为传奇。
时间来到了1986年,这对于NBA统计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1986-87赛季开始,NBA联盟就有了每支球队,每场比赛,每名球员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
所以翻翻联盟不断刷新的历史记录,就会伴随着这样一句开场白:“自从NBA在1986-87赛季有了技术统计,这是球员第n次打出这样的数据。”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即使此时的统计数据全面准确,也掩盖不了统计项目过于单一的事实。得分、篮板、助攻、盖帽,这些数据很直观,但并不能完全反映球员在比赛中的真实表现,对于想要研究对手的球队也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当时,有些人试图改变这种情况。《体育画报》曾披露过爵士球探对乔丹的深度数据分析。介绍了乔丹每场比赛80%进攻轮领先,乔丹更喜欢右侧投篮,17%进攻来自开局单打,83%投篮是跳投等等数据。然而,这种研究方法直到下一个合适的时间才在联盟中推广。
从那以后,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再也没有出现过
进入21世纪的网络时代,信息开始爆发式发展,NBA统计也是如此。随着联赛球队、媒体甚至球迷对数据统计的细化和深化的需求,各种新数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很多数据网站上,人们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得分、篮板、助攻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的得分方式所占的比例,他各个角度投篮的细节,传球的去向,他在关键时刻的效率,他在场或缺席时球队的效率是增是减等等。
这时,大多数NBA球队的管理层开始关注这些数据能带来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帕特·莱利作为尼克斯队的教练,喜欢收集球员的一些冷门数据——球员投篮的角度、篮板的位置变化以及如何干扰对手投篮。20年后,莱利不需要亲自记录繁琐的数据,因为他可以从各大数据网站和公司订购服务,联盟中很多球队都尝到了这种服务的甜头。
对于球迷来说,数据改变了他们看球的方式也是显而易见的。NBA英文官网也开始推出面向球迷的高级数据服务。从最初的1946-47赛季每场比赛的统计,到之前只有NBA管理层能看到的高级数据,现在球迷能得到的数据和NBA球队得到的数据没什么区别。
引用NBA联盟前主席大卫·斯特恩先生的话:“既然这些数据这么棒,为什么不能和所有球迷分享呢?”
注意:
1.《nba数据统计 NBA数据统计的那些事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nba数据统计 NBA数据统计的那些事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3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