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数量胜过质量的战争,德国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虽然可以也是1:10的交换比击败苏联的t34坦克和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但即使一辆虎式坦克可以在被击毁之前消灭十辆盟军坦克,总产量7300辆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也不足以改变美苏每年可以生产7万辆坦克的事实。

德国曾经评估过生产t34坦克的可能,但是由于就需要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并且要阉割现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生产计划,自然不会得到好大喜功的希特勒同意。况且,假如德国坦克工厂将人力大量投入到生产苏联或者美国坦克的工作当中去,也不见得一定能改变战争形势。

毕竟需要注意的是,德国二战生产的装甲车辆相对苏联只多不少。德国缺的是开坦克的人,而不是坦克。4号坦克的可靠性、作战性能和生产速度也并不落后于t34和谢尔曼多少,但德国缺少足够的部队编制来安排这些坦克,生产因素固然是关键,但国家整体动员能力还是德国二战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德国缺的是“血液”,不是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建造了150多艘航母,30多万架各型军用飞机。然而事实上,一直到战争结束,被部署在前线的航空母舰也没有超过一百艘,飞机数量更是不过4万架。可见,生产出更多的坦克并不能左右德国的战局,德国真正需要的是驱动坦克的燃油和人员,生产数量只是次要因素而已。

1.《谢尔曼坦克 二战中的德国为什么不试着大量生产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谢尔曼坦克 二战中的德国为什么不试着大量生产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