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施针、艾炙,還是拔火罐,推拿,基础全是根据在经穴上完成的,因而务必学好把握选穴的基础方式。

穴道怎么找

一般可分成骨度分寸法、表皮标示法、指寸法和工作经验选穴法等。下边来各自详细介绍:

▌工作经验选穴法(即简单选穴法):

它是大家在党的生命中累积的选穴法,此方法简单易行,如站立垂手,中拇指手指尖即是风市穴;双手手掌当然竖直交叉式,在无名指手指尖即是列缺穴;半握紧拳头,以中拇指的手指尖切压在手心的第一纵纹上为劳宫穴等。

▌表皮标示法:

依据身体的一些自然条件来作定穴的一种规范。分成固定不动标示和主题活动标示两大类,以表皮一些标示如五官、头发、手指甲、乳房、肚脐眼或骨节、全身肌肉等主题活动时造成的孔隙度,凹痕等来做为根据,去找穴道,那样的选穴方式便是表皮标示法。一般较为要用此方法取的穴道,如印堂穴,在两眉正中间;膻中穴,在两乳房水准联线圆心;取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等应张嘴等。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又被称为骨度法,就是以关节为关键标示精确测量全身各处的尺寸、长度,并就其规格按占比换算做为定穴的规范。但各分部折寸的限度应以病人自己的身型为根据,如把腕横纹至肘纵纹中间作十二寸,腋纵纹至肘纵纹作九寸,前发际线至后发际线作十二寸等。

骨度分寸法图例:

▌指寸选穴法:

是在骨度分寸感和表皮标示法的基本上,以施术者自己的手指头作精确测量规范来找穴道的一种方式,较为要用的有大拇指同身寸法,就是以大拇指手关节的横度做为一寸,也有横指同身寸法,即以表指、中拇指、环指、小拇指四指相并,以中拇指第M节为标准,量取四横即为3寸。

指寸选穴法务必在骨度要求的基本上应用,不可以以指寸悉量全身上下各处,不然长度失度,骨度分寸感与指寸在临床医学运用中应当相互之间融合。

为了更好地精确的寻找经穴,除开把握之上一些基础方式外,因为人个人中间还会继续有差别,因而大家也要融合以下规范和一些穴道特性来选穴:

一般恰当的穴道多在骨的前后左右旁,或两骨相连的骨节位置凹痕中,或骨肌的正中间,或两肌的正中间,非常少在骨上或毛细血管中,在骨侧旁位置的人体穴位(腹腔无骨处以外)能用大拇指手指尖掐之,若有酸软如触电事故一样的觉得表明选穴恰当。

如不存在觉得,只觉麻疼(有的几分钟才觉得到酸软)应加重或左偏右偏试之,如轻按正确了穴道其效会立见,有的会迟缓奏效,有的会在压后长时间奏效。

▲很有可能一些盆友看过图例和报表,還是不太搞清楚如何找穴道。

大家以手里治心血管的内关穴为例子,内关穴手中腕横纹上2寸,而从肘纵纹到腕横纹一共是12寸,2寸便是12寸的六分之一处。

又如三阴交穴,在足脚踝上3寸。而从足脚踝到股骨颈正下方(膝关节正下方)一共为13寸。从足脚踝刚开始第一个3/4段,便是三阴交的精确部位。

再如关元穴在脐下3寸,从肚脐到趾骨最高处一共是5寸,5寸的一半再向下一点便是关元穴。

这般渐渐地了解,大家都能把握中医学教你如何找穴道的方法,而变成迅速寻找穴道的生活保健医师了。期待阅读者在学习培训完后能亲自比划比划,也不妄此学呀。

常见针灸穴位简单选穴法

三阴交穴:

1、以手四指闭拢,小拇指下边沿紧贴内踝尖上,无名指上缘所属直线在踝关节边缘的相交点,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孕妈妈禁针,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阴陵泉穴:

1、座位,用大拇指沿小腿肚里侧骨内缘(踝关节里侧)由下往往上拉,至大拇指抵膝盖骨下时,踝关节向前上弯折之凹痕及时本穴。

2、直刺1~2寸,立即灸3壮,悬灸5~十分钟。

血海穴:

1、平卧床边,用劲蹬直腿部,股骨颈前上缘上约二横指处凸起之全身肌肉(股内收肌)的圆心就是本穴。

2、座位,曲膝成九十度角,行医者立身病人正对面,用右手手心指向右股骨颈中间,手掌心伏于膝关节上,其大拇指尖所说处就是本穴。

3、直刺1~1.5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大横穴:

1、仰卧,由两乳房往下作与前正中心线的直线,再由脐中间作一直线,三线之2个相交点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或向脐斜刺1.5~2.5寸,立即灸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手少阴心经

极泉穴:

1、上臂外展开伸,腋下中间有主动脉心搏,其里侧就是本穴。

2、绕开主动脉,向肩髃穴方位刺进0.3~0.5寸,少用艾灸疗法。

少海穴:

1、仰掌屈肘成斜角,肘纵纹头里侧(尺侧)就是本穴。

2、仰掌伸臂,肘稍屈,腕关节纹头里侧与腕关节里侧凸起高骨(肱骨内上髁)间之凹处就是本穴。

3、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没留伤疤);悬灸5~十分钟。

阴郗穴:

1、仰掌屈肘,手掌心小鱼际上角有一凸起圆骨,其边缘往上可触到一条大筋,顺着这一大筋之两侧缘(桡侧)移位一横指,作一标识,再取这一标识与腕横纹联线当中点就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神门穴:

1、仰掌屈肘,手掌心小鱼际上角有一凸起圆骨,其边缘往上可扪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两侧缘(桡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相交点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少府穴:

1、仰掌呈半握紧拳头状,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挤压手心,小拇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5~15分钟。

少冲穴:

1、小拇指手指甲内桡侧缘与下边各自作一垂直线之相交点,就是本穴。

2、点刺流血,针头稍往上斜刺0.一寸,立即灸3~5寸,悬灸5~ 十分钟。

少泽穴:

1、沿手小拇指手指甲底端与尺侧缘导线的相交点就是本穴。

2、斜刺一分,立即灸3~5壮。

后溪穴:

1、伸掌,握紧拳头,第五掌指关节后,有一肌肤皱裂凸起,其顶尖就是本穴。

2、仰掌半握紧拳头,手掌心第二纵纹尺侧端就是本穴。

3、仰掌半握紧拳头,手掌心尺侧,小拇指掌指关节后,即第五掌骨骼边缘凹处,其手掌心面、反面交界线(即赤肥肉际)处就是本穴。

4、直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养老穴:

1、手心先往下伏于橱柜台面,另一手无名指捺在尺骨短头最高处,随后手心对胸,另一手指头遂尺骨短头拖动而摸至骨边沿,所说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天宗穴:

1、垂臂:由肩胛冈外缘圆心至肩骨下角作联线,上1/3与下2/3处就是本穴用,力轻按有显著酸疼感。

2、垂臂,由肩胛冈外缘向锁骨里侧推摸,当抵锁骨里侧缘列入“甲点”,臑俞在与肩贞联线人群中点为“乙点”,甲乙两点联线的圆心就是本穴。

3、斜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秉风穴:

1、先取天宗穴(选穴参照天宗条),由天宗穴直上越过肩胛冈,在肩胛冈上窝当中点就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悬灸10~15分钟。

肩外俞穴:

1、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一个椎骨之横突下就是督脉人陶道穴,由这一穴道向双侧各旁开四横指处,当锁骨里侧缘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肩中俞穴:

1、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向双侧旁开二横指(约2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听宫穴:

1、侧卧,与耳道相平,间距耳郭。选穴时,嘱病人张嘴,耳郭前微下凹处,下颚髁状突后,该点就是本穴。

2、张嘴,直刺1~1.5寸,立即灸3壮。

大抒穴:

1、低下头,由此可见颈后背交汇处椎骨有一高突能够随头颈上下晃动而旋转者就是第七颈椎,其下以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往下推一个椎骨(即陶道穴),旁开两横指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7壮,悬灸10~15分钟。

风门穴:

1、选穴法相近大抒,由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取其外缘为一点,作一直线,由大抒穴作一与后正中心线的直线,两条线的相交点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肺俞穴:

1、由大椎穴(参照大椎穴)往下推三个椎骨即是第三腰椎,从而椎横突下双侧旁开两横指(食、中拇指)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心俞穴:

1、由平双锁骨下角之椎骨(第七腰椎)往往上拉2个椎骨即第五胸椎骨横突下双侧各旁开二横指(食、中拇指)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膈俞穴:

1、正坐或俯卧位,从锁骨下角水准触到第七腰椎,由其胸椎棘突下(即至阳穴)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肝俞穴:

1、姿势如上,由第七腰椎再往下摸2个锥体,即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胆俞穴:

1、由第七腰椎再往下摸三个锥体,即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5壮,悬灸5~15分钟。

脾腧:

1、与肚脐眼中相对性应处即是第二椎间盘(参照命门穴选穴法),由第二椎间盘往上摸三个锥体,即是第十一腰椎,由其横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胃俞穴:

1、与肚脐眼中相对性应处即是第二椎间盘(参照命门穴选穴法),由第二椎间盘往上摸二个锥体,即是第十二腰椎,由其横突下旁开食、中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肾俞穴:

1、先取命门穴(参照该穴选穴法),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二横指(中无名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一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气海俞穴:

1、俯卧位,由第二椎间盘往下摸一个锥体,即第三椎间盘,由其横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大肠俞穴:

1、髂嵴最高处之连线与脊椎之相交点即是第四椎间盘横突下,从而旁开二横指(食、中拇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0.8~1.2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关元俞穴:

1、由大肠俞平第四椎间盘往下一个椎骨即第五椎间盘,从而旁开二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0.8~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小肠俞穴:

1、俯卧位,先摸骶后上棘内缘,其与后背正中心线中间为第一骶后孔,齐平该孔的锥体为第一骶椎,从而旁开二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8~1.2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膀胱俞穴:

1、俯卧位,先触到髂后上棘内缘下,其与后背正中心线中间为第二骶后孔,齐平该孔的锥体为第二骶椎,从而旁开二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8~1.2寸,立即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上髎穴:

1、侧卧,盆骨后边,从髂嵴最高处向内正下方骶角两边循摸一高骨凸起,这里就是髂后上棘,与之齐平,骶骨正中间凸起处是第一骶椎横突,髂后上棘与第二骶椎横突中间,即第二骶后孔,即次髎穴。再取尾椎骨上边之圆形骨即骶角,两骶角中间为骶管裂孔。随后把中拇指按在第二骶椎横突处,小拇指按在骶管裂孔,食、中、無名、小拇指等间距分离,各指顶尖所说处即上、次、中、下髎。

2、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次髎:参考上髎穴。

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中髎:参考上髎穴。

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下髎:参考上髎穴。

直刺1~1.5寸,立即灸8壮,悬灸10~15分钟。

秩边穴:

1、侧卧,脊柱最下方有一高骨就是尾椎骨,从而往上能够触到大豆尺寸的圆骨即骶角,上下各一个,其次外缘联线当中点处有一凹痕,就是腰俞穴。由腰俞穴向两侧水准各旁开四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5~2寸,立即灸3壮,悬灸10~15分钟。

承扶穴:

1、大腿根部上端后面,屁股外缘纵纹中间。

2、直刺1~2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殷门穴:

1、取臀后纵纹圆心及腘纵纹圆心之连线之中间,从而往上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立即灸5~10壮,悬灸10~二十分钟。

委阳穴:

1、侧卧,腘纵纹当中点向两侧旁开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3壮,悬灸10~15分钟。

委中穴:

1、侧卧,微曲膝,腘纵纹正中间,两筋中间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在腘静脉上面刺流血。禁灸。

飞扬穴:

1、取腘纵纹至外踝尖当中点(即承山穴),再往正下方两侧一横指,当小腿肚胫骨边缘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承山穴:

1、腘纵纹中间至外踝尖齐平处联线的圆心就是本穴。

2、站立,足尖碰地,足跟用劲上提,小腿肚后正中间,肌肉紧张而出現“人”字型,“人”字尖下凹处就是本穴。

3、直刺1~2寸,立即炙3~5壮,悬灸10~15分钟。

昆仑穴:

1、外踝尖直线与跟健两侧的相交点,对外开放踝尖与该相交点间的圆心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悬灸10~15分钟。

申脉穴:

1、足外踝尖直下,外踝外缘凹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5壮,悬灸15~二十分钟。

至阴穴:

1、脚小指甲两侧缘线与下 缘线交接点就是本穴。

2、浅刺0.一寸,立即灸3~7壮,悬灸15~二十分钟。

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

1、平卧或俯卧位,五个脚趾曲屈,屈足掌,当脚底手心前边(约脚底中心线前1/3处)正中间之凹处就是本穴。

2、直刺3~五分,艾炙3~5壮,悬灸5~15分钟。

太溪穴:

1、由足内踝尖往后面送到凹痕更换(大概当内踝尖与跟健间当中点)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15分钟。

照海穴:

1、座位,由内踝尖往下推,至其外缘凹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5壮,悬灸10~15分钟。

复溜穴:

1、足内踝尖与跟健连线圆心(即太溪穴),由该穴上两横指就是本穴。

2、直刺0.5~1.2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阴谷穴:

1、座位,曲膝成九十度角,膝内高骨(踝关节里侧髁)边缘,腘窝纵纹里侧端两根筋(半膜肌腱、半腱肌腱)中间,就是本穴。

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没留伤疤),悬灸5~十分钟。

郄门穴:

1、仰掌微屈腕,在掌后第一纵纹上由此可见两根大筋,取上臂(掌侧边)圆心(肘纵纹与腕横纹当中点),再往下一横指,当在这里两筋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大陵穴:

1、仰掌,微屈肘关节,在掌后第一纵纹上,当所出現两筋中间就是本穴。

2、直刺3~五分,悬灸5~七分钟,少用立即灸。

劳宫穴:

1、半握紧拳头,食、中、無名及小拇指四指挤压手心,之中指与左手无名指两指尖就是本穴。

2、直刺3~五分,一般不灸。

中冲穴:

1、手上手指指顶尖中间,间距手指甲约一分处(一粒米尺寸)就是本穴。

2、浅刺1~2分,或点刺流血,一般施于艾灸疗法。

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穴:

1、握紧拳头俯掌,在手臂第四、五掌骨骼中间掌指关节后才凹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5~15分钟。

阳池穴:

1、肘关节反面,由第四骨掌往上到肘关节纵纹处有一凹处(即手腕正中间大筋的尺侧)或简易地说成腕背纵纹圆心就是本穴。

2、直刺3~五分,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外关穴:

1、立掌腕背纵纹圆心直上两横指,上臂两骨骼中间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支沟穴:

1、掌背腕横纹圆心上四横指,上臂两筋中间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肩髎穴:

1、用劲握紧拳头,屈肘,肘尖往前上,用劲时三角肌凸起,之后外缘沟痕中,当肩峰直下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翳风穴:

1、将耳朵垂向后捺,耳朵垂的边沿就是本穴。

2、头侧面一边,令头颈颈部肌肉凸起,该全身肌肉前、耳朵垂后凹痕中就是本穴。

3、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角孙穴:

1、平耳朵尖,直上入发际线处。

2、平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耳门穴:

1、耳郭上切迹以前方与下颚髁状突稍上边之凹处,张嘴用手指掐切时有一凹痕,闭口粉刺时穴道关掉,该点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悬灸5~十分钟。

丝竹空穴:

1、眼眉外缘,略力眼眉处就是本穴。

2、向后沿皮刺0.3~0.5寸,不适合灸。

肩井穴:

1、行医者以掌后第一纵纹轻按在患者的肩胛冈外缘,大拇指按在大椎穴上,其他四指闭拢轻按肩膀,无名指挨近头颈,之中指弯折时,中手指尖所说处就是本穴。

2、大椎穴与肩峰最高处联线当中点就是本穴。

3、直刺0.5~0.8寸,不能深刺,以防损害内脏器官。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日月穴:

1、仰卧,由乳房直下,与肋弓上缘之相交点,即当第七、八肋骨中间处就是本穴。

2、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能深刺,以防损害内脏器官,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京门穴:

1、侧卧,先寻找第一椎间盘横突下,从而作一直线向胁、腹腔拓宽,取其与腋中线之相交点,这一相交点与第一椎间盘横突下两点之间联线以外1/3与内2/3(内指贴近正中心线处,外指两边杜绝前后左右正中心线处)的相交点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悬灸5~十分钟。

带脉穴:

1、腋中线上,与根据脐中的直线相交叉式,交接点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立即灸5壮,悬灸10~15分钟。

环跳穴:

1、侧卧,下边的腿挺直,以大拇指骨节纵纹,按在大转子头顶,大拇指偏向脊椎,当大拇指尖所说处就是本穴。

2、姿势跟上面一样,左手大拇指屈成九十度,无名指挺直,其他手指头曲屈,以左手大拇指骨节抵患者尾椎骨下,无名指偏向大转子最高处,无名指手指尖所抵达处就是本穴(图96)。

3、直刺2~3寸,立即灸3~5壮。

风市:1、站立,肩下水准,双手松驰,大腿内侧正中间网上,之中指顶尖放眼望去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膝阳关穴:

1、站立位,由腓骨小头外缘往上量四横指,当在股骨头后大筋(股二头肌腱)前处就是本穴。

2、座位,曲膝成九十度,膝上两侧凸起之高骨即股骨头外上髁的上边凹处,当股骨头后,大筋前处就是本穴。

3、直刺1~1.5寸,不适合灸。

阳陵泉穴:

1、座位,曲膝成九十度,膝盖骨外正下方,腓骨小头外缘与外缘交接处有一凹痕,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7壮,悬灸5~15分钟。

光明穴:

1、从腘纵纹与外踝尖连线(16寸)分为四等份,自下1/4往上量一横指(即外踝尖直上5寸)当胫骨外缘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悬钟穴:

1、由外踝尖直上量四横指,当胫骨外缘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7壮,悬灸5~15分钟。

侠溪穴:

1、足后背,当第四、五脚趾缝纹端赤肥肉际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3壮,悬灸5~十分钟。

章门穴:

1、由腋盟军向下循摸肋弓下之第一分散肋以前外缘处就是本穴。

2、由脐上二横指,胸部旁外二横指各作一直线及等分线之相交点就是本穴。

3、站立,手臂紧靠胸阔侧边,屈肘,手指头轻按同方向缺盆处,肘尖所说处就是本穴。

4、直刺0.3~一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期门穴:

1、男士能任取姿势,女士即取平卧,乳房直下,向下数二根骨筋处就是本穴(即第六、七两肋空隙)。

2、斜刺0.5寸,立即灸3~5壮或悬灸5~十分钟。

任脉

会阴穴:

1、仰卧,取肛门口内缘与阴襄根处(女士取大阴唇外缘连接 处)当中点。

2、直刺0.5~一寸,针前应嘱病人排上厕所,孕妈妈谨慎使用本穴。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

中极穴:

1、平卧,前正中心线增加至下腹之耻骨联合处,由坐骨结节上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针前嘱病人大便,孕妈妈谨慎使用。艾炷灸7~9壮,艾灸方法二十分钟。

关元穴:

1、脐省直下四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10~1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气海穴:

1、肚脐眼下方两横指(约1.5寸)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10~1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神厥:

1、肚脐眼中间就是本穴。

2、禁针,宜隔盐灸10~20壮或悬灸10~二十分钟。

水分穴:

1、肚脐眼直上一横指(约一寸)处就是本穴。

2、孕妈妈谨慎使用扎针。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下脘穴:

1、肚脐眼中间直上两横指(食、中两横指)约二寸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1.5寸。孕妈妈禁针。过饱后不适合深刺。立即灸10~1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中脘穴:

1、脐中间与肩胛骨体外缘二点之中间(脐上四寸)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孕妈妈禁针,过饱后不适合深刺。立即灸10~1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上脘穴:

1、由肩胛骨体外缘向下四横指(肩胛骨体外缘3寸)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1.5寸,孕妈妈禁(慎)针。狂意后不适合深刺。立即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巨阙穴:

1、由肩胛骨体外缘向下二横指(约2寸)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不能深刺;以防伤内脏器官。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鸠尾穴:

1、由肩胛骨体外缘往下一横指处就是本穴(图118)。

2、斜刺0.5~0.8寸,不能深刺,刺本穴时嘱病人双手抱头平躺。立即灸5~7壮,悬灸5~十分钟。

膻中穴:

1、两乳房中间圆心。(若女士两乳头下垂则由颈部向下摸四肋骨处之胸骨柄中间就是本穴。

2、平刺0.3~0.5寸,立即灸5~7壮,悬灸5~十分钟。

天突穴:

1、仰靠座位,肩胛骨上方凹痕中。

2、先直刺过皮(约0.2寸),随后沿胸骨柄后方位下刺0.5~一寸,需严苛把握扎针的中视角和深层。立即灸3壮,悬灸十分钟。

廉泉穴:

1、医师把大拇指手关节纵纹放到患者下颌圆心,大拇指尖正偏向喉节部,当大拇指尖抵达之处就是本穴。

2、针头向舌头方位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或悬灸十分钟。

承浆穴:

1、正坐抬着头位,微张嘴,由此可见颏唇沟较显著,嘴唇正下方正中间之凹痕就是本穴。

2、斜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督脉

长强穴:

1、侧卧,屁股刮起,尾椎骨尖与肛门口的中间就是本穴。

2、针头靠尾椎骨前边往上斜刺0.5~一寸,勿直刺,以防伤十二指肠。立即灸3壮,悬灸五分钟。

腰阳关穴:

1、侧卧,先摸及两大腿骨最高处,平这两个最高处的脊柱即第四椎间盘其棘下凹处就是本穴。

2、针头稍斜往上刺0.5~0.8寸;立即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命门穴:

1、站立,由肚脐眼中作线围绕人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心线之相交点就是本穴。

2、斜刺0.5~一寸;立即灸5~10壮,悬灸10~二十分钟。

至阳穴:

1、侧卧垂臂,平两锁骨的下方直线的脊柱为第七腰椎,其横突下凹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一寸;立即灸3壮;悬灸五分钟。

大椎穴:

1、座位低下头,项后上后背脊椎最上边凸起之椎骨(第七颈椎),其外缘凹处就是本穴。特性是凸起椎骨拿手按着时要觉得到随头颈上下摆头而主题活动者就是第七颈椎。

2、往上斜刺0.5~一寸,有酸、麻胀感往下或向两侧外扩散应该马上退针。立即灸5~10壮,悬灸10~二十分钟。

哑门穴:

1、座位,头电脑前,后发际线中间往上五分(大概一个小拇指横指尺寸)处就是本穴。

2、直刺或针头往下斜刺0.5~0.8寸,深刺易伤延髓,故不适合往上斜刺,不适合行技巧;禁灸。

风府穴:

1、座位,头电脑前,后发际线中间直上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或往下斜刺0.5~0.8寸,禁深刺。以防刺进丘脑延髓及延髓,并禁止捣刺。不适合艾炙。

百会穴:

1、将两耳轮往前折起来,由2个耳朵尖联线超越头上与头顶部前后左右正中心线之相交点就是本穴。

2、沿皮刺0.5~一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上星穴:

1、前发际线中间直上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平刺0.5~0.8寸,或点刺流血,少用艾灸疗法。

神庭穴:

1、座位,目侧视,取开播与前发际线圆心处就是本穴。

2、平刺0.3~0.5寸或点刺流血,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素髎穴:

1、鼻部顶尖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或点刺流血,禁灸。

水沟穴:

1、把人群中沟平分为三等分,上1/3与下2/3之相交点处就是本穴。

2、往上斜刺0.2~0.3寸。

龈交穴:

1、座位或仰卧,拿手提到上嘴唇,在口腔前庭,上唇系带跟门牙缝稍上移形位置处就是本穴。

2、独取本穴点刺流血治颠狂及酒渣鼻。往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流血,禁灸。

耳上穴:

1、由耳朵尖(选穴法见后)直上三横指处就是本穴。

2、向后平刺0.3~0.5寸,立即灸5壮。

耳尖穴:

1、将耳轮往前折起来,其上方就是本穴。

2、点刺流血数滴;无需艾灸疗法。

鼻通(上迎香穴):

1、座位或仰靠位,法令纹上方终点站处就是本穴。

2、向内上边平刺0.3~0.5寸。

止喘穴:

1、鼻中隔软骨圆心就是本穴。

2、平气清咽,主冶急性支气管炎。

翳明穴:

1、正座位,耳背高骨(乳突)外缘,当颈向另一侧转动时凸起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牵正穴:

1、座位或侧卧,耳朵垂前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斜刺0.5~一寸,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

安眠穴:

1、侧卧,先取耳朵垂后下凹处(即翳风穴),再取项部大筋两侧缘平耳朵垂尖处(即风池穴),这两个方面连线当中点就是本穴。

2、直刺0.8~1.2寸,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

夹承浆穴:

1、座位或仰卧,脸部嘴唇正下方凹痕圆心处(承浆穴),两边各旁开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平刺0.5~一寸。

百劳穴:

1、大椎穴旁外一横指,直上二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立即灸5~10壮,悬灸10~二十分钟。

新设穴:

1、座位,头略松驰,后发际线下一横指,项部突起大筋(三角肌)外沿处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

金津、玉液穴:

1、舌往上反卷,左右牙门夹到嘴巴,舌下面的(静脉血管)青筋暴起圆心上,左边为金津,右边为玉液。

2、点刺流血。主冶舌肿、口疮溃疡、喉闭、反胃。

2、躯干部

胃上穴:

1、仰卧,脐上两横指(下脘穴)旁开四横指就是本穴。

2、平刺1.5~2寸,立即灸5~7壮或是悬灸10~15分钟。主冶胃下垂,肚胀。

腹四穴穴:

1、以病人中拇指同身寸为规范,以患者肚脐眼为管理中心,其上、下、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就是本穴,现有四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

三角灸穴:

1、以病患合口时语气厚径长短为一基本要素,以三个企业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肚脐眼中间为等边三角形的端点,前正中心线为等边三角形的底部等分线,等边三角形的脐下二角就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立即灸3~7壮,悬灸15~二十分钟。

子宫穴穴:

1、坐骨结节上缘圆心往上一横指(中极穴),旁外四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1.5寸,立即灸5~7壮,悬灸10~15分钟。主冶子宫下垂及相关病症。

定喘穴:

1、以拇指手关节纵纹圆心压在大椎穴上,其两边纹头边沿所属处就是本穴(即大椎穴各旁开五分)。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5壮,悬灸10~15分钟。善止咳平喘,主冶哮喘病。

喘气穴:

1、座位,两肩骨尖联线当中点(即至阳穴)各旁开两横指处就是本穴。

2、针直刺0.3~0.5寸,立即灸5壮或悬灸十分钟。善治喘气病症。

癫痫病穴:

1、座位或侧卧,由两肩骨尖联线与脊椎之相交点往下推2个椎骨之最高处处就是本穴。

2、立即灸7壮或悬灸15分钟。

四花穴:

1、俯卧位,先取两肩骨尖联线与后正中心线之相交点(至阳穴),再往下推三个椎骨,其下凹处为一点;由这两个方面先各取两边旁外四横指处,再各取在其中点(1.5寸),前后左右这四个点(亦即膈俞、胆俞两穴)就是本穴。

< p>2、宜用艾灸疗法,立即灸5~7壮,悬灸二十分钟。

痞根穴:

1、俯卧位,先取命门穴,由之往往上拉一个椎骨,即第一椎间盘,再向外量四横指许就是本穴。

2、立即0.8~一寸,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主冶气轮堵塞而致之不舒撑胀。

精宫穴:

1、先取命门穴,由命门穴向两边旁开四横指就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立即灸3~7壮,直刺10~二十分钟。

腰奇穴:

1、侧卧,尾椎骨顶尖直上两横指处就是本穴。

2、往上平刺2~3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对医治癫痫有神效。

十七椎下穴:

1、侧卧,当盆骨最宽点(骼实性结节)的连线与脊柱正中心线相交线处,该椎骨横突下凹处(即第五椎间盘正下方)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10壮,悬灸二十分钟。本穴所属为第十七椎横突下凹痕中。

夹脊穴:

1、第一腰椎至第五椎间盘各椎骨旁开五分处就是本穴。

2、向外斜刺0.5~一寸,立即灸5壮,立即灸5壮,悬灸十分钟。

3、四肢部

二白穴:

1、手上臂屈侧,腕横纹上5寸,桡侧腕屈肌腱两边各一穴,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腰痛穴穴:

1、手掌心背屈,在掌后第一纵纹处可摸及一条大筋,其左右两个缘向手掌心背处移一横指,其两边相对点就是本穴。

2、斜向掌上刺0.5~0.8寸,嘱病人作腹部主题活动三十分钟。为医治急性腰扭伤之工作经验穴。

腰椎压迫神经穴:

1、手臂第四指掌指关节两侧缘(尺侧缘)处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同,立即灸3~5壮,悬灸5~十分钟。本穴善治坐骨神经疼。

中泉穴:

1、俯掌,手掌心背屈,肘关节处由此可见一大筋(指总伸筋腱),其里侧(桡侧)凹痕中就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立即灸3~5壮,悬灸10~15分钟。本穴坐落于手臂腕凹处。

八邪穴:

1、握紧拳头俯掌,掌背手指头分岔处赤肥肉际处就是本穴,上下各四穴,共八穴。

2、斜刺0.5~一寸,或点刺流血。

商白穴:

1、俯掌,两大拇指里侧(桡侧)及两脚趾里侧甲根角处就是本穴。

2、浅刺0.1~0.2寸或点刺流血,悬灸十分钟,立即灸3~5壮。主冶:痫证。

落枕穴:

1、握紧拳头俯掌,掌背第二、三骨掌中间,自高突骨(掌指关节)后五分处。

2、直刺0.5~0.8寸。本穴善治颈肌痉挛(即落枕了)。

十宣穴:

1、正坐或仰卧,双手十指顶尖中间,距手指甲约横着一粒米处(一分),就是本穴。

2、点刺流血或浅刺0.1~0.2寸。穴居十指顶尖,宣散功效大。

四缝穴:

1、座位或仰卧,伸出手仰掌,手第二、三、四、五指之第一、二小手指交叉处纵纹圆心就是本穴。

2、用粗针或三棱针浅刺流血或挤压少量红褐色全透明黏液。

健膝穴:

1、曲膝垂足,股骨颈上缘圆心直上大腿根部前边四横指就是本穴。

2、直刺或往上斜刺2~3寸,立即灸5壮,悬灸10~二十分钟。本穴有健膝之功。

百虫窝穴:

1、平卧,取股骨颈前上缘上四横批处,就是本穴。

2、直刺1~2寸。主冶寻麻疹、皮肤湿疹等发痒不堪似百虫往上爬于身之疾。

鹤顶穴:

1、曲膝成九十度角,股骨颈上缘正中间就是本穴。

2、直刺0.5~一寸,宜温针,悬灸10~二十分钟。

膝眼穴:

1、座位曲膝成九十度角或仰卧曲膝成120度,股骨颈外缘髌韧带之两边就是本穴。里侧为内膝眼,两侧为外膝眼(足阳明胃经的犊鼻)。

2、向膝中斜刺0.5~一寸,或透刺;立即灸5壮,悬灸10~二十分钟。

胆囊穴:

1、曲膝成九十度角,腓骨小头前正下方凹处(阳陵泉穴)往下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2、直刺1.5~2寸。本穴主冶胆管病症。

裴教师:18689473508

微信号码:a18689473508

1.《常见针灸穴位简单选穴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常见针灸穴位简单选穴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0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