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2日,据报道称,有消息人士披露,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歼-20最新改进型歼-20B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歼-20战机的基本型在3年前就已经定型,之后就开始了小批量生产,有消息传出歼-20战机开通了第四条生产线交付服役的数量应该已经超过了50架,而此次即将量产的歼-20B是歼-20的重大改进型,外媒分析称,其产量要比歼-20普通型多,最终可能会交付200~300架。
据外媒分析,同歼-20基本型相比,歼-20B最大的改进就是换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10B TVC验证机横空出世,在飞行表演中,依靠TVC的帮助,该机顺利的完成了多项技惊四座的超机动动作。同样在那一届航展上,中国航发展台上还展出了国产轴对称三元矢量喷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首次向我们展现出国产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巨大进展。
歼-10B的推力矢量技术出现了,什么时候能应用在歼-20上,成为18年航展上一个焦点问题,杨伟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充满自信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没有用呢?”,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开始公开展示的技术往往是已经实用化的技术,而并非已经掌握了的最新的技术。这个回答其实就证明了推力矢量版歼-20已经在研制中了。
从2019年年初,网络上开始流出现了数架换装 “锯齿”形WS-10B发动机的歼-20“黄皮机”,其尾喷口的“锯齿”不仅可以避免对后面照射来的雷达波进行直反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动机内部进行遮挡,从而降低歼-20战机尾部的雷达特征,以增强其隐身能力。很显然,歼-20已经开始换装歼-10B同款推力矢量版发动机,进行相关的试飞工作了。此次推力矢量版歼-20B量产的消息并不值得惊讶,完全是水到渠成的正常进展。
换装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歼-20B,在性能上有哪些提升呢?
最简而易见的,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大幅度提高歼-20的机动性尤其是指向控制能力。运用推力矢量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战斗机大迎角下的控制力不足的问题,利用推力矢量来直接控制飞机,而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的舵面,这样就可以突破飞机自身气动布局的限制,能够获得远高于传统气动布局能获得可用迎角。
即使采用的是二元矢量喷管的F-22在航展表演上依然可以将迎角稳定的拉到60°,而且保持可控的指向能力。至于采用了三元矢量喷嘴的F-35,从目前公开的视频来看,其在达到70°以上迎角时仍然保持了可控。对于单纯采用传统的气动舵面来进行控制的飞机说,在这样的迎角下,进行可控的操纵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的战斗机在这种迎角下早就失速失控了。
相比之下,歼-20在两次航展上的飞行表演,较之于F-22略显平淡,而换装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歼-20,如果参加今年的珠海航展,必将展现出不逊于F-22的机动能力。
另一个关键的好处则不太明显。就是减小超声速飞行时的阻力,提升歼-20超音速飞行性能,众所周知,歼-20最大的优势就是超音速作战能力,但目前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一方面是配套的ws-15大推还不成熟,另一方面跟推力矢量也有关系。虽然采用推力矢量技术,或多或少的会增加飞机的总重量,喷口调节结构会带来推力损失,降低发动机的推力,但是采用了该技术之后,可以通过喷口的微调来大大缓解飞机的超声速配平问题,从而减轻舵面配平所带来的阻力增加的问题。毕竟现有的战斗机的气动主要是针对亚音速区间进行优化的,在超声速飞行时,气动焦点会发生显著的改变,传统上必须依靠舵面的修正来配平整机的气动,这就不可避免的偏离了最优的升力区间,会降低升阻比,增加燃料消耗,降低超声速的飞行速度。这一点在F-22战斗机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数据表明可以使得超声速巡航航程增加5%左右此外,矢量推力喷管可以帮助完成高过载的超声速机动,在空战中始终保持速度和能量优势,这对于中距和近距空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优势。
总之,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歼-20B,不仅在机动性上有了立竿见影的飞越,在超音速飞行能力方面也有不小提升,凭借隐身、航电的优势,全面压制F-35的底气更足了。待后期装备WS-15的终极版歼-20C成熟以后,最强四代机的称谓就更当之无愧了。
1.《歼20最新消息 歼20B战机或将量产超200架 机动性有立竿见影的飞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歼20最新消息 歼20B战机或将量产超200架 机动性有立竿见影的飞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