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鸿沟的终结——对晚清人物的重新审视

北京出版社

林纾被胡适、郑振铎称为“第一个介绍西方现代文学的人”,开启了中国“翻译世界文学作品的潮流”。“林译小说”影响了包括鲁迅、周作人在内的许多现代作家。当时他们在日本留学。只要林纾的译本做好了,他们就从书店买回来。看完之后,他们还把它拿到书店,改装成蓝灰木刺的精装书收藏。郭沫若还说,他少年时最喜欢读的是《林译小说》。钱钟书从小也喜欢看林翻译的小说。他回忆说:“林纾的翻译作为‘媒介’的作用在文学史上已经被公认为事实……我读了他的翻译,增加了我学习外语的兴趣。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林翻译小说系列”的两个小盒子,是我十一二岁时的重大发现,把我带进了一个新世界,一个与《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不同的世界。

但林纾对小说的翻译并非有意,纯属偶然。林纾的爱妻刘琼子是在光绪二十三年去世的,他整天郁郁寡欢。在家人的劝说下,他来到了马尾的朋友韩玮的住处。那是夏天,凉风习习,到处都是荷叶。在韩玮河边建造的住宅里,林纾仍然悲伤着,思念着死去的妻子。正当韩玮不知如何劝他时,他的好朋友王守昌来了,他也是林纾同乡的老朋友。十四岁时,王寿昌考入福州马尾船前管理学校制造班。光绪十一年四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送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法律,并选修法语。当时王守昌在巴黎留学归来不久就在马尾船政学校任教。在法国学习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著名的西方文学作品。王守昌主动和林纾谈法国文学,还向林纾介绍了小仲马《茶花女》。

王和魏都曾在法国读过《茶花女》,并称赞这部小说。他们建议林纾“翻译”一下,林纾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他们合作的方式是:第一,王守昌逐字逐句的说出了法国小说原著的意思,林纾拿着毛笔,快速的用中文写出来。这时候林纾用的是桐城派风格的古文!记得林纾翻译《茶花女》的时候,因为妻子去世不久,每次翻译到悲伤的地方,林和王都会相对而哭,声音直接传到门口,让邻居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两人共事不到半年,整本书都被翻译了,书名是《巴黎茶花女的遗产》。以王、林为笔名的《小斋主人》、《冷鸿生》,在福州初版出版。没想到洛阳纸这么贵,在长江南北这么受欢迎。人们称之为《外国红楼梦》。当时的著名翻译家严复,曾经有一句诗说,“怜一卷茶花女,断芷娜之情。”受此启发,林纾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

林纾从1897年开始翻译《茶花女》,终其一生,原著181种,其中英国作家62种,作品106种;二十位法国作家,29部作品;15位美国作家,26部作品;3位俄罗斯作家,13部作品;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和西班牙都有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除了少数社科著作、传记、戏剧、杂说、寓言之外,以上提到的翻译作品基本都是小说,大部分都是小说。林纾介绍的外国著名作家有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特、笛福、欧文、雨果、大仲马、大仲马、巴尔扎克、易卜生、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孟德斯鸠、哈格德等。世界文坛著名老字号古玩店、《伊凡赫》、《大卫·考伯菲尔德》、《董贝父子》、《93》和李生时忠之后,他们听他们背诵西方,并把它们翻译成汉语。恐惧是一支笔。”

王守昌是林第一部小说《巴黎茶花女的遗产》的“翻译家”。没有他,林纾可能走不上翻译之路。虽然他们只合作一部作品,但他们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后来,陈嘉霖与林纾合作最多;魏易、林纾翻译的欧美作品有50多种,数量仅次于陈嘉林。但《林译小说》中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来自于魏易的解读,所以魏易在林纾翻译生涯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魏易,字崇叔,唐朝魏徵之后居住在河南。宋代随高宗南迁,被授予“秀才世家”牌匾。魏迁居浙江余姚、宁波,后迁居杭州。魏徙杭始祖在仁和县经营米业,以勤俭起家。时至今日,杭州武林门外仍有一条“米市巷”。当数字传到我爷爷魏娃手里的时候,由于洪阳大乱,米业损失惨重,所以家庭生活每况愈下。他的父亲郝伟以他的名气赢得了四川重庆的稻道台。不幸的是,当他带着家人去上班时,他在风中丧生了。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孤儿,即神武、侯建和冲叔。那时候我妈已经去世了,由母亲陪伴的丫鬟领着孤儿帮她回杭州。看到三个孤儿孤身一人,女佣决定独立承担抚养他们的责任。魏易一开始接受的是旧式教育。因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所以精通中文。当他16、17岁的时候,听说上海梵蒂冈王度学院不收学费,于是决定读书。三年后,他大学毕业,回到杭州见林纾。林纾曾称赞魏:“我最好的朋友任和钟叔叔,年轻的英博,淹没了西方语言。”在他们合作翻译小说《黑奴吁天录》之前,他们翻译了两部短篇小说《英小姐的爱情与爱情小录》和《巴黎四义士录》,这两部小说分别于1901年10月和11月发表在《通学杂志》上。

《黑奴吁天录》是比切·斯托夫人写的一部受欢迎的反奴隶制小说。关于这本书的翻译,魏易说:“最近梅如斯土霍家写的《黑奴伤天》,反复播放,像是晨钟。要告诉岷县的林琴南先生,许同仁先生来翻译。亦知书和易老师关系这么近,会和易老师商量的。易口授,翻译先生,炎热的夏天很多打扰,看月亮写书,付钱给芷娜同家的人看。”这本书花了66天,在杭州求是学院翻译。林纾多次说明他翻译这本书的目的:“于、魏译书。并非巧合的是,这种悲伤是基于约伯人民无缘无故的眼泪,它被迫成为我们人类的奴隶。不能不做大众第一。”可见林纾是想唤醒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把中国从“国不为国”的境地中拯救出来。所以和当初的写作目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林纾和魏易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必须删改、补充、改写才能达到翻译目的。

《黑奴吁天录》出版后,其影响不亚于《巴黎茶花女的遗产》。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和曾小姑于1906年在东京成立了“刘春学会”,并将《黑奴吁天录》改编成五幕剧,于1907年6月1日和2日在东京原居地上演了两天,引起了东京剧坛的极大赞扬。1908年,“春阳”剧团还在上海演出了《黑奴吁天录》。此外,译文已被改编成诗歌、绘画等。正如原著被视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十六部作品之一,《黑奴吁天录》也被视为改变中国现代社会的一百部译作之一。

1902年,严复主持史静大学中文翻译图书馆,并聘请林纾、魏易为其翻译法国历史《布匿第二次战争》和《拿破仑的本纪》。同时,魏毅还在史静大学堂担任英语老师。1903年,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了一系列翻译小说,以每千字六元的高薪向林纾要稿。自1904年以来,林纾和魏易一直为商务印书馆翻译小说。狄更斯的翻译作品有五部——《滑稽外国史》、《孝道·抗儿》、《冰雪事业》、《盗贼史》、《残肉故事》,司各特的三部作品——《撒克逊灾难后英雄简述》、《十字军英雄》、《剑底鸳鸯》,欧文的三部作品,柯南·道尔的七部作品,哈格德的七部作品,其他十五部作品。

因为林纾“不评判西文”,所以魏易负责选择翻译哪些书。他能选择和翻译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不佩服魏易的眼光。像狄更斯的《一块肉的剩余寿命的故事》一样,林纾认为:“近几年来,已经翻译了40多种书,这是第一次。好在海里所有爱结痂的先生们都注意了。”然而,哈格德的《该隐传》最初是由杨紫琳和鲍翻译的,但也是魏易建议林纾重译该书的。因此,学者郭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论》中说:“如果林纾失去了他,他永远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功,这是可以断言的。”

学者文月娥提到,魏易的贡献也可以从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表格中得到证实。表中列举了清末民初翻译出版的世界小说。林纾占九种,其中六种与魏易合译。分别是《黑奴催天》《撒克逊劫后英雄》《孝道故事》《乃尔之子》《首章集》《余肉故事》《更好的归来》。这证明了魏易的英语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此外,在邹振寰的《影响中国现代社会》一百种译本中,林纾的《巴黎茶花女传》、《黑奴吁天录》、《该隐传》、《撒克逊劫后英雄传》、《张掌集》等五种译本入选。除了《茶花女巴黎传》,其他四位分别是魏易和林,这也是对魏易欣赏水平和英语能力的充分肯定。文月娥的结论是,林纾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让我们记住了“林译小说”。作为林纾的翻译家之一,魏易对林纾的小说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与林纾有关的书目中,但几乎没有其他。他和林纾一起,在中国和世界翻译文化史上写下了美丽的诗篇,历史不应忘记他。

1909年后,魏毅放弃了教师和翻译的工作,转而从事大庆银行监督秘书的公务,因此停止了与林纾的合作。辛亥革命后,与北洋政府领导人关系密切,受到熊希龄先生的赏识。在熊希龄组阁时担任秘书长,也是顺治水利委员会主席多年。熊内阁结束后,魏毅放弃了公务,出任开滦煤矿公司总经理。他于1930年死于咯血,享年50岁。

在与林纾的长期合作中,魏易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1913年,他自己翻译了狄更斯的《双城记》。除此之外,法国作家勒东·路易的《耕者有其田》、大仲马的《苏联后的玛丽悲情史》和著名的历史书《马可·波罗的元朝游记》都是和林纾分手后翻译的。

本文选自《中国读书报》发表的《爱与差距:重读晚清人物》

《爱与鸿沟的尽头:重新审视晚清人物》是著名文史专家蔡登山的一部全新的历史著作。面对大量近期国内外的日记、书信、报刊和回忆录,笔者在阅读和整理这些文化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发现了曾国藩、左、、赛金花、康有为、段芳、张謇、、等鲜为人知的秘密。,推理出被忽视和遗忘的有意义的细节,并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细节中的友谊和敌意是如何影响的。

晚清

一生两次

有多少过去的事值得去数

1.《林译 林纾的幕后英雄魏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林译 林纾的幕后英雄魏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8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