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瓜”在中国的使用似乎比较混乱,同名异物现象十分明显。“北瓜”既可指南瓜,也可指南瓜属的笋瓜和西葫芦,甚至可作为西瓜的特殊品种打瓜的代称。但是并非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在各省的使用情况有一定差异,就全国而言,以指代的南瓜的情况最多,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简介:李昕升(1986-),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论文原载:《农业考古》,2014年第6期。

我国向来无“北瓜”这样专门的一种瓜,但是“北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在古籍当中也频繁出现,使用十分混乱,早已不指一种之瓜,让人感觉莫衷一是。俞为洁先生(以下称俞先生)早在1993年于《农业考古》上发表了《“北瓜”小析》一文,通过查阅方志,对历史上“北瓜”一名的使用基本加以澄清,发现“北瓜”一名既指现代科学分类上的北瓜(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也可能是南瓜、冬瓜、打瓜(瓜子瓜)的别名或西瓜的一个品种名。[1]本文在俞先生文章的基础上对“北瓜”进行进一步考释,对“北瓜”的来龙去脉、指代不同瓜类的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考释。

一、“北瓜”在古籍中的记载

根据俞先生阐述,似乎“北瓜”指代具体哪种瓜类并无规律可循,而且除了指代冬瓜的情况做了说明“流传很不普遍”,似乎其他情况的概率是均等的。那么“北瓜”指什么瓜的情况最多呢?空间分布又是怎么样?在俞先生阐述之外,还会不会指代其他的瓜类?

首先就基本概念作一些阐述。南瓜属的栽培种有5个,在全世界主要栽培的、又引入我国的主要是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中国南瓜)、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印度南瓜)和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美洲南瓜),以南瓜在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西葫芦的一种变种,观赏南瓜(Cucurbita pepo L.var. kintoga Makino.),又称桃南瓜、红南瓜、看瓜、香炉瓜、鼎足瓜,也有称之为金瓜的,如《清稗类钞》载:“金瓜为蔬类植物,秋结实,形扁圆,色赤,亦名北瓜。”[2](P27)俞先生称之为现代科学分类上的北瓜,虽也有食用价值,但在古代观赏价值更高,本文通称为“观赏南瓜”。

早在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就指出“南瓜形扁,北瓜形长,盖同类也。” [3](P36)《汝南圃史》又载:“南瓜,红皮如丹枫色;北瓜,青皮如碧苔色”[4],以上两部古籍中的“北瓜”指的应该是南瓜的青皮品种或南瓜属的笋瓜,可能更多指前者。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就是把“北瓜”放在南瓜的条目下:“北瓜有水、面二种,形色各异”[5](P126),显然是将“北瓜”作为南瓜的一个品种。汪绂的《医林纂要》:“南瓜,甘酸温。种自南蕃,故名。又曰蕃瓜,或讹北瓜。”[6]鲍相璈的《验方新编》:“南瓜,北人呼为倭瓜,江苏等处有呼为北瓜者。”[7](P570)汪绂和鲍相璈干脆认为“北瓜”就是南瓜。经利彬先生认为:“北省所指北瓜,疑即本种光皮品种,记通称之倭瓜,多属绉皮品种也。”[8](P21)叶静渊先生也认为:“有的地方志中南瓜、北瓜一二名并列,似乎是分别用来指南瓜的不同品种。”[9](P221)在近现代“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也非常普遍,齐如山先生在《华北的农村》中介绍北瓜的第一句就是“北瓜亦曰倭瓜,古人称之为南瓜,乡间则普遍名曰北瓜”[10](P236),根据该书下文对“北瓜”的详细介绍也确是南瓜。但是《群芳谱》对“北瓜”的记载:“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甚薄,瓤甚红,子亦如西瓜而微小狭长,味甚甘美,与西瓜同时,想亦西瓜别种也。”[11](P125)虽然附录在西瓜条目下,根据性状描写,但是该北瓜除了是西瓜的特殊品种打瓜之外,亦有可能是南瓜。总体上,除方志以外的其他古籍中“北瓜”作为南瓜的别称是较多的。

以上通过一些本草类、医书、农书的古籍记载似乎“北瓜”就是指南瓜。俞先生认为“从地方志材料看,这个别名主要流传在江西一带,据说江西有些地方至今仍把南瓜叫做北瓜。”[1]笔者最近在江西参加会议,与江西的诸位交流后确是今天江西仍有把南瓜称为“北瓜”的情况,有与会专家还特别指出在湖南部分地区亦有将南瓜称之为“北瓜”情况。结合笔者前文对资料的发掘,“北瓜”指代南瓜的情况在全国应该不是少数,不只在俞先生指出的江西、浙江,在很多省份,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南瓜都被称为“北瓜”。

在方志中的情况又是如何?下面分地区阐述方志中记载“北瓜”的情况,但如果记载只有“北瓜”二字或叙述不详细则不再赘述,因为单凭名称或简单介绍无法判定“北瓜”具体所指。如果类似叙述记载颇多的话,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阐述。

东北地区。在黑龙江,“角瓜俗名西葫芦又名北瓜,形长圆,嫩时可炖食,亦可切条晒干作冬季食品,名曰西葫芦条,老则皮硬,不宜作蔬矣。”[12](P299)在吉林,“北瓜,一名倭瓜,蔓生,形类哈密,种自倭国来故名,长白此瓜最多,食用与南瓜同。”[13](卷五《物产》P4)在辽宁,“窝瓜,形似南瓜而实无纵沟,一名北瓜,种出东洋,今为常蔬。”[14](卷九《物产》P46)可能是南瓜的品种之一,也可能是笋瓜。西葫芦,包括其变种搅瓜,都有专门的记载,而且和南瓜、笋瓜相比差别较大,除非如黑龙江一样专门说明,否则一般“北瓜”不会是西葫芦。

民国《朝阳县志》专门记载:“南瓜,本作番瓜,结实形横圆竖扁而色黄者为南瓜,形似葫芦而色黑绿者为番瓜,其实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农家亦未常强为区别也,今土人概称之为倭瓜,其一种色红者亦成为南瓜,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15](卷二十七《物产》P5)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因此“一圃之中种形互出”,在东北地区如无特别说明,“北瓜”作为南瓜代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而那种“止采以供玩不可食,南人谓之北瓜”的“北瓜”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观赏南瓜。总之,“北瓜”在东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属,尤其是南瓜。

华北地区。在河北,“金瓜。按,不可食。形圆而扁,亦有纯圆者,秋深则老色赤。探作盆供,可耐久,宛平志北瓜即此。”[16](卷五十《物产》P8)“倭瓜,一名北瓜,不可食。”[17](卷八《物产》P6)以上“北瓜”指的是西葫芦的变种观赏南瓜,在河北该情况比较少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乾隆《满城县志》载:“北瓜,形味似西瓜,色柳黄。”[18](卷三《土产志》P11)这里的“北瓜”并不是西瓜的变种,仍是观赏南瓜。所以在方志中“北瓜”是否指代过西瓜,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很可能因为观赏南瓜与西瓜相似而将二者混淆,俞先生列举的方志例子中的记载也多是含糊不清的,并没有明确说明“北瓜”就是西瓜的别称。

“倭瓜亦南瓜之类,或名北瓜,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19](卷二十二《物产篇》P11)“北瓜亦宜炒肉食,俱不如倭瓜之大而肥也。”[20](卷四《方产》P6)“北瓜,即倭瓜,似南瓜而形长,圆扁不一,熟食面腻适口。”[21](卷二《物产》P57)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又如“今案南瓜北人称倭瓜,或名北瓜,以其种出倭国故名。群芳谱云倭瓜皮白瓤红,然倭瓜生时青熟时黄,亦有多种。”[22](卷十八《庶物》P14)“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代饭,邑人呼为北瓜。”[23](卷五《物产》P16)“北瓜,一名倭瓜、南瓜,形长圆扁不一,大有重二十余斤者,可作饭菜。”[24](卷十下《土宜物产考》P5)“南北瓜,亦名倭瓜,可为蔬,并可饱贫人,以之代饭故俗曰饭瓜。诗所谓七月食瓜食我农夫是也。按,俗以色白而圆者为南瓜,老而色红黄者为北瓜,或长或圆种种不一。”[25](卷五《物产》P49)类似记载非常之多,在河北“北瓜”几乎是南瓜的代名词。

在山东,“北瓜,形分长圆扁圆,色分青白。”[26](卷二《物产》P44)“北瓜,俗称蒲瓜,亦南瓜之一种,形状类南瓜,惟皮色有淡绿花纹,可煮食,子亦为食品。”[27](卷十三《物产》P25)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金瓜,亦名北瓜,形扁圆赤色,秋季结实;可供食品,农家常用之;此种植于野地以能供饱食,种者较多。”[28](卷二《实业》P22)“倭瓜,按北瓜、番瓜、倭瓜即一种,或以扁者为番瓜,长者为倭瓜,旧志北瓜倭瓜并载,今仍之以正其误。”[29](卷一《物产》P32)“北瓜,形色各异,有水面二种,土人家家种之,味胜金瓜。”[30](卷四《物产》P3)以上“北瓜”只是南瓜。

在河南,“北瓜,与西瓜味同,色白而形长。”[31](卷二《方物》P30)“北瓜,与西瓜同,惟形长如枕,甘美异常。”[32](卷一《物产志》P57)“北瓜,形色味俱似西瓜,但食时以拳击之,俗名打瓜。”[33](卷一《土产》P17)“北瓜”的确是西瓜的一个品种名,但其实就是打瓜,而且记载并不多。“倭瓜,俗名南瓜,深州风土记以北瓜为倭瓜,并非王象晋群芳谱云形如西瓜而小,皮色白瓤甚红,亦非此种。”[34](卷七《物产志》P8)“南瓜,一名倭瓜,又名北瓜。”[35](卷十二《物产》P1)这里的“北瓜”是指南瓜。

在山西,“西葫芦,实之纹理如南瓜而色深绿,形如枕而不甚巨,俗呼为北瓜。”[36](卷二《物产》P23)“中瓜,平定谓之东瓜,或称北瓜,太原谓之西葫芦,有圆长之别。”[37](卷十《物产》P7)指的自然是西葫芦。“北瓜,即南瓜也。有长形扁形两种,长者质粗而味甘,扁者质细而较面,本地所种多系扁形,田家无不有之。”[38](卷三《物产略》P7)“北瓜,圆大有瓣,可做羹。”[39](卷一《物产》P29)指的是南瓜。“南瓜北瓜为大宗,种者亦随地气候而异,东乡最宜南瓜不宜北瓜,西南乡最宜北瓜不宜南瓜,由上最宜北瓜。”[40](卷三《物产略》P3)“北瓜,碧绿色南瓜之属,俗呼为今名,较南瓜无膻气。”[41](卷一《物产》P48)上述“北瓜”可能是南瓜的别种也可能是笋瓜。总之,“北瓜”在华北地区主要指南瓜,其次是笋瓜,西葫芦和打瓜的情况较少。

西北地区。在陕西,“北瓜,皮瓤子俱白,味甘美。”[42](卷五《物产》P11)应该是笋瓜。“北瓜,俗呼番瓜,圆长斑黑不一,味亦少殊。”[43](卷二《方产》P8)“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番瓜,黑者曰北瓜。”[44](卷一《物产》P21)“南瓜,亦呼北瓜,全境均产之。”[45](卷五《物产》P3)“南瓜,青蔓圆叶红实圆大熟而黄,又名北瓜。”[46](卷三《物产录》P9)以上“北瓜”均为南瓜。

在甘肃、宁夏,“北瓜,俗名麦子瓜,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子如麦粒,或谓其种自西洋来,故又名洋瓜,近数年来我县四埧多种之。”[47](卷一《物产》P17)“北瓜,俗名胎里红,味与西瓜同而形较小,皮有青白二色。”[48](卷三《物产》P11)“北瓜,俗名麦子瓜,又名梨瓜,子味与甜瓜同而较小,皮有青绿二色甚薄,瓤似朱砂,子如麦粒。续通志,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薄瓤红,较西瓜微小,狭长味甘美。”[49](卷六《物产》P10)与《群芳谱》中“北瓜”有相似之处,疑似南瓜或打瓜。“南瓜……形色味俱不一,斑者曰蕃瓜,黑者曰北瓜。”[50](卷十一《物产》P7)中的“北瓜”则是南瓜。总之,西北地区的“北瓜”主要是南瓜或打瓜。

西南地区。在四川,“北瓜,一名金瓜。又名京瓜,形似南瓜而秀,色金红……可供玩具。”[51](卷四《物产》P89)“金瓜,色美足供玩好,不可食,体扁圆而赤,亦名北瓜。”[52](卷七《物产表》P5)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名番瓜、胡瓜,一种形长者又名北瓜。” [53](卷三《物产》P49)“南瓜……又有形长而色白者曰北瓜。”是南瓜或笋瓜。[54](卷十八《物产志》P75)“南瓜……俗名北瓜,一名倭瓜,其子炒食极香。”[55](卷十《物产》P7)专指南瓜。“子瓜,一名北瓜,形如西瓜而略小,子小於西瓜而较多味甚长,土人每种之以取其子。”[56](卷四十《物产》P8)则指打瓜。

在云南,“金瓜,一名北瓜,秋结实,形扁圆色赤或青。”[57](卷三《物产》P35)应是南瓜。在贵州,“北瓜。大如琖。圆而扁。色红。郡人以为案头清供。”[58](卷四十三《土产》P20)当是观赏南瓜。在广西,“北瓜”的记载寥寥无几,且只有名称而已。总之,在西南地区,“北瓜”出现频率不高,或是指南瓜或是笋瓜或是观赏南瓜或是打瓜,以南瓜和观赏南瓜居多。

东南地区。在江苏,俞先生提到的冬瓜误读作“北瓜”的情况是《民国江苏通志方物考稿(中)》的编者自己的推测,民国《泗阳志》真正的记载是:“北瓜,亦云白瓜,茎叶结实亦类冬瓜,惟皮色白耳。”[59](卷十九《物产》P4)《泗阳志》中的“北瓜”实际上是笋瓜,夏纬瑛先生也认为笋瓜“皮之色白者,俗亦呼为‘白南瓜’,若省去‘南’字,即是‘白瓜’,‘白瓜’可以因方言而读作‘北瓜’。”[60](P269)“北瓜,深州记一名倭瓜,皮甚滑薄,各色纯驳不一。”[61](卷二十四《物产》P5)可能是南瓜或观赏南瓜。“北瓜,形稍长蒂尖,乡人名饭瓜。”[62](卷十一《食货志》P4)“南瓜……此瓜南北皆谓之北瓜……南北二瓜名称似宜互易。”[63](卷十七《物产一》P12)则是南瓜。

“北瓜,南瓜之变种,或尖嘴如桃,或白色而起疣,或瓜黄而生三白足如鼎式。”[64](卷十八《物产志》P20)“北瓜,形小经冬色红,间翠斑甚佳,可供玩不可食。”[65](卷三《土产》P3)“北瓜 蔓生,春种秋熟色橙黄,如扁形之南瓜而小,周围有陷下之沟棱,正圆有四趾隆起,未熟时以小刀刻其皮作画,熟则凸起,至老摘下供玩好。”[66](卷五《物产》P21)以上均是观赏南瓜。总之,在江苏南瓜与北瓜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如同记载“南瓜俗称番瓜亦名饭瓜。似南瓜而小者名北瓜,其形微扁,色赤可玩。”[67](卷一《物产记》P37)“北瓜”在江苏也主要指观赏南瓜。

在浙江,“南瓜,又名北瓜,形长圆或扁圆,嫩时色绿老则朱红,俗人晒干以制酱豉。”[68](卷三《物产》P21)“南瓜其形如小盒皮麤绉,色朱者曰北瓜。”[69](卷十九《土物》P27)均为南瓜。“南瓜……其皮色碧绿而光圆者名北瓜,结实胜土瓜,一本得十余颗。”[70](卷十二《物产考》P14)或为南瓜或笋瓜。光绪《定海厅志》的这个记载:“北瓜,形如南瓜而小,色赤,人不食之(新纂),又一种形如西瓜味甘美亦名北瓜盖西瓜之别种也(群芳谱)。”[71](卷二十四《物产志》P10)是俞先生引用的史料,但是原文也标出是转引自《群芳谱》,所以无法说明是西瓜的别种。“北瓜,湖雅曰金瓜即北瓜,形如番瓜而扁赤黄色,盆供为玩,颇耐久不可食。按群芳谱所谓形如西瓜味甚甘美者,恐非今之北瓜。”[72](卷二十八《物产》P11)“北瓜,仅可供品不可食。”[73](卷一《物产》P25)类似记载在浙江还有很多,说明浙江“北瓜”也主指观赏南瓜。

在福建、台湾,“番瓜,种出南番,故名番瓜,又名南瓜。形如壶卢者,名北瓜。黄色者,又名金瓜。”[74](P123)按记载所说“北瓜”只是壶卢形南瓜。广东、海南方志中没有出现过“北瓜”,但却出现了“朱瓜”指观赏南瓜,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东南地区的“北瓜”以作为观赏南瓜的代称为主。

中南地区。在湖北,“金瓜即北瓜,可为盆玩,最耐久,不堪食。”[75](卷三《物产》P18)“北瓜即金瓜,可作供玩。”[76](卷四《物产》P71)即是观赏南瓜。“南瓜俗呼北瓜。”[77](卷四《物产》P54)则是南瓜。在湖南,“南瓜,即北瓜,有数种。”[78](卷二《物产》P34)“南瓜,本草四月生苗,结瓜肉厚色黄,俗一名北瓜。”[79](卷十《物产》P30)“南瓜,宜圃作架,又名北瓜,二月种早夏食,迟秋嫩食,老红者重二三十斤,种者多。”[80](卷十六《农产物表》P6)均是南瓜。最奇特的是嘉庆《善化县志》载:“有出自闽粤者曰番薯,一名北瓜,有红白二种。”[81](卷二十三《物产》P3)“北瓜,(通考)北瓜形如西瓜而小,皮白甚薄,瓤甚红,亦西瓜别种也。”[82](卷十八《物产考》P7)“西瓜,一种色白皮薄名北瓜。”[83](卷二十五《物产志》P5)是打瓜。“道州有金瓜,永明江华谓之北瓜,仅供把玩。”[84](卷七《物产》P7)是观赏南瓜。

在江西,“南瓜,亦名北瓜,一名倭瓜。”[85](卷十《土产》P12)“倭瓜,俗呼北瓜,亦呼南瓜,圆扁有棱,老而微黄,形色皆似金瓜,大者重十余斤。”[86](卷五十六《风土志》P12)“南瓜,俗呼北瓜,又名番瓠,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处处有之。”[87](卷五《物产》P10)总之“南瓜,一名北瓜”[88](卷一《物产》P24)的情况在江西较多。个别情况如“北瓜,一名金瓜,可玩不可食”[89](卷一《土产》P1)是观赏南瓜。在安徽,“北瓜。南瓜安庆呼为北瓜,按,南瓜以出于南番故名,今呼为北瓜殊失其本矣,青阳亦呼为北瓜,北读读如笔。”[90](方言考 卷三《释植物》P23)“南瓜,俗呼北瓜,有二种,一种老则起棱,一种无棱。”[91](卷三《物产》P3)“倭瓜黟人谓之北瓜,而北人谓之南瓜。”[92](卷三《物产》P11)“北瓜,俗名窝瓜,可煮食,形类南瓜,县地园圃及瓜地棉花芝麻地皆杂种之,其收甚丰,为农人重要食品。”[93](卷八《物产》P24)在安徽同样主指南瓜。“北瓜,即番瓜也,皮似南瓜,有圆长二种。”[94](卷六《物产》P58)“番瓜,红黄色者名南瓜,青绿色者名北瓜。”[95](卷二十二《物产志》P5)当是南瓜或笋瓜。

二、“北瓜”的诞生及主指南瓜的原因

根据“北瓜”在古籍中的记载情况,“北瓜”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都是南瓜的别称;作为观赏南瓜的记载也较多,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其次是作为笋瓜别称,作为打瓜的情况相对较少。总之,“北瓜”可以看做是南瓜属的代名词。那么“北瓜”一词是如何诞生的?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

我国瓜类品种颇多,既有源自本土也有从域外引进,无论是何种瓜,其名称一般都是在“瓜”字前加上一个修饰词构成,所以比较容易引起混淆。当然,瓜类如此之多,名称并非杂乱无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在引种之初,往往按照引入地域的方位进行命名。《本草纲目》载:“南瓜,种出南番”[96](P1029),这是指出南瓜来自南番的最早记载,《清稗类钞》也载:“其种本出南番,故名南瓜。”[2](P27)西瓜传入中国内地的大概是在五代(907-960)时期,最早记载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胡矫入契丹……隧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以其来自西域而命名。冬瓜的称谓始见于三世纪魏人张揖的《广雅》:“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或是冬瓜的名称由来。

我国的瓜类除了南瓜、西瓜,还有丝瓜、黄瓜等多数瓜类都是从域外引入,新引进的瓜类,新的名称必不可少,新的名称一般从旧名称里脱胎而来,但不同地区往往给出的都不同,因为各种原因名称又难以统一,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游修龄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古籍记载造成的分歧、时代差异形成的分歧、地域差异导致的分歧和西学东渐引起的分歧。[97]“北瓜”就是一个十分典型同名异物的现象。

北瓜,顾名思义,就是说来自北方的瓜,而我国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多是在中原地区,即使经济中心南移之后,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依然在华北地区,这个“中心”本身偏于北,外来的瓜种叫西瓜、南瓜都有它的合理性,“北”则成了瓜类命名的视觉盲区,所以夏纬瑛先生认为本无“北瓜”之名,古人欲以瓜从四方之名,即借冬瓜为东瓜,且又强出一“北瓜”之名。[13](P269)那么又为什么造成今天“北瓜”名实混乱的现象,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古人想要强出一“北瓜”之名,所以才将一些不太认识的瓜命名为“北瓜”,但是瓜类品种多样,即使一种瓜多样性也是很突出的,以南瓜为例,拥有丰富的基因库,果实的形状或长圆,或扁圆,或如葫芦状,果皮的色泽或绿或墨绿或红黄,所以古人将南瓜命名为“北瓜”时,并不知其实它已有正名,打瓜等亦是如此;加之古代不同地域间的沟通十分不便,信息交流受到限制,尚无科学的分类法和鉴别法,等人们发现命名错误的时候,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干脆沿用错误的名称,将错就错。所以在方志中才会出现“北瓜”所指五花八门的现象。

至于“北瓜”主指南瓜,则是因为南瓜至迟在15世纪初叶引种到中国,[98]相对较晚,而且因为知识和时代局限,人们并不知道南瓜是从美洲辗转经欧洲人之手首先传入东南沿海,也就造成了不知南瓜来源于何处的问题,正如《三农纪》载:“南人呼南瓜,北人呼北瓜。”[99](P296)也正是由于南瓜传入较晚的原因,“北瓜”才会与南瓜相混淆,因此“南瓜”这个名称在民间的认知度远没有较早传入中国的瓜类(如西瓜)高,其他瓜类名称基本已定型,除非是特殊的新品种(如打瓜),但是南瓜传入中国之后,推广速度很快,作为菜粮兼用的作物影响又很大,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名称,在“南瓜”一词大众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北瓜”自然应运而生。事实上,“北瓜”这个词本身产生时间也确实较晚,古之未有,笔者查阅“北瓜”一词出现的最早时间是在嘉靖43年(1564)《临山卫志》,几乎和“南瓜”一词同时出现,而且并不普及,正如乾隆(河北)《宝坻县志》载:“瓜之属以四方分目之为东为西为南惟无北”[100](卷七《物产》P6),甚至道光(广西)《武缘县志》载:“北瓜今未之闻。”[101](卷三《物产》P5)

参考文献

[1] 俞为洁.“北瓜”小析[J].农业考古,1993(1).

[2] [清]徐珂.清稗类钞[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3] [明]涟川沈氏,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点.沈氏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 [明]周文华.汝南圃史[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5]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6] [清]汪绂.医林纂要[M].道光二十九年(1849)遗经堂刻本.

[7]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8] [民国]经利彬等.滇南本草图谱[M].昆明:中国药物研究所,1943.

[9]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农业历史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历史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0] [民国]齐如山.华北的农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11] [明]王象晋撰,伊钦恒诠释.群芳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12] [民国]安达县志,《方志物产》10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手抄本.

[13] [宣统]长白徴存录,宣统2年(1910)铅印本.

[14] [民国]黑山县志,民国30年(1941)铅印本.

[15] [民国]朝阳县志,民国19年(1930)铅印本.

[16] [光绪]顺天府志,光绪11年(1885)刻本.

[17] [乾隆]涿州志,乾隆30年(1765)刻本.

[18] [乾隆]满城县志,乾隆16年(1751)刻本.

[19] [民国]盐山新志,民国5年(1916)铅印本.

[20] [嘉庆]安肃县志,嘉庆13年(1808)刻本.

[21] [民国]清河县志,民国23年(1934)铅印本.

[22] [民国]新城县志,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23] [咸丰]深泽县志,同治元年(1862)刻本.

[24] [光绪]曲阳县志,光绪30年(1904)刻本.

[25] [民国]元氏县志,民国22年(1933)铅印本.

[26] [民国]莱阳县志,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27] [民国]德县志,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28] [民国]馆陶县志,民国25年(1936)铅印本.

[29] [同治]即墨县志,同治11年(1872)刻本.

[30] [康熙]兖州府曹县志,康熙55年(1716)刻本.

[31] [康熙]长垣县志,康熙39年(1700)刻本.

[32] [民国]阳武县志,民国25年(1936)铅印本.

[33] [民国]许昌县志,民国13年(1924)石印本.

[34] [民国]考城县志,民国13年(1924)铅印本.

[35] [民国]信阳县志,民国25年(1936)铅印本.

[36] [民国]安泽县县志,民国21年(1932)铅印本.

[37] [光绪]寿阳县志,光绪8年(1882)刻本.

[38] [民国]新绛县志,民国18年(1929)铅印本.

[39] [道光]太平县志,道光5年(1825)刻本.

[40] [民国]平顺县志,民国29年(1940)铅印本.

[41] [康熙]绛州志,康熙9年(1670)刻本.

[42] [嘉庆]定边县志,嘉庆25年(1820)石印本.

[43] [乾隆]华阴县志,乾隆59年(1794)刻本.

[44] [康熙]咸宁县志,康熙7年(1668)刻本.

[45] [民国]续修南郑县志,民国10年(1921)刻本.

[46] [光绪]略阳县乡土志,光绪年间抄本.

[47] [民国]临泽县志,民国32年(1943)铅印本.

[48] [民国]朔方道志,民国16年(1925)铅印本.

[49] [民国]古浪县志,民国28年(1939)铅印本.

[50] [道光]镇原县志,道光27年(1847)刻本.

[51] [民国]汶川县志,民国33年(1944)铅印本.

[52] [民国]灌县志,民国22年(1933)铅印本.

[53] [嘉庆]金堂县志,嘉庆16年(1811)刻本.

[54] [道光]城口厅志,道光24年(1844)刻本.

[55] [同治]会理州志,同治13年(1874)刻本.

[56] [嘉庆]郫县志,嘉庆18年(1813)刻本.

[57] [民国]宣威县志稿,民国23年(1934)铅印本.

[58] [咸丰]兴义府志,宣统元年(1909)刻本.

[59] [民国]泗阳县志,民国15年(1926)铅印本.

[60] 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1] [民国]邳志补,民国12年(1923)刻本.

[62] [乾隆]娄县志,乾隆53年(1788)刻本.

[63] [光绪]丹徒县志,光绪5年(1879)刻本.

[64] [民国]泰县志稿,1962年油印本.

[65] [民国]法华乡志,民国11年(1922)铅印本.

[66] [民国]嘉定县续志,民国19年(1930)铅印本.

[67] [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光绪8年(1882)刻本.

[68] [民国]遂安县志,民国19年(1930)铅印本.

[69] [嘉庆]义乌县志,嘉庆7年(1802)刻本.

[70] [民国]象山县志,民国16年(1927)铅印本.

[71] [光绪]定海厅志,光绪11年(1885)刻本.

[72] [光绪]上虞县志,光绪17年(1891)刻本.

[73] [民国]萧山县志稿,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74] [乾隆]澎湖纪略,《方志物产》379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手抄本.

[75] [光绪]武昌县志,光绪11年(1885)刻本.

[76] [光绪]沔阳州志,光绪20年(1894)刻本.

[77] [同治]崇阳县志,同治5年(1866)刻本.

[78] [嘉庆]慈利县志,嘉庆22年(1817)刻本.

[79] [光绪]龙阳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

[80] [民国]嘉禾县志,民国20年(1931)铅印本.

[81] [嘉庆]善化县志,嘉庆23年(1818)刻本.

[82] [嘉庆]常德府志,嘉庆18年(1813)刻本.

[83] [光绪]湘阴县图志,光绪6年(1880)刻本.

[84] [道光]永州府志,同治6年(1867)刻本.

[85] [同治]上饶县志,同治12年(1873)刻本.

[86] [光绪]南昌县志,民国24年(1935)铅印本.

[87] [同治]永丰县志,同治13年(1874)刻本.

[88] [同治]峡江县志,同治10年(1871)刻本.

[89] [同治]崇仁县志,同治12年(1873)刻本.

[90] [民国]安徽通志稿,民国23年(1934)铅印本.

[91] [民国]歙县志,民国26年(1937)铅印本.

[92] [嘉庆]黟县志,同治10年(1871)刻本.

[93] [民国]涡阳县志,民国15年(1926)铅印本.

[94] [光绪]亳州志,光绪21年(1895)活字本.

[95] [道光]桐城续修县志,道光7年(1827)刻本.

[9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97] 游修龄.农作物异名同物和同物异名的思考[J].古今农业,2011(3).

[98] 李昕升、王思明、丁晓蕾.南瓜传入中国时间考[M].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3).

[99] [清]张宗法撰,邹介正等校释.三农纪[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100] [乾隆]宝坻县志,乾隆10年(1745)刻本.

[101] [道光]武缘县志,民国抄本.

1.《掌故 | “北瓜”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掌故 | “北瓜”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