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顺,68岁,温岭市石塘镇桂澳村老渔民。虽然脸上满是皱纹,但是海螺吹起来的时候,他充满了活力。在他51年的捕鱼生涯中,他更注重采集海螺,来回采集了300多只海螺。
老渔夫一生向海螺送去爱
出生于渔民家庭的杨元顺,17岁开始捕鱼,在渔船上摇曳。他的捕鱼生活相对简单,但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在海浪中漂浮。
“每次看到渔网上的海螺,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捡。海里的东西太少了,又不是山上种个瓜。
传统操作的海螺捕捞方式不多。30岁的时候去了捕虾船,收集海螺的机会越来越多。杨元顺表示,海底资源十分珍贵,尤其是海螺,质地丰富,赋予其天然之美。
拖虾的时候,会把海螺拖上来。有些贝壳很大,看起来很漂亮。杨元顺把所有的海螺都收起来,放在船上两三天,死不了。他把它们带回家,挑出蜗牛肉。煎了一大盘酒,壳被他收了。
那时候的杨元顺,每天出海打鱼都充满期待。他所期待的不是能钓到多少鱼,而是能钓到什么海螺。
在过去的51年里,已经收集了300多个贝壳
“唐冠罗、大法螺、鹦鹉螺、万宝螺是世界四大名螺。仔细看鹦鹉螺的嘴,是不是特别像鹦鹉?”杨元顺拿着他的小海螺介绍。
杨元顺家里堆满了各种贝壳。这些海螺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有些图案特别精致。“这些贝壳凝聚了我大半辈子的心血。大部分都被抓了,有的是从沙滩上捡的,有的是在避风港买的。”
有一次,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远路过松门的焦山港,偶然发现一个正在开工的鱼粉厂。看到这一幕,让他眼前一亮,只见工人们挑出石头、海螺、贝壳等。把它们扔到鱼粉堆里。
“原来是怕做鱼粉的机器卡住了,只好把这些硬物拣出来扔掉。”杨元顺作为宝物,立刻把手伸进臭鱼粉堆里搜寻。“如果你幸运的话,你可以找到很多宝藏。”
还有一次,杨元顺去天津旅游,在市场上看到一只海螺。虽然看起来不错,但这种海螺已经在家里收集了。于是他回到酒店。但是在睡觉之前,他又想了想,“终于,我发现这个海螺的渔具和家里的有些不一样”。
辗转反侧,一夜无眠。杨元顺忍不住自己。第二天早上,他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回到旅游景点买了这个海螺。
建展厅给后人留下海螺
在杨元顺的收藏中,不仅有台州沿海的普通海螺,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珍贵鹦鹉螺。在他收藏的海螺中,最大的是长30厘米的大蜗牛,最小的是只有5毫米长的米蜗牛。
东西越来越多,占了家里很多空间。邻居亲戚都劝他卖掉。但是,这些都是杨元顺的宝贝,他不愿意卖。“我不想让别人看到。如果这些贝壳从一个上掉下来,它们就会消失。”
为了搞清楚海螺的来历,杨元顺还专门买书研究。根据书上记载的名字,他还买了陈列卡,一张一张地写着。
为了更好地保存海螺,他还找到了不同形状的盒子,让海螺有自己的目的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杨嘴担心自己收藏的这些宝物会没有继承人。
“我想开一个海螺展厅,把这些海螺留给后代,让附近的孩子来看看,让下一代知道我们的海螺有这些品种,海底有那么多好的海螺。”杨元顺说。
1.《四大名螺 51年集齐300枚海螺 听说他还把四大名螺集齐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大名螺 51年集齐300枚海螺 听说他还把四大名螺集齐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71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