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军事第二期

:只是香港导演的臆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光亭

编注:未上映前就因为宣传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香港籍导演彭顺之前的微博又被人翻出来,他在微博里写道:“拜托那些所谓军事专家们,不要再沉醉于电影内出现的什么飞机型号,什么子弹数字,去硏究什么战士们的走动姿态是应该走三三制,我们要知道,我们团队拍摄这部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最重要是表达当年奋不顾身为国家的战士们的一份情,我们要知道,任何一部电影,什么型号的飞机坦克,是不会感动你和我的!”

彭顺微博截图

但遗憾的是,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史实不准便基石不牢,感动也成了无根之萍,拍战争片,一定要做好基本功。

下面就是一位资深军事研究者眼中的。

影片还未上映宣传片就已经火了一把,当然会对影片很是期待,但是看完影片之后,作为军迷却感觉很是失望,还原历史这样的大题目就不用提了,就连志愿军的武器、战术等细节都没有真实的再现,看来光靠主题思想的正能量是拍不出真正的战争大片。

图1:影片海报

军列遭空袭:太多的不可能

影片一开始就是男女主人公所在的部队搭乘火车开赴朝鲜,刘烨饰演的男一号眼红友军的大炮,居然会让杨祐宁饰演的男二号小神仙去偷其他部队的装备,结果被车站人员发现,最后来了一出飞身跳火车的好戏。志愿军就这么没有组织性纪律性?

军列进入朝鲜,突然就遭到了美军飞机的空袭——隐隐有点中苏军增援部队在德军飞机空袭下强渡伏尔加河的影子,只是远没有中所展现的那样紧张和惨烈。于是火车就停在了两座山头之间的大桥上,还没看到火车头被打坏,怎么就停在目标如此显眼的地方,想给美军飞机当活靶子打吗?美军飞机的攻击也是让人看不懂,居然是从和火车成90度垂直方向攻击,这样一次攻击只能打击火车的一个点,而飞机打火车通常是和火车方向平行进行攻击,这样一次攻击就能从火车一头一直扫射到火车另一头,难道这次来的美军飞行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菜鸟”?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对志愿军后方交通线的空袭是相当猛烈的,桥梁则是空袭的重中之重,志愿军为数不多的高射炮也通常部署在桥梁等重点目标进行保护,但影片中却根本没看到志愿军的高射炮,要是这样的话,这座桥梁早就给美军炸掉了,怎么还会留到现在,难道这是美军故意留着这座桥等火车通过时再来空袭?

图2:志愿军通常都会部署高射炮保护桥梁安全

接着火车上的志愿军迅速下车疏散,这倒是遭到空袭后的正确反应。但是再接下来的桥段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下车的志愿军居然遭到了隐蔽在附近山头上的美军机枪扫射!要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对志愿军后方交通线的空袭是司空见惯的,一般最安全的大后方是铁路运输,靠近前线就改用公路运输,到了火线就只能靠人力运输员肩扛手提。而美军居然能够渗透到志愿军比较安全的大后方,这也太能编了吧。当然最后志愿军以前赴后继的英勇冲锋消灭了美军,难道这开场的第一战就只是为了用漫山遍野的伤亡来证实男一号的一句评价:“美军可不是这么好打的。”——大意如此,原谅我已经被这画面石化了,没能准确记下这句如此重要的台词。

五义亭阻击:打仗简直像儿戏

刘烨饰演的角色是九连连长孙北川,九连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在五义亭坚决阻击美军。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常见的作战样式,最能体现志愿军英勇顽强的精神,最可爱的人这个光荣的称号也是著名作家魏巍在介绍松骨峰阻击战的通讯中第一次提出的。我不由满怀期望等待这场激战。

九连赶到五义亭,孙北川还在看地形,突然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原来是美军一支由1辆坦克、1辆吉普和几辆卡车组乘的车队开过来了。孙北川立即命令2排3排穿过公路抢占对面山头,在美军眼皮底下穿过公路,难道真以为美军都是瞎子?

九连迅速占领公路两侧山头,布下埋伏圈,等美军车队进入埋伏圈后开火,但美军坦克凭借厚实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于是意料之中的场景出现了,一名志愿军战士抱着炸药包忍着伤痛爬到坦克旁,拉响炸药包和坦克同归于尽。可是马上美军又有三四辆坦克开上来,猛烈的炮火使志愿军伤亡惨重,孙北川只好下令撤退——难道几辆坦克就能让志愿军放弃任务撤退了?当然不是,撤下阵地后不久孙北川又决心继续战斗,只是改变了战术,用炸药炸塌公路旁的山头堵住公路,由黄立忠饰演的老爹,九连的爆炸专家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一任务。老爹背着五公斤和十公斤炸药各一组,艰难地爬上了山头,然后和干儿子杨祐宁饰演的男二号小神仙一面谈笑一面布置炸药,当然美军坦克也是会相当配合,肯定是要等到炸药布置好才会到达。

图3:黄立忠饰演的老爹背着炸药包艰难地爬上山头

于是一声巨响,山头上的石块如同狮子座流星雨一般落下,将美军坦克全部压毁,但负责爆破的老爹和小神仙也在大爆炸中从山头上滑落,孙北川赶紧带着战士们冲上去营救,难道就不怕美军坦克中会有人活着向冲过去的志愿军开火?结果当然是完美的,美军坦克被石块压毁,两名爆破手安然无恙,九连战士们围着美军坦克残骸欢呼胜利。且不说十五公斤炸药是否能炸出彻底覆盖三四辆坦克行军队列的石头流星雨,美军的进攻就这么三四辆坦克,既没有步兵掩护,也没有炮火支援,志愿军打阻击就这么简单而轻松,这到底是对志愿军的歌颂还是羞辱?

文工队突围: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下面就轮到王珞丹饰演的女一号文工队队长孟三夏的重头戏了。文工队和担任突击的九连一起打先锋,这个部队的大领导莫非脑子进水了,把文工队当突击队?文工队发现了美军仓库,进去之后发现这个仓库里不仅有弹药还有乐器,正纳闷中,忽然发生了爆炸,孟三夏摔在地上手居然压到了压发式的防步兵雷,慢着,我的脑子不够使了,万恶的美军居然在仓库里埋地雷,这个仓库难道是建立在泥地上?可爆炸还是连锁的大爆炸,难道是传说中的连环地雷阵,可又不对呀,压发式的防步兵雷还能连环起爆?再说防步兵雷装药量很小,只能炸断腿炸不死人,怎么爆炸起来动静如此之大,完胜105毫米榴弹炮!

孙北川听到动静冲进仓库,接替孟三夏的手压住地雷,生死关头当然是不能忘记表白一番——怎么看都有那种撩妹的影子。一声爆炸后,刘烨毫发无损。然后告诉孟三夏,外面情况危急,让文工队留在仓库里,自己带部队打开通路再来接文工队。但等到天黑还没有消息,文工队只好在老爹和小神仙率领的一个班保护下突围,出发前每人发一颗手榴弹,这就是在最后关头使用的光荣弹啊。突围中发生了激战,孟三夏负伤,叶青饰演的女二号王文珺牺牲,当然也少不了最常见的套路,老爹为掩护大伙安全突围,唱着豫剧中最能鼓舞人心的唱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拉响手榴弹和追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

图3:王珞丹饰演的文工队队长孟三夏和叶青饰演的王文珺在突围作战中

随后就是掩埋牺牲的战友,不是紧张万分的突围吗,也没见带着战友的遗体,还是战斗结束后再回到了战场?就在战友们悲痛地为王文珺下葬时,一位首长模样的领导走上前,抢过铁锹“她是我女儿!”——这就是所谓巴金的著名小说二次改编?当年改编的电影可是有铺垫有发展有高潮,把老工人爸爸和老共产党员爸爸的故事演绎地荡气回肠,这回就只是这样突兀的一句台词?

图4:根据巴金改编的才是经典

537高地:战争难道就是这样

全片的高潮自然就是进攻537高地了,537高地,作为熟悉抗美援朝战史的军迷来说,当然再熟悉不过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和美军反复争夺殊死苦战的两个高地之一就是537.7高地。

战斗开始前,参战部队黑压压地站满一大片山坡进行战前动员,头顶上就只有一块防空伪装网。在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场面,因为美军掌握制空权,这种大白天大部队集结就靠区区一张防空伪装网就能躲过美军飞机的侦察?一旦被发现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当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了弘扬满满的正能量,来这样一场激情四溢的战前动员也无可厚非。

不过随后的战斗场面就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了。先是稀稀拉拉几发炮弹落到美军阵地上,这就是炮火准备?竟然没有志愿军最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还不如50年代的老电影。但接下来的步兵冲锋真把我惊到了,起码上千人的大部队漫山遍野地密集冲锋,这场面确实足够震撼,美军开始还击了,看来看去却只有马克沁重机枪,要知道美军一个普通的步兵师就有3个105毫米榴弹炮营、1个155毫米榴弹炮营,还可以得到军属炮兵203毫米榴弹炮的支援。

图5:看来看去,美军的重武器就只有马克沁重机枪了

如果志愿军真是采用这样的人海战术,要不了一分钟,雨点般的炮弹就会把整个山头覆盖了。要知道在抗美援朝中,美军就是以特别强调火力轰击的范弗里特弹药量而闻名的,真正的志愿军可不会这样不讲战术的密集冲锋,通常都是三三制的小群突击,通过出色的战术来抵消美军的火力优势。

图6:影片中上千名志愿军向537高地密集冲锋的剧照,场面够震撼

图7:真实的志愿军冲锋照片,小组、班、排都是疏散的三三队形

终于看到美军的空中支援了,不过也就只有一两架看上去更像运输机的飞机水平投弹,美军真正的对地空中支援都是由P-51“野马”或F4U“海盗”在地面部队引导下实施近距俯冲攻击,而且通常是4架编队的反复攻击,直到弹药或燃料用光,再由下一班4架飞机继续攻击。

小神仙和王文珺的男友王龙华饰演的刘诗文作为预备队增援上来了,没搞错吧,预备队通常都是突击队力量耗尽后才会投入战斗,难道刚才上千人的主攻部队已经伤亡殆尽了?看看好像是的,连孙北川都负伤了,九连也就只剩下三十来人了。终于攻上了537高地,这时孙北川身边废墟里的报话机突然响了:“537听到请回答!”哪里冒出的步话机,太突然了,好的文学影视作品讲究的就是草蛇灰线伏笔千里,即便是小道具不用太早伏笔,但好歹先有个交待吧,就这么一下冒出来了,真是只要需要就会出现,而且一般步话机频率少工作距离小,双方都可以听到对方的通话,所以肯定要用一些简单的密语代号,最起码用些“黄河长江”或是“张庄李庄”之类,哪会就这样直接呼叫高地,甚至都还不是呼叫部队番号?孙北川回答“537高地已经拿下”,怎么也没有里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样震撼和感人。

图8:“未来胜利,向我开炮”才是永恒的经典

艺术的感染力应该来自真实

于9月15日公映,那天上海受到强台风“莫兰蒂”的外围影响,说不上狂风暴雨,也是风大雨疾,但作为军迷中的影迷我还是赶去电影院观影,不可谓不支持,可结果实在令人失望。

在历史细节方面,除了抗美援朝的大背景,具体是哪次战役,虽然片中有过注解字幕,但直排格式时间又短,根本看不清。而光从情节上看,以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熟悉,都实在想不到应该和哪场具体战役挂上钩。

图9:剧照

在枪械道具上,志愿军出现了苏式的波波莎冲锋枪,而著名的转盘机枪只有在影片开始的火车上如同惊鸿一瞥般出现过一次外,就再无踪影。按理说志愿军换装苏式装备,那就是全部整体换装,怎么部队里既有波波莎,却还有中正式步枪?这样的大漏洞都会出现,其他的小细节上的漏洞就更不用多说了。在这点上远远不如近期同样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图10:剧照,既然已经全面换装苏式装备,怎么还在用中正式步枪

1.《光荣弹 《谈兵》第二期:《我的战争》只是香港导演的臆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光荣弹 《谈兵》第二期:《我的战争》只是香港导演的臆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