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主题为“薪火相传,助力国防”火炸药理论与技术学术交流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西直门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联合主办。会议隆重发布《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旨在推动火炸药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火炸药理论与技术在我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播和应用,扩大丛书影响力。

26日上午9点30分,会议在西直门宾馆东会议楼一层会议厅开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张维民,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马殿荣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国防工业出版社社长郝刚代表出版社致欢迎词,中北大学副校长李东光代表作者单位致辞,王泽山院士代表丛书学术指导委员会讲话。

国防工业出版社社长郝刚致辞

中北大学副校长李东光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致辞

会上举行了《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发布仪式,由丛书编委会主任肖忠良教授和国防工业出版社郝刚社长共同进行新书发布。

新书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就火炸药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学术交流。

随着武器、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进步,火炸药作为特殊能源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和战略能(资)源之一。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火炸药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国家、对民族具有里程碑意义, 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

国防工业出版社与国内火炸药领域知名专家共同打造的《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已于2020年9月公开出版发行,该丛书于2016年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于2018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丛书共10个分册,450万字,是国内在火炸药领域首次按知识体系组织策划的高水平学术专著。丛书从火炸药的基础理论引入,在制造工艺和特种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内容涵盖了火炸药物理化学性能、含能化合物合成、含能黏合剂化学与工艺、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特种效应与应用、成型加工工艺、应用技术、安全技术等各个领域。丛书对火炸药知识体系进行了新的构建,使其更具有知识新颖性、技术先进性、体系完整性和发展可持续性,是对国内火炸药新理论新技术的积淀、传承与推广。

会上,与会专家对丛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们提到,近年来,国家对火炸药行业予以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许多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技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我国科技发展提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此套丛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其正是我国在火炸药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成果。此套图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火炸药理论体系建设、火炸药人才培养以及火炸药技术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专家还指出,当今火炸药领域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里更需要传承与创新、智慧与汗水、决心与勇气。希望火炸药技术发展在与会学者及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更上一层楼。

《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的出版对火炸药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推动我国火炸药学术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并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明传承中再次闪耀与灿烂。

作者:纪亚琪 邢剑飞

1.《火炸药理论与技术学术交流暨新书发布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火炸药理论与技术学术交流暨新书发布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5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