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3日,由CSIC吴川集团建设的“挪威近海渔场养鱼平台”成功交付给青岛挪威用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半潜式智能近海渔场,是集世界顶级近海设计和先进水产养殖技术与理念于一体的海洋水产养殖设备。业内人士指出,渔场是海洋文化划时代的装备,将加速渔业文化从近海文化向深海文化的转变。
与近海养殖设备不同,“挪威近海渔场鱼类养殖平台”用于深海养殖设备,因此也称为“深海渔场”。吴川集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水养殖设备可以用一个彻头彻尾的海洋巨人来形容:总高度69米,直径110米,空重量7700吨,净衣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这个超级深海渔场,只需3-7人即可操作,每年可养殖150万条三文鱼,覆盖的水体与400个普通近海网箱相同。
“挪威近海渔场养鱼平台”交付仪式。CSIC吴川集团副总工程师严军表示,设备的顺利建设将对目前的渔业养殖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目前的水产养殖业主要以个体养殖为主,位于近海。它不能去远海。由于缺乏设备,它无法在海上正常生存。新设备是工业化智能农业。它能在远海抵御12级以上的台风,在远海地区生存。然后我们整个繁殖系统和繁殖,
据了解,在R&D和制造过程中,挪威近海渔场鱼类养殖平台集成了生物、工程、电力、计算机、智能等技术,安装了20000多个各种类型的传感器、100多个水下和水生监测设备和100多个生物光源,努力使复杂的养殖过程控制简单准确。
此外,平台在R&D和建设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例如,它的旋转门系统不同于其他已建和在建的水产养殖设备。这种新型旋转门系统是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终端“执行”装置,它承载着渔场的主要功能,如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捕、底死鱼收集、防虱等。CSIC吴川集团副总工程师严军表示,这种新型旋转门系统的独特性和技术含量在国内离岸行业是前所未有的。
CSIC董事长胡问鸣认为,“挪威近海渔场养鱼平台”是一种划时代的近海养殖设备,是将中国造船业的基础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转化为新型近海设备的创新成果。“无论是为了‘一带一路’号还是为了发展海洋设备,向海洋索取我们的食物资源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模式。同时也是企业将军事技术和海洋装备技术应用于非船舶领域的典范。这是国防和民用技术相结合的成果。”
“挪威近海渔场鱼类平台项目”的所有者方萨尔玛公司,来自全球海水养殖业大国挪威。数据显示,该公司的鲑鱼养殖约占挪威市场的20%,总资产12亿美元。2014年,萨尔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建设智能深海渔场。最终,CSIC武川集团凭借其技术优势赢得了订单。
在同一天举行的“挪威近海渔场鱼类养殖平台”交付现场,挪威驻华大使司文对记者表示,中国公司在为挪威企业建设“深海渔场”过程中展示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令人惊叹。这套设备是两国在渔业领域合作的典范,他对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中国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了这个海上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海洋和鱼类养殖领域,中国和挪威有着互补的利益。这个项目是双方合作的典范,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潜力很大。”
目前,挪威萨尔玛公司已经培育成熟了150万只网箱鲑鱼苗。当这个“深海渔场”在今年7月前运回挪威时,鱼苗将被放入其中,一年多后成熟,届时每条鲑鱼可达5至6公斤。据了解,“深海渔场”将在交货后不久运往挪威。
1.《中国打造超级渔场 3至7人一年能养150万条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打造超级渔场 3至7人一年能养150万条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6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