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如胡兆富所言,那些需要用时间去慢慢读懂的,是一份革命军人舍生忘死的赤胆忠心,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克己奉公的质朴情怀。请关注今日的报道——
深藏功名61年的老兵胡兆富袒露心声——
“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周志英 解放军报记者 杨明月
去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的老医生胡兆富,因为摔伤住院治疗。在病房里,他的外孙华相轶将自己荣立法院系统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消息告诉姥爷,想让他高兴高兴。没想到,姥爷胡兆富说:“祝贺你,但别得到一点荣誉就沾沾自喜。说到立功,我立的比你多。”
“姥爷你还立过功?”
“那当然,一等功我都立过。”
家人都很好奇,只知道胡兆富当过兵,但从没听他提起过参战立功的只言片语。可考虑到老人当时的病情,这场对话没再继续。
这是漫长岁月里,胡兆富第一次“说漏嘴”。也许是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胡兆富终于觉得在教育子孙时,可以“搬出”那些被自己放进纸盒、藏在柜底的“功勋”了。
胡兆富岂止是一名立过一等功的老兵!根据档案记载,他1943年参加泰宁抗日游击队,后被编入八路军鲁南军区警备旅。由于上过几年学、认识一些字,经过培训学习他成为一名卫生员,长期在一线救治伤员,参与大小战役战斗46次,26次立功受奖,其中包括两次特等功、七次一等功、八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还获得过三级人民英雄奖章。这些档案和一纸盒的证书、勋章,直到今年才被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的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挖”了出来。
随之浮出水面的,还有那些证书、勋章都道不尽的胡兆富光荣的一生。
避而不谈战斗往事——
“我比不得那些真正冲锋陷阵的战友”
关了61年的话匣子一打开,93岁的胡兆富显得尤为健谈。他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那些战场上的往事,只是主人公大都是他的战友。
“开封战役时,我们的一个营长,本来提副团的命令都下来了,他不肯走,说‘我打完这场仗再走’,却不幸牺牲了……”
用胡兆富的话说,“我讲这些,是想说我比不上那些牺牲的战友。”整个采访过程中,胡兆富没有主动提起过,他头顶上那道至今还让他隔三岔五头痛发作的伤疤,就是同样来自开封战役的“纪念”。当时,他的头皮被掀开,脑组织外露,可作为卫生员,胡兆富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在枪林弹雨中带领两名担架员徒手扒废墟救回了11名伤员。
记者希望胡老能多谈谈自己,他却总是用“我做的事不值一提”“我没资格讲自己的功绩”来回答,这也是他长期以来避而不谈往事的原因。胡兆富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做救护工作,“我比不得那些真正冲锋陷阵的战友。”
可是翻开他的档案,我们看到,这名卫生员在需要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畏缩——
1947年的鲁西南战役,全连被敌人包围,胡兆富除了完成抢救任务外,还跟随突击排向敌人猛扑,夺回被俘的一个班;
1948年的洛阳战役,排长、班长先后牺牲,作为幸存的支部委员,胡兆富站了出来,指挥一个班坚持战斗,炸掉了敌人两个大地堡;
……
15岁父母双亡后投身革命,18岁加入八路军成为一名卫生员,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少年时期开始,胡兆富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革命,献给了他热爱的党。那些勋章和证书的意义,对于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胡兆富来说,更多地是他想念牺牲战友时的一种寄托。
多年扎根临床一线——
“我想做个普通医生,离病人更近一点”
1958年,胡兆富转业到浙江金华兰江冶炼厂职工医院工作。5年后,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他,主动申请到当时血吸虫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医疗条件落后的浙西山区常山县,支援血吸虫病防疫和治疗。胡兆富和其他医护人员带领当地群众采取挖沟埋钉螺等方法,让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胡兆富被调入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1969年,响应毛主席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胡兆富参加县医疗队来到今天的青石镇砚瓦山村。
8月初,记者来到砚瓦山村,发现这里风景秀美,村民生活富足安逸。但社区卫生室的刘宏标告诉记者,50年前胡老刚来这里时,村里可不是这般景象。那时砚瓦山村的许多村民住在交通不便的山上,条件艰苦,缺医少药。胡兆富到来后,除了不分昼夜、跋山涉水给群众看病外,还培养出刘宏标等两名村医,办起了乡村卫生室,建立起常山县最早的公社合作医疗。
刘宏标记得很清楚,那时村民刘根水因肺病引起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没钱继续住院治疗。胡兆富听说后,从医院借来抽液设备,亲自到他家里为他抽液。刘根水问他要交多少医药费,胡兆富说:“你们这么困难,一分钱也不要,我来掏这份钱。”
胡兆富原本有多次机会担任县人民医院的领导,但他都婉言谢绝,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想做个普通医生,离病人更近一点。”
他的行为显然更有说服力。从1963年到1985年离休,胡兆富在县人民医院的临床一线工作了整整22年。
一朝戎装情牵一生——
“把我的骨灰送到舟山,撒到大海里”
93岁的胡兆富还有一个心愿,他想去一趟淮海战役纪念馆。他曾和家人提起过,但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下来。去年摔伤后他行动不便,出行计划又暂时搁浅。
“我现在才知道他为什么想去。”二女儿胡玲提及此事,很后悔没能早点帮助父亲完成心愿。她计划今年秋天带老人重回故地,回到他心心念念战斗过的地方。
突然发现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大英雄,对胡兆富的家人来说,有点措手不及。在子女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忙于医院的工作,无暇照顾他们。偶尔教育他们时,也都是让他们多向别人学习,从不讲自己的成绩。即使从小到大经常听到病人对父亲的各种感谢,即使受父亲言传身教长大后也大都从事医护工作,可在胡兆富的子女看来,父亲无疑是个好医生,但“英雄”的形象从未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我走了以后不要把我的骨灰送回山东老家,也不要埋在这里。”
“那埋在哪里?”
“把我的骨灰送到舟山,撒到大海里。”
“干吗一定要到舟山呢?”
“我的老部队就在舟山,当年我们就是从海上过来解放的舟山。”
今年年初住院时,胡兆富和胡玲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那时他以为自己“挺不过去了”,开始交代后事。如今想起来,胡玲很感动:“我活了60年,才真正开始认识父亲。”
“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如胡兆富所言,那些需要用时间去慢慢读懂的,是一份革命军人舍生忘死的赤胆忠心,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克己奉公的质朴情怀。
1.《胡兆富 深藏功名61年的老兵胡兆富袒露心声: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胡兆富 深藏功名61年的老兵胡兆富袒露心声:我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