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步枪的发展史,介绍中国单兵武器系列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武器又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枪作为轻武器骨干,其装备的广泛性、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发展兵器工业,改造和新建了兵工厂,建立了兵器工业基础设施;设置兵器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设置了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使我国步枪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至今,我国已经有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8毫米枪族,表明我国步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步枪发展5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型号丰富的步枪序列,下面小编一一介绍:

53式步骑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仅仅枪械装备的种类就几十种,制式化非常迫切。但由于当时兵工政策失误没有做到这一点。到朝鲜战争爆发时,才发现参战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每个军光步枪就将近十种,于是在部队入朝前后,紧急跟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除了进口苏联轻武器,这时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联正在把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就把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在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其价格约为进口苏联枪支的一

56式自动步枪

56式自动步枪的原型是AK-47/AKM。AK-47的机匣为实心钢制,而后来的AKM采用冲压金属机匣,中国的枪型全部称为56式。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是为56式枪族。

63式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的整体结构是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的。其弹道性能、不可拆卸刺刀、木质长枪托、瞄准装置等均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类似。为了实现单、连发射击,并提高点射精度,保证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动作可靠性和射击寿命,对其主要结构重新进行了研制。

81式自动步枪

81式枪族是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

86式自动步枪

86式是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于1980年代开发的试验型犊牛式突击步枪,该枪的部份设计是源自苏联的AKM,而且部份零件也能够与标准的AK系列步枪互换。据说此枪被开发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犊牛式武器的长处与短处,以为后来列装军队的95式自动步枪打好基础。

95式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95式自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在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时作为驻港部队的制式武器之一第一次公开露面。

03式自动步枪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三种小口径步枪。发射国产的5.8 x 42毫米步枪弹。在2003年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测试,并在2006年装备,主要用户为解放军及武警边防部队。

87式自动步枪

87式5.8mm自动步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它与87式5.8mm班用机枪、87式5.8mm普通弹统称为87式5.8mm班用枪族武器系统。于1987年设计定型,故称87式。

95式自动步枪

95式自动步枪简称95式。95式自动步枪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研制的突击步枪,主设计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属于95式枪族一部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

1.《中国枪械大全介绍 中国步枪的发展史,介绍中国单兵武器系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枪械大全介绍 中国步枪的发展史,介绍中国单兵武器系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