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不断发展,使黄帝成为华夏旗帜,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性符号,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各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这主要表现在历代黄帝祭祀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全中国人,全部炎黄子孙都祭祀黄帝,也是应该的。司马迁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

关于黄帝祭祀,可以肯定地说,由朝廷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而祭祀黄帝的历史则长得多。历史上有几个第一,需要说一说。

第一,第一次祭祀黄帝,就是朝廷公祭,发生在黄帝死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由黄帝的大臣左彻“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第二,祭祀黄帝成为朝廷制度,在舜的时候,距今4000年前。载:“故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有虞氏就是舜及其后裔;祭祀黄帝是其祖先崇拜和制度。

第三,第一次参加或主持祭祀黄帝仪式的天子,是西周的周穆王,距今近3000年。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

第四,最早建庙专门祭祀黄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第五,第一次由皇帝主持进行黄帝陵公祭的,是汉武帝元封元年,距今在2000年之上。司马迁和均载,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这是皇家进行黄帝陵祭祀的最早记录。这就为后来在黄帝陵进行黄帝祭祀,即黄帝陵公祭,开了先例。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等都有祭祀黄帝的记载。

第六、黄帝陵、庙的设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最早在唐代宗大历七年,距今1200多年。朝廷设官管理黄帝陵、庙,遣官按时祭祀黄帝,成为制度。由此可见,祭祀黄帝,以及由地方诸侯甚至由中央朝廷在黄帝陵公祭黄帝,都有悠久的历史,久远的传统。

汉武帝公祭黄帝陵,标志着黄帝崇拜的成熟,也标志着黄帝祭祀礼仪走向定型。黄帝崇拜的大发展和定型,主要在西汉时期。这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战国时,分久必合,人心思统,主张融合各家的黄老之学兴起,黄帝受到部分知识分子的尊崇。汉朝以孝治天下,祖先崇拜得到大发展,符合其基本国策;黄老之学在汉初占统治地位半个世纪,黄帝地位得到提升,是很自然的;按照“五德终始”说,汉朝应该是土德主事,色尚黄,则黄帝受到重视,符合“天命”规定,汉初五帝崇拜,其中之一就是黄帝崇拜;出现了假托黄帝的著名医药学著作。在国策上,为了维护多民族大一统帝国,汉武帝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工作:一是独尊儒术,提倡经学;二是促进三纲五常礼教的建设;三是实施敬“道”礼仪。自己亲自主持、参加黄帝陵公祭,也应该看成是他进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

1.《黄帝陵祭祖 汉武帝公祭黄帝陵 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帝陵祭祖 汉武帝公祭黄帝陵 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