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新的伟大时代,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商业精英,以年轻、独立和负责任的姿态与形象,逐渐成长为中国新时代商业经济的新兴力量。这其中,闽南青年企业家施科升就是其一。

施科升

优云美施集团公司董事长

优云公益基金会会长

中国90后10大影响力人物

他是网友票选出的“中国90后10大影响力人物”;他堪称一个闯荡商海的传奇90后,这个闽南青年的行业经历,绝大多数同龄人难以企及,甚至可以让许多老一辈成功企业家也刮目相看。

他年少之时就投身商海,从摆地摊开始,经营过海鲜,做过木材进口贸易,还投资过影视制作等。甚至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瞄准低空空域未来的广阔市场,成立了通用航空服务公司……现如今,他把目光投向日化科技产业,掌舵着一家经营日化产品、名为“优云美施”公司,成为年轻掌门人。

“优云美施根在中华,要做国民品牌、民族品牌。”接受《海西商界》专访时,施科升志存高远地表示,将全力做好产品,实实在在能与世争锋,并且在海西这块热土上纵横驰骋、深耕布局,决心以“责任、信仰”这一深具内涵的理念,创造一个行业奇迹,“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家中国智造的责任企业”。

“工业时期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全球第一,工业革命后,我们确实脱节了,但现在我们正在接轨。这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伟大复兴之路,是中国梦。”充满青春豪情的言语间,施科升,这位90后年轻商业精英代表,正以闽南人特有的拼劲、闯劲,以不甘心、不服输、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书写一个“从沙海中脱颖而出闪闪发光的金子”传奇。

打造日化行业领先的民族品牌

2014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的特殊日子,优云美施正式宣布成立。

“挑选这样的日子成立企业,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很吉利。”但施科升却表示,自己不仅毫不介意,更是特意而为:一方面,“我们优云特立独行”,只为铭记历史耻辱,振兴民族品牌;另一方面,“也寓意为知耻而后勇”,即在国外女性用品大量进驻大陆的今天,立志建立起一个值得国人信赖的本土女性用品品牌。

2015年9月18日,优云美施成立一周年时,在董事长致辞中,施科升更为公司大胆标高:“优云要做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智造’,是来自中国、影响世界的民族品牌”。他还表示,优云美施一路走来,成就了一个个的行业奇迹,创造璀璨的优云历史。“优云将一如既往,以千百倍的努力,赢得得世界的尊重,走出国门把‘中国智造’遍布任何一个有人类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为了这个志向的达成,在成立一周年这天,优云美施还与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优云美施培训基地”,实现了一次品牌的蜕变:“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于成为大制造强国,这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与协作”,谈及此举,施科升如是表示。

在他看来,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多数日化产品,常常为获取高额利益,而缺失了应有工匠精神,这对中国制造的声誉是一大伤害。“只有做好品质才能赢得行业的聚焦和尊重……先把自己的民族品牌、产品做强做大,才能形成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施科升说,秉持这一理念,优云美施很是重视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女性护理用品、日化产品企业,锐意打造成为日化行业领先的民族品牌。

“专业研发之下,优云推出世界第一款‘可以喝的面膜’——优云焕颜面膜。”施科升介绍,该款面膜采用了全球最高技术创新水平,“对安全标准的极致严苛,对品质的至臻完美要求”,最终,创下了“月销百万张”的业界传奇。

优云作为“国礼”赠给泰国美女总理英拉的礼物

中方青年企业家代表施科升向泰国前总理英拉送上优云护肤产品

“我们的产品,还是新中国第一份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的国产日化品。”施科升满溢自豪。2014年,时任泰国美女总理英拉访华时,作为中方青年企业家代表,向她送上了“代表日化行业领先标杆的中国民族品牌”的优云护肤产品,“此举让整个中国日化行业感到振奋和骄傲,也是中国日化行业已拥有国际顶尖技术及迈向国际市场的象征”。

不止于此,让施科升深感自豪的还有许多荣誉,“这些荣誉都是在优云美施成立后短短一年内获得的”,比如,“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 暨第一夫人晚宴的唯一指定纪念版护肤品的供应商、第一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的“中国诚信企业信用认证的日化品牌”……这些辉煌与成就彰显的是,在施科升这位商业奇才带领下,优云美施不平凡的璀璨。

上海,赚取第一桶金

事实上,优云美施不平凡的璀璨,并非是施科升的唯一杰作。迥异于常人、同龄人的传奇经历,仿佛写照出这位拥有10多年创业经营史的90后,也是一位非凡之辈,其胆略与担当,直让人深感这位90后“后生可畏”,而不是寻常所谓的“叛逆的一代”,“没有责任感的一代”。

施科升出道很早,14岁那年,选择辍学,来到厦门做起了生意。出人头地的信念与生俱来,这让他“干什么事都特别有激情和胆略”——在他的商业历程中,这一点始终显得与众不同。

在路边卖麻辣烫,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摆摊了一段时间,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走出去”,忆及当初,施科升说,怀揣这样的想法,却得不到很多人的认同。“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给看低他的人一个反证”,他毅然决定只身前往上海闯荡,并最终在这个大都市“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初到上海闯荡,施科升意识到,要在海上开拓出一片天地,必须要做自己有竞争力的行业或产品——对他来说,巴菲蛤就是一个好生意。“有货源,在价格上有优势”,他解释说,自己是云霄礁美村人,也就是中国“巴非蛤之乡”当地巴菲蛤因口感鲜美、营养丰富闻名遐迩。

“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花蛤类海鲜,但里面做生意的门道其实不少。”施科升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他敏锐意识到,当时上海市面上的海鲜,大多面向菜市场的散客,“在服务及产品质量上并不尽如人意”。针对于此,他另辟蹊径以抢占市场用自创的商业模式:把所有杂质或坏掉的产品挑出来,保证了每个巴菲蛤的质量,并增加送货上门的服务。

“这种做法是其他海鲜类卖家所没有的。”施科升介绍,由于产品品质好、服务到位,他所卖的巴菲蛤深受大家喜欢,品类也不断增加“一天的销量甚至达到上吨……第一桶金就这样通过海鲜赚到了”。

“当时,海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后来还是选择了急流勇退。”施科升解释,原因是”现状已经满足不了他理想上的追求“,他希望能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于是,后来,他去了印度,做起了石材、木材进出口贸易,“国外的这段经历也赚取了不少财富”。

进军影视业

施科升一路走来,从一个行业跨界到另一行业,仿佛已是家常便饭。继闯荡印度后,19岁开始,他又将触角伸向了影视行业,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

“开始时,只是帮影视公司融资、找投资、拉赞助。”他介绍,成功操作几部电影作品后,他转而自己出来策划电影的运行,并凭着累积下来的财富,经验和人脉资源,迅速成为一名独立制片人。入行几年来,参加了多部影视作品的投资、策划、制作、宣发等工作,多次成功运作数部影视作品。

在这期间,导演也曾多次邀请他出镜演出,但施科升坦言,制片并非其专业,几年下来,自觉“运作得也并不比别人逊色”,可是这需要更多的专注和用心,“我只想做幕后不想做台前,精力是有限的,每当我做一行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什么都想沾的话就做不到全心全意了”他说,自己最擅长资金运作,此外,其交际能力及良好社会关系网,让他每次在运作电影的投资、植入广告、宣发等工作时,更加如虎添翼。“由于比同行年轻许多”,因此圈内评为“电影史上最年轻的制片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伟青,推出著作《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重现了施琅在台湾的贡献。“作为施琅将军的族人”,施科升也很希望自己能为传扬施琅将军尽一片绵薄之力,为此,他表示,正计划打造一部大制作——《施琅将军》,“目前还在完善剧本阶段,届时计划将斥1.5亿巨资酝酿开拍”。

爱公益的少年

成立“优云公益基金会”心怀责任与担当

目前,“优云公益基金会”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着,说起公益慈善,施科升说自己有一种信念,即财富来自于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一个已创业十余载的人,施科升筹备了一个面向退伍军人、残疾人、大学生为主的创业辅助计划。施科升说,我可以给他们一条鱼,解决一时的温饱问题,但我更想教会他如何打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问题一定要彻底,相比较为他们提供一个创业指导和创业资金的帮助比直接给他们一笔钱更有意义。尤其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全民创业化,少年强则国强的伟大民族复兴之路,这就我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下一个计划,是去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乱国家。”施科升表示,届时,他将带上1吨公司研发的最新品“速膳包”(一种提取果蔬营养成分的快餐冲泡型产品)到这些国家,以公益形式和人道主义的方式免费送给那里的人民,帮助人们解决所需营养的问题。

“我的事业能有今天,不忘帮助过我的人,更应不忘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人必百年而终,再大的财富死后也带不走,活着的时候多帮助他人,这才是活着的价值”。

施科升这么说也这么做了。这些年来,他热衷公益事业,曾多次参加关爱残疾人活动、拍摄公益宣传片等,特别是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心怀责任勇于担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曾组织救灾义务队亲赴地震灾区抢险救灾;2013年四川雅安7.0级大地震发生,与震后救灾活动,号召参与募捐活动,并发起组织救灾物资运输队,组织运输救灾应急物资输送灾区;而且,娱乐圈内第一位拥有私商两用直升机驾驶执证者,他还大力号召动员震区附近民企及私人飞机及低空飞行器拥有者,加入军方统一应急指挥,最终,有6架私人飞机加入军方空中应急指挥中心;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6.5级大地震,施科升在第一时间内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人手,准备两卡车的救灾物资亲自送往灾区人民手中并随即加入救援。在余震1335次的情况下,他没有丝毫畏惧,他只知道,救人如救火,容不得有片刻的犹豫。

“带去的不仅是救援的力量,也不仅仅是两车食物那么简单。”施科升觉得,这也是自己致力于为整个民族“树立年轻人为祖国奔赴前线不遗余力的榜样”。

1.《恰是少年时,雄姿英发------施科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恰是少年时,雄姿英发------施科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