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聚焦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学好习主席强军思想,严格鉴定把关,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打造最好的枪”。新年伊始,陆军某基地高级工程师、军中“女枪王”黄雪鹰聆听习主席训令后深有感触地说。

瞄准强军正方向。

武器装备关乎战争胜负和将士生死。黄雪鹰多次表态:作为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的把关者,一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试验为战、鉴定保战,确保试验的每一台装备、鉴定的每一件武器都好用管用耐用实用,决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1968年,黄雪鹰出生在一个军工家庭。父亲是共和国军工战线的第一批工作者,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这位蒙古族老军工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军工事业。父亲对军工事业的无限挚爱,在幼年的黄雪鹰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1岁那年她走出校门,揣着梦想走进科尔沁草原深处,95式自动步枪成为她担任试验主持人的第一个试验鉴定项目。

不畏艰辛以身试枪。

为完成试验任务,黄雪鹰与战友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优化方案、查阅资料,想方设法排除和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顺利完成95枪族鉴定试验任务,如期交付到1997年驻港部队官兵手中。如今,95步枪已跻身世界十大名枪之列,并摘取了威力最大、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可靠性最高4项桂冠。

汗水灌溉出好枪。

手把手教,一点点讲。

靶场连着战场,为强军打造最好的枪,就要对战士的生命负责,高标准从严把关。在某型手枪可靠性试验中,前5次试验都很平稳顺利,第6个试验循环却突然走火,黄雪鹰果断叫停试验。与黄雪鹰父母年龄相近的厂方负责人把她拽到一边,恳切地说:“小黄,这次走火只是个小意外,你就松松手吧!”她直言道,我也是在兵工厂长大的,知道研制一个产品有多么的不容易。但如果我稍微分了心、抖了手,就是拿前方将士的生命开玩笑。对此,她与厂方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原因,经过3个昼夜的奋战攻关,终于彻底排除了这一故障,使枪械顺利通过设计定型试验。她的同事这样评价:“黄雪鹰是铁面无情的考官,试验过程不允许半点儿的侥幸和牵强。”

试验鉴定一丝不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黄雪鹰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瞄准科技前沿,不懈创新攻关。一次,她接到某新型枪械定型任务后,多次到研制单位和生产厂家了解产品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研制情况。通过一点一滴积累,先后对试验方案作了7次调整,完成了枪械、枪弹、测试等30余项试验项目。由于在试验方案、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仅试验周期缩短了整整两个月,还填补了国内该试验领域的空白。据悉,她先后填补国家轻武器和特种武器试验技术领域空白10余项,攻克水下手枪跌落发火故障等技术难题50余个,提出命中、穿甲、致伤一体的枪械有效射程等技术创新近20项,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和部队战斗力生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誓为强军造好枪。

每当看到将士们手握她和战友们试验鉴定的钢枪走过天安门广场、朱日和沙场接受习主席检阅时,黄雪鹰总会激动不已。她说:“能够连任全国政协委员,是习主席对一线技术干部的关心厚爱。轻武器在我心头有千钧重,为战友们打造好用、顶用、管用、耐用的枪是我莫大的光荣,我一定继续为强军打造最好的枪。”

1.《黄雪鹰 军中“女枪王”黄雪鹰:誓为强军造好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雪鹰 军中“女枪王”黄雪鹰:誓为强军造好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