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病来啦!”

这话大概不如“大灰狼来啦!”

对孩子更有威慑力,

可虽然您知道如何对付大灰狼,

但您知道如何对付猩红热吗?

今天

就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儿科医生邱晓,

为大家讲解“猩红热”。

又是一年冬春季流行病的高发期——诺如病毒、手足口、水痘、流感、猩红热......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其中,猩红热以它特有的猩红皮疹,让家长和孩子们望而生畏!

为什么猩红热这样红?

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

猩红热的猩红皮疹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的临床特征?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

猩红热的发病特性?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什么是猩红皮疹?

猩红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分泌一种叫红疹毒素引起的。

猩红皮疹的发病特性?

时间

常自起病第24~72小时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

顺序

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症状特点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因其皮疹颜色鲜红如血,又伴反复发热,故得名“猩红热”!

每年的冬春之交,天气温暖潮湿,细菌滋生,易于传播,加上小朋友们不注意个人卫生,常常会引起猩红热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一旦感染致病,既要隔离一周以上,又有引起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所以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让广大的家长谈虎色变。

我们了解猩红热的发病机理后,

知道这种病是可防可治的。

猩红热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西医治疗

01

青霉素2.5 万至5 万U/kg/d,分两次肌注,7~10天。

02

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40—50mg/kg/d,分4 次口服,7~10天。有脓毒并发症者,抗菌素应用至病灶治愈为止。

03

一般隔离7天,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并发症痊愈,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饮食,大儿童用温盐水含漱,每天数次,病后2—3周查尿常规,注意肾损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辨证治疗

01

邪侵肺卫(前驱期),短者3~4小时,长者24~36小时。

主证:

发热骤起,头痛畏寒,灼热无汗,咽喉疼痛,吞咽不利,皮肤潮红,可见隐约细小红点,状如锦纹,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清热利咽。

方药:

银翘散加减或解肌透痧汤。

02

邪入气营(出疹期),约3~7 天。

主证:

壮热、体温39℃~40℃,烦躁,口渴引饮咽喉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并有白色渗出物。皮疹猩红色弥漫,压之褪色,大便干、小便黄,口周苍白圈,舌绛起刺,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清气凉营。

方药:

清瘟败毒饮合黄连解毒汤。

03

肺胃阴伤(疹后伤阴、脱屑期)。

主证:

热渐退,咽痛已减,唇干,倦怠,细屑状脱皮,先见于面部和颈部,渐及胸背、四肢。皮疹多的可见大片脱落,尤以手足心底为明显。根据指尖与甲边脱屑可追溯猩红热的诊断。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生津。

方药:

沙参麦冬汤合增液汤。

总之,

防治猩红热,

光靠药物治疗和增强抵抗力还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远离传染源,

做好个人及家庭卫生的保洁工作。

指导专家

邱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专家擅长

小儿热带传染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热带传染性疾病及儿童肿瘤等,对小儿出疹性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安排

周一上午、下午,周二上午、下午,周三上午、下午,周四上午,周日上午、下午、夜诊。

出诊地点

广中医深圳医院门诊部一楼B105

— END —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 邱晓

编辑:养生深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1.《好可怜,孩子身上长满红疹!猩红热高发,爸妈要当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好可怜,孩子身上长满红疹!猩红热高发,爸妈要当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