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只哭过三次,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

新婚燕尔送他上前线,7年后得知他战死,她一路哭着回家

70年后拿着与爱人的合照,又流泪了,她说是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

93岁的她来到他灵前,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泪: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

张淑英15岁时第一次见到钟崇鑫,那年他30岁,长得高大却很温柔。 他问她,会不会写字,她回答“会的”,并随手写下“洋头口”三个字。那时她才明白,原来世间真的有一见钟情。

订婚一个月后,两人在福州举办了婚礼,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新娘子准备了西式的白色长纱,坐的汽车一边站一个勤务兵。那天所有人都羡慕她寻得了一位如意郎君。

婚后的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她“阿妹”,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她,还教她读书。钟崇鑫怕她一个人在家寂寞,还把她的母亲和弟弟也接了过来。每次只要听到钟崇鑫响亮的马靴声从院子里传来,就是张淑英最开心的时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奔赴抗日战场。为了保卫首都南京,中国军队和日军展开交战。钟崇鑫所在的71军87师是主力作战部队之一。张淑英把他送到了常熟的车站。她以为这次和以往一样只是小别,她以为他还会回来,她以为也只能是她以为。

从此以后在码头的等待、盼望几乎填满了张淑英的每一天。当你在等待一个人的时候,会真正的明白什么叫一日如三秋。

一直到7年之后的1944年,张淑英在街上碰见了和钟崇鑫一个部队的方维新,一见到他张淑英便大哭起来。等了7年,等到的结果是钟崇鑫已经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为了纪念钟崇鑫,张淑英把之前给他买好的衣料缝制了一件旗袍穿在身上,并拍下了一张照片。第二年张淑英为婆婆送了终。

多年后,张淑英在一本书上终于看到这么一个段落“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第71军第87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

这段文字出自和钟崇鑫一个部队的仇广汉之手。虽然只是一个段落,却也让张淑英感动不已,她终于知道了丈夫牺牲的地点是在雨花台。

1987年张淑英给仇广汉写了一封信,张淑英希望从他那里可以多了解一些钟崇鑫的事。没过多久,仇广汉给张淑英回了信,并附上了一张证明。里面写道:钟崇鑫烈士确系1937年12月11日在南京对日寇固守雨花台阵地,为国壮烈捐躯。

之后仇广汉又让71军87师的陈颐鼎也给张淑英寄来了证明,在证明中特别提到了钟崇鑫升职的事儿。每次看到这两份证明,张淑英都泪湿双眼。她仿佛能看到钟崇鑫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

确认他牺牲,那么灵位在哪?尸骨又在哪?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张淑英,这么多年她也从未放弃过寻找。

一直到2014年,苦苦寻找了多年的张淑英,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当时已经93岁的张淑英其实已经不适合坐飞机,而且从年轻开始她就对头上飞过去的飞机有阴影。但是她却依然坚持着要去台湾拜祭钟崇鑫。

77年后,张淑英终于在台北见到了让她等待了一生的爱人。她哭着说:“我不顾生死来看你,为了你我的眼泪都要哭干了。”

77年前我俩永别了,

77年后又来和你永别。

我93岁了,

不可能再来看你,

来世我们再见!

1.《钟崇鑫 军恋|93岁老人苦寻爱人77年,最后《山楂花》响起瞬间泪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钟崇鑫 军恋|93岁老人苦寻爱人77年,最后《山楂花》响起瞬间泪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