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钧波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创新性地运用小额信贷、乡村旅游和“回归经济”等方式,打造了全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平台。
搭建金融“创业桥梁”
2014年4月23日,政和县扶贫小额信贷启动仪式在政和县外屯乡羊屯村门前举行。
在政和县邮政储蓄银行最近做的廖俊波学习的视频中,他记录了自己当时的发言:“这笔100多万的贷款,意义不同。是一个创举,解决了农民最需要的资金问题。我们在土地经营权贷款方面取得了突破。扶贫工作一定要敢于创新……”
当日,政和县农民莲子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徐仁寿等10名农户以个人身份获得全省首笔农业、农村、农民小额贷款,金额110万元,抵押物为其承包10年的1500亩土地的经营权。当时中央和我省还没有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贷款管理办法,但廖俊波敢于创新,在银行和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廖俊波搭建的这座桥梁,就是政和县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金融扶贫创新做法。过了这座桥,贫困户的生产资料就变成了钱。
贫困户想发展生产,但缺乏资金。他们手中没有抵押品,只有生产资料,如无法追踪的自留地、田间种植的作物、家中饲养的牲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银行不想要这些东西,但是扶贫小额信贷促进协会想要。贫困户将生产资料抵押给协会,协会进行风险评估和业务项目审核后向银行担保,银行向贫困户发放信用贷款。协会把风险保证金放在银行,银行有信心支持扶贫。
获得贷款的农民莲子专业合作社近年发展顺利,莲子种植规模从700亩扩大到3000多亩。依靠莲子,羊屯村去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500元,解决了200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去年发放100多万元,50多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莲子脱贫。合作社还拿出200亩荷花田,让8户贫困户免费入股,并提供技术指导、农资预付款、保底购买等优惠服务。估计每一个买过股票的贫困户,每年都能增加收入3万多元,从而一举脱贫。
廖钧波死后,政和县邮政储蓄银行深入研究了他的事迹,在他建造的桥梁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今年4月起,政和县邮政储蓄银行在石屯镇进行试点,与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和村党支部建立三方联动机制,让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获得贷款,当月向石屯镇发放了近500万元扶贫贷款。这个机制也延伸到了全县。截至5月中旬,政和县邮政储蓄银行已向全县发放扶贫贷款3793万元,涉及贫困户576户。
在旅游中骑一骑
今年端午节期间,4A级旅游景点石镇村迎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家境贫寒的林任光,在村里的杂货店里热情地招待客人,生意很好。三年前,廖钧波去村里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时,注意到了林。
林是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六七十岁,妹妹患白血病,家里欠了十几万元的债。他靠种菜和采茶养活一家四口,40多岁还没结婚,石镇村开始旅游后,他在旅游服务中心门口摆摊卖矿泉水、风车和气球。廖钧波了解了他的家庭后,建议他把村口附近土房的厨房改造成杂货店。建一个杂货店花了3万多,其中2万多是廖俊波为林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的。现在,他的父母和妹妹看着杂货店。他农忙的时候就去种地,收茶,闲的时候就去附近的工业园区打工。他的家庭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石镇村是石屯镇松原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垃圾村”。脏兮兮的村子破败不堪,很多村民住的民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
2013年,时任村妇女主任的袁与村里的九个姐妹一起,建立了一个清洁卫生的长效机制,让整个村子焕然一新。他们简单的动作让廖钧波看到了旅游业的前景。
廖钧波在参观石镇村时发现,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几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距离县城仅十分钟车程,完全可以变成一个乡村旅游景点,为县城人民提供休闲场所,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
政和县以茶命名,白茶是该县的特色产业。自2014年起,石镇村成为全县“中国白茶小镇”,各种扶贫资源集中在石镇村,成为依托乡村旅游模式带动扶贫的典范。
“有利可图的项目,你的村民出钱做一些,不赚钱的项目,在县城和镇上帮你。”这是廖钧波对石镇村的承诺。在他的亲自关怀下,水、电、桥、路、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逐步改善。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20%的经营收入作为村集体收入,其余收入由村民支付。去年,石镇村的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仅分红就增加了每户近8000元的收入,从而使村里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
近年来,石镇村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外滩乡羊屯村3000亩的荷塘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素描摄影爱好者;东平镇在2014年“清新福建美丽乡村游”评选活动中荣获全省古村镇第一名;阳原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构建既有村庄特色又有连片效应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兴西乡年山村旅游扶贫规划被评为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县政府整合了该省的项目,改造了三条总长度近27公里的乡村旅游道路...
打电话回家帮助“造血”
近日,记者采访政和县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许时,她正在接见两位乡贤。政和县阳原乡的陈先生和成原乡的徐先生,在福州经商20多年。最近,受政和县“回归经济”政策的启发,他们计划在家乡投资。
政和县有几万人在国外做生意。廖钧波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当地发展的优势。”想到了前面的廖。当他提出要发展“回归经济”时,许多干部仍然不能理解许对说道。自2012年12月起,她一直担任县接待办公室主任。她记得每当有乡贤者回政和调研项目,廖俊波都会亲自热情接待。周末,他总会请乡贤吃饭,聊聊家乡的变化,请他们回来创业。他去世后,上海、厦门、广东等地的政府和商会负责人自发赶赴南平参加他的追悼会。
“‘回归经济’就是通过建立统一、开放、透明、可预测的投资政策,充分发挥政治家和外国人的智慧,为家乡的发展提出建议,鼓励外商回归商业。”2011年8月20日,他在上半年政和县经济形势分析暨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上说。
在石狮创业多年的高少昭,是廖钧波邀回国的乡贤之一。2015年底回国后,他在镇前镇夏媛村种植了50亩猕猴桃。最近,他打算投资1000万元将果园变成一个集观光、旅游和种植于一体的家庭农场,这将带动夏媛村及其周边地区的大量贫困家庭脱贫。
最近,在铁山镇村的“四季果园”里,在家乡创业的农民陈树生和贫困户文望昌、、林新富、郑正在给樱桃、沃甘等果树施有机肥。这个275亩的果园不仅是返乡农民的创业园,也是镇上精准的扶贫基地之一。
陈树生在上海从事水果生意多年。去年,镇政府让他回姜尚村建设“一村一品”果业。他与村民合作转让了275亩土地,并邀请浙江金华农科院的专家种植樱桃、蓝莓、桃树、火龙果、红皮红柚等。,打造集观光、采摘、专卖为一体的休闲果园。
果园里的大多数工人都是当地的贫困家庭。文望昌是省内贫困家庭。因为缺乏技术,他亏本种菜,负债累累。陈树生让他负责管理,组织工人挖沟排水,除草施肥,芽芽。“我每个月拿1000块的管理工资,每天有120块的工资。”温旺昌说,他去年在果园的收入是2.1万元,“还债脱贫”。、林新富、郑等三户特困户在四季果园工作,平均每户收入2万多元。
在铁山镇,像陈树生一样,很多在国外创业的农村圣贤都回到家乡发展特色农业。该镇已开发了2100英亩的猕猴桃、花卉、香榧、葡萄和百香果基地。铁山镇党委书记严龙波说,铁山镇创造了一个花果之乡。共有47户因疾病、残疾、灾难或缺乏技术而建立了自己的卡的贫困家庭在花卉和水果基地就业。去年全镇基地向贫困户发放11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贫困户脱贫。
许说,据粗略统计,在过去三年里,已有300多户贫困户创业就业,9000多人脱贫。
1.《百姓放心间 力拓脱贫路——廖俊波在政和县工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百姓放心间 力拓脱贫路——廖俊波在政和县工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8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