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国自行设计的055万吨驱逐舰在江南造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即使是在国产航母刚刚下水的风光下,也没能掩盖该舰的锋芒。可以说,该舰的下水对我海军建设的转型是巨大的,它标志着我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力量到远海战略力量转变的实质性成果。该舰另一个被重视的原因就是它采用的独特的雷达制导体制。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一场决定我国雷达发展方向技术之争。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055驱逐舰所采用的雷达。055驱逐舰最核心的对空探测设备是属位于舰桥下方的4面大型相控阵雷达。根据网上相关照片舰上人员和雷达阵面的比例可以粗略估算得到如下数据:该雷达宽大概为4米,高为4.5米。根据技术发展的延续性,可以推断该相控阵雷达可能是052C/D驱逐舰所采用的346/346A型“海之星”雷达的改进型。我们今天的讨论就是从052C对空搜索雷达的选型和竞争说起。

由于军工企业内部的竞争一项不为人所知,所以一下内容主要根据前14所科研人员的一篇回忆文章,另外加上小编的推测,不合理之处望大家指正。

下面向大家介绍世界主要对空探测雷达所采用的波段和各自的特点。目前,对空探测雷达主要制导波段是S波段、X波段、C波段。其中,S波段中心频率3G赫兹,对应波长为10厘米,该频段覆盖范围为2~4GHz。X波段中心频率10GHz,对应波长为3厘米,频段覆盖8~12GHz。C波段雷达中心频率6GHz,对应波长为5厘米,频段覆盖4~8GHz。

这三种探测波段,X波段具有出色的低空传播性能,而且具有波束宽度窄、跟踪精度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另外,该波段的频带宽度大,有利于目标识别。但是该波段也存在在大气中传播损耗大、探测距离较短,波束宽度较窄引起的搜索、探测能力较差的不足。该波段的雷达通常用于火控、炮瞄和制导等。俄罗斯S-300、“立夫”系列制导雷达就是采用的该波段。

S波段的雷达在制导精度和分辨率方面相对X波段都稍差一些,但是,具有探测距离远的优点。该波段的雷达通常作为搜索、对空警戒和目标指示雷达。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预警机采用的都是S波段雷达。而C波段的各方面的性能介于X波段和S波段两者之间。美国“爱国者”系统的AN/MPQ-53雷达就是C波段雷达。不同于俄罗斯的S-300采用X波段雷达需要配备了S波段雷达进行补盲不同,“爱国者”系统一部雷达就可以完成多目标的搜索、跟踪和导弹制导等多重任务。

我国对空雷达的竞争主要在航天二院的C波段雷达和14所的S波段雷达之间展开。伴随着红旗9系统的成功,航天二院也掌握了C波段雷达的相关技术。伴随着红旗9系统成为052C的防空导弹,它所采用的C波段火控雷达装备052型驱逐舰才是顺利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况且,C波段雷达兼顾了精度和探测能力,系统构造相对简单。而如果采用S波段雷达的话则还要另外加一个C波段信标应答机。因此,在二院看来,采用S波段雷达无异于多此一举。

可以说,这次竞争不仅仅是国内两个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也是C波段与S波段雷达之间的竞争,也是无源相控阵与有源相控阵之争。可以说,这次竞争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雷达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的竞争环境对于一国的军工发展也不失为一件好事。现在,竞争的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是14所的S波段346型雷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显示,我国海军没有满足于C波段无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技术。这个结果不仅体现了雷达系统发展趋势和技术的先进性,也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节省了时间。

二院反对采用14所S波段雷达的另一个理由是技术不成熟。当时,14所也仅仅能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所需要的收发组件和单元。而能不能实现批量生产和稳定性问题谁也无法保证。实际上,在中国的军工发展史上,有着太多项目因为指标过高,工业生产达不到要求而下马。

1.《c波段 我国有源相控阵雷达C波段与S波段之争:一场决定我国军力的争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c波段 我国有源相控阵雷达C波段与S波段之争:一场决定我国军力的争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7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