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56岁的刘家军历时4个月,完成一幅长百米的千虾图。刘家军从小热爱绘画,没钱买颜料就用锅底灰、青小麦等做颜料...做水产生意后,也不忘潜心观摩各种虾。如今,刘家军在村里办了兴趣班,想带领更多孩子学国画。

普普通通的一张蜡纸,几块钱一把的塑料剪刀,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夜郎谷肖像剪影手艺人李源海手中,变成了“神器”。他仔细端详游客侧脸,谈笑间,剪刀上下飞舞,短短几分钟,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剪影就完美呈现出来。

李源海是福建人,十余年前,他跟随妻子来到贵州生活。“我从小跟爷爷奶奶学剪纸,这是打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在家里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李源海学习到传统的剪纸技艺。

“我之前分配在单位,后来下海去深圳搞设计,做雕塑,还当过老师。”丰富多样的职业类型,为李源海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经过系统教学的他,并不完全认同传统的剪影理念,他将自己几十年的所学和生活体验,融入到剪影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李源海介绍到,传统的肖像剪影,对人物情绪的体现较为明显,喜、怒、哀、乐都以略显夸张的方式展现,这就使得形象风格更偏向卡通。而他将传统的剪纸技艺,同西方美术的素描等手法相结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同时更具现代美感,形成了一门既有传统又有创新的新型艺术。

谈到为什么几经辗转,依然选择肖像剪影这一工作,李源海直言不讳。

“剪纸一直是我的爱好,以前做过很多工作,也坚持剪了四十几年,有一天,我突然在想,为什么不能剪纸当作一份职业呢?”

萌生了这一想法的李源海,跟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也很支持他坚持自己的爱好,两人说干就干,很快支起了小摊。

一开始摆摊的时候,生意并不太好,李源海尝试过为身边的朋友剪肖像,摆在摊上。精致的肖像剪影很快吸引了游客驻足,人们在体验之后,自发为李源海宣传,回头客越来越多,他的小摊很快成了夜郎谷里的网红景点。

除了当场为游客剪影,李源海还开拓了网上邮递的业务新领域。“客人通过微信把照片发过来,我就根据照片剪影,把作品发给客人看,对方觉得满意之后,装进相框,寄给他。”

将爱好发展成职业的李源海,在不摆摊的时候,就会在家钻研剪影艺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薪火相传 不断传承剪影文化

回忆起刚摆摊的经历,李源海感叹满满。

“因为大家对剪影不熟悉,所以最开始摆摊,还有人问我是不是理发的,我只能告诉他们,我还没学会理发的手艺。”李源海告诉记者。

由于,近些年国家对剪纸等民间艺术的传承,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现在再也不会出现路边摆摊无人识的情况了。

“你们这个是不是剪影画哦?”李源海话音未落,便有一位老大爷驻足问到,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大爷便端坐在椅子上,等着李师傅为他剪肖像。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大爷姓金,上次剪影还是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多年没有看到了,今天来夜郎谷旅游,看到剪影肖像,便忍不住想拉着老伴剪一个,带回家做纪念。

金大爷摸着自己头上的白发,感叹到,自己上次在小摊上的剪影画,还是满头黑发,现在头发都已经白了!“我要把这个剪影带回家,放在以前的剪影旁边。”

正如李师傅所说,肖像剪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一门手艺,它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值得被人们传承下去。

“我女儿现在正在学肖像剪影,我们会一直把它传承下去,也会把这份生活的美好传承下去。”

1.《“没学过 就是喜欢” 卖虾大叔画百米千虾图 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没学过 就是喜欢” 卖虾大叔画百米千虾图 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8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