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于吴子牛的印象最早来源于《贞观长歌》这个大型历史剧,虽然后来被人诟病,但是当时播出的时候,还是引起了轰动的。
后来大家对于他的了解就更少了。因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电视剧,而且是我们不是很喜欢的正剧。
所以,渐渐的,吴子牛本身就没多大关注度了。但是谁还没有个曾经,谁还不能说个曾几何时。
吴子牛完全有这个资格,这个资格源于本片,《晚钟》。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战争片,好像很多的战争片除了讨论人性就是反战,这是既要纲领,而且是毫无疑问的。
吴子牛执导的本片也是如此,而且本片最终获得了银熊奖,如果是要以奖项来衡量的话,倒也贴切,如果非要用关注度来进行度量,本片默默无闻。
豆瓣上点击了观看过的人不过六百多。国人估计对于此类型的电影并不是很感冒。
究其原因,对比一下《红高粱》你就会明白。
《晚钟》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末期,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投降了,而八路军的一个排,最终只剩下五六个人,这五六个人在当地执行任务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他们从一个奄奄一息的日本兵口中得知在不远处的山洞内,有一个日军的军火库。
而看守的三十多名日军此时还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了。排长带着战士们来到了这个山洞门口,然后对看守的日军摆明了现状,并答应提供给他们粮食。
后来这些人都投降了,但是有一个军官却依然坚守,并想要炸毁这个军火库。
最终,他疯了。排长接手了这个军火库之后,毅然将它付之一炬。
如果你对比本片和《红高粱》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的端倪。
《红高粱》是在1988年,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的国产电影,而第二年,本片也成功入围并最终斩获银熊奖。时间有先后,但是整个故事逻辑都很清晰。
张艺谋的《红高粱》出众在于美术以及寓意,而且他的寓意在国人看来是无聊且乏味的。
因为那是一种一眼可以望到边的寓意。丝毫不具备国人对于寓意的深刻理解。
无独有偶,本片中的指代或者说寓意跟《红高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日落,老人砍掉鬼子的碉楼,各种画面闪回,遍地的坟冢,漫山遍野飞舞的纸钱以及老乡们看到鬼子战败后的眼神等等。
这些寓意在我们看来是非常低端的,甚至于任何一个导演都能将这些寓意做的很出色。
但是国外的电影节喜欢的恰恰是这种简单直白的寓意。这就有点说明问题了。
如果说《红高粱》获奖是一次意外的话,那么本片继续获奖,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肯定。彼时彼刻与此时此刻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获奖电影,片中出现的寓意都是深刻且需要仔细发掘的,但是当初的那些获奖影片们其实都具有一致性。
他们在意的往往是一种表象,一种简单明了的洞察。
而这些是当初不了解你的时候,需要你供给的。这一点有情可原。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你刚刚认识,你能不能完全的通过他充满深层含义的下意识动作或者表情来洞察他的内心活动?
显然不可能。如果你真正的深入了解了这个人之后,他的一颦一笑,你自然会有兴趣深层次发掘。
从简单的认识,到深刻的洞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第五代导演们本身对于这种时代机遇把握的非常好。因此,本片获奖就是证明。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之前的影片质量普遍不高,获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以及时代机遇。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时代进行选择的时候,总需要有人站出来,然后引领这个时代的。
当时那些敢于站出来的导演们个顶个的都是厉害的角色,敢于吃螃蟹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即便是现在的观众们站在历史的大局观角度去看待这些人和这些事情,然后认为这些影片其实也不过如此,但是在当时看来,这种“不过如此”的电影,本身承载的时代性和历史性都是史无前例的。
因为我们现在有迹可循了,所以认为这样的影片中的比喻或者是象征都是非常浅显的。
但是如果让你在那样的时代面前,做出来这样一个作品,估计很多导演都不愿意进行尝试。成功总是小概率事件,饭碗要紧。
对于宣扬的主题来说,本片毫无疑问,达到了。对于象征意义表达来说,本片做的很好,任何看到本片的人,即使是不通过台词分析,也能很清晰的看出来本片所表达的意思,这就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
对于那些对国产电影一无所知的国外观众,这样口味的电影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你想要获得国内观众的认可,显然就困难的多,毕竟,熟悉就意味着挑剔。
……
你好,再见
1.《【1989红色攻略】1989年,继《红高粱》之后,又一部国产战争片诞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89红色攻略】1989年,继《红高粱》之后,又一部国产战争片诞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26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