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10年•西部战区空军系列之四

汶川地震十周年直播节目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当年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新时代的全新面貌,彰显了中国力量。今天,我们跟随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的直升机大队成员乘坐直升机,再次来到美丽的川西上空,沿着十年前他们开辟的空中生命通道,飞赴北川、汶川、映秀、都江堰、唐家山堰塞湖、银厂沟、绵竹上空,俯瞰新城新貌。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为灾区带去希望的杨光机组成员。刘应华摄

△2008年5月15日,杨光机组在彭州市银厂沟展开“空中生命大营救”。朱晓磊摄

△2008年5月15日,直升机降落在汶川县映秀镇准备空运重伤员。 吴海浪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原成都军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团直升机大队紧急受领任务首降映秀,从灾区空运出第一批地震伤员。抗震救灾期间,他们多次在没有气象资料、没有航路资料、没有地面通信保障的条件下开辟通往灾区的新航线,创造了空中救灾力量“三个第一”:第一个在灾区降落,第一个将救灾物资投送到灾区,第一个通过空中转运伤员,在灾区上空搭建起了一条条珍贵的“空中生命线”。时任该大队大队长杨光身先士卒,多次带头开辟新航线,为受灾地区一次次带来阳光和希望,被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阳光机组”。

△直升机在雪域高原实施超低空穿越峡谷飞行训练。刘应华摄

△直升机在雪域高原某机场实施跨昼夜训练。李良峰摄

这些年来,这只英雄的部队不断锤炼打赢本领,延伸使命航迹,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对能力,先后参加了都江堰泥石流救援、“4·20”芦山地震和云南景谷抗震救灾等多项重大任务。

2017年10月,以杨光机组为代表的这支英雄部队,又向着高高原搜救能力的门槛发起了新的冲击,突破了海拔4700米以上搜救的大关,完成带有实战战术背景下的高高原搜救训练。如今,铁翼飞旋在高原,在戈壁,在崇山峻岭之中,不断锤炼实战能力,奋飞在强军新征程新航线上。

撰稿并摄影:刘应华 陈进 闵忠

△2013年4月21日,芦山地震发生后,直升机低空穿越山谷,直飞重灾区宝兴县实施营救。黄军摄

△2008年5月30日,直升机在唐家山堰塞湖执行紧急运送排险物资任务。

△2010年8月14日,都江堰虹口突发泥石流灾害,直升机紧急降落公路,转移营救被困群众。刘应华摄

沿着十年前的救灾航线再看灾区新貌:

△2018年5月12日,英雄机组沿着十年前开辟的空中生命通道再次来到灾区上空,俯瞰灾区新貌。刘应华摄

△杨光机组的成员之一,现任空军运输搜救某团参谋长刘兵,在低空穿越映秀的途中,向记者讲述当年穿越陌生山谷,首降映秀的惊险经历。刘应华摄

△2008年地震中倒下的紫坪铺大桥,如今傲然屹立在宽阔的水面上。刘应华摄

△十年过去了,映秀以崭新的面貌在青山绿水环抱中重生。刘应华摄

△映秀漩口中学地震旧址,如今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刘应华摄

△面貌焕然一新的汶川县城。刘应华摄

△垮塌的彭州小渔洞大桥遗址,如今已变成了独具风格的户外运动训练基地。刘应华摄

△由空军承建的龙门山镇“山水人家”生态居住小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刘应华摄

△震后的龙门山镇宝山村,已经摆脱了地震带来的创伤,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刘应华摄

△重建的北川新城规划宏伟大气,成为川西重要的旅游观光地。刘应华摄

△北川新城充满浓烈羌族风格的民族建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刘应华摄

△设计独特,名为“裂缝”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刘应华摄

△当年曾受国人牵挂、危机四伏的最大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经过十年的综合治理,已经恢复了青山绿水,成为新北川的一道新风景。刘应华摄

1.《汶川新貌 汶川10年,“英雄机组”沿当年救援航线俯瞰重建新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汶川新貌 汶川10年,“英雄机组”沿当年救援航线俯瞰重建新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3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