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的乡镇卫生院破败不堪,缺医少药,仅有的几名医生根本远远满足不了众多人口的医疗需求。于是,又在各乡镇召集了一部分从事医疗的人,统一在各县上的卫校进行培训学习,毕业后就安排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以缓解医疗需求。

在渭北平原上,有一条细长的河——石川河,石川河由西北方向穿过周家乡向东南流走,流向渭河,最终汇入黄河,流向远方。

周家乡卫生院有医生三人,这三个医生在当年算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其中一位胡先生看中医,把脉用药十分老练,尤其是妇科看得好,在周边影响很大。还有一位是国民党军医党先生,听说以前在国民党部队时,是高级将领的随军医生;解放后,没有跟着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周家乡。姜先生说着外地口音,儿科看得好,小孩子进了医院,就害怕打针,多数会吓得哇哇大哭,姜先生就会拿出一颗水果糖逗孩子,那个年代水果糖是稀少之物,也是孩子最爱的;我在小时候也经常被家人带着去看姜先生,模糊里还有点印象。还有一位赵先生,此人瘦高个,不喜言语,手里时常拿着旱烟锅,闲暇时“吧嗒、吧嗒”抽上几口,笑眯眯地看着医院里人来人往,但是此人医术极高,内科看得相当好,诊断准确,用药简单,效果好,经常是早上上班前科室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一直看到中午,不得休息。

周家乡卫生院护士也很少,仅有两个,均是从县上卫校培训后分下来的。其中一位杨护士,以前在村里的保健站打过几天针,再加上在乡上有亲戚,后来就被乡上派到县卫校培训学习了两年,回来后安排到乡卫生院当了护士。此人参加工作时,孩子已经五岁。

周家乡周家村有一个老汉叫李有财,六十岁左右,昨夜天刚黑时吃了半个西瓜,半夜里就开始闹肚子,一晚上跑肚拉稀七、八次。秋天的西瓜就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闹肚子。早上起床时李有财感觉浑身无力,于是一个人慢腾腾地来到乡卫生院找赵先生看病,赵先生检查完后说是胃肠炎,开了六包药、四针肌肉针,“回去喝点糖盐水,喝稀饭,不敢吃凉的”,赵先生嘱咐完后,李有财交钱取药,找护士打针去了。

刚好今天杨护士上班,杨护士接过药后看了看,说到:“脱裤子!”李有财看到杨护士态度不是很友好,赶紧解开裤带,乖乖地配合护士打针……没想到,裤子一下子就溜到了脚踝处。“妈呀,你咋耍流氓里?”杨护士赶紧捂着眼睛喊道,把李有财羞得满脸通红,赶紧蹲下提起裤子,说:“我不是故意的,我老汉都六十几的人了,还能给你一个年轻娃耍流氓?”“算了,不说了,赶紧打针!”杨护士说着就拿起针管就向李有财屁股上扎去。“哎呀!真疼的!”李有财喊到,“不疼,是假的;打针不疼,弄啥疼?”杨护士也不含糊,直接就怼了过去,把李有财怼得无话可说。

第一针打完了,李有财拿着吃的药和剩下的针剂回家休息去了。回家后吃了一包药,喝了一大碗糖盐水,睡了一觉,起来后感觉有点精神了,晚上还有一针,“希望不要是杨护士上班”,李有财心里想到,早上和杨护士发生了小摩擦,再找她打针,还不知道她咋整我呢。李有财在村子里到处溜达了一会,看着天色渐晚,想起还要打第二针,就回家拿了剩下的针剂去了乡卫生院。

推开注射室的门,还是杨护士值班,原来另外一个护士今晚有事,和杨护士倒班了,所以杨护士今晚继续上班。没办法,李有财硬着头皮,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护士,我打针。”“把药拿过来,沟子露出来!”杨护士沉着脸说到。李有财心里不想打了,但是害怕晚上继续拉肚子,那就麻烦了,小病就耽搁成大病了。“没办法呀,咱今个栽人家手里了”,李有财一边想一边很小心地解开裤带,用手抓紧裤子,以防裤子跌落,露出了右侧臀部,“啪”的一声,“哎呦——”“好了,打完了。”李有财回头看时,空针管已经在杨护士的手里,“嗖”的一声直接飞进了垃圾筐,李有财忍着疼,一瘸一拐地离开了乡卫生院。

回到家里,李有财怎么想都觉得很生气,“不行,明天早上到医院找院长去,告她杨护士,啥态度,啥技术,打针把人能疼死。”一阵倦意袭来,李有财睡着了。这一觉睡得美,香得很,醒来时已经是早上八点多了,一个晚上也没有起夜,感觉精神好多了,肚子偶尔“咕噜噜”响,问题不大了。“算了,病强了,不告她了,没意思的很!”李有财想着在院子里转了转,活动了一下筋骨。这时老伴喊李有财吃饭了,稀饭就着咸菜,李有财感觉嘴里还是没味,喝了半碗稀饭,吃了半个馍,李有财就不想吃了。老伴看李有财不想吃饭,就说到“吃了饭,赶紧去打针,刚强点你就不想打了,小心后半天又开始拉了。”李有财回到房间,又躺在了床上,用手揉着肚子,还是不舒服,“唉,把他家的,还要去打针,要是还是那个歪婆娘,沟蛋子又要受疼了。听人说另外一个赵护士打针态度好、技术好、打针一点都不疼。但愿那个歪婆娘今天不上班!”

李有财拿着剩下的药又来到了乡卫生院,今天中午看病的人真多,有看妇科的,有拉肚子的,还有被狗咬伤的,医院里的小院子车子停满了,乱哄哄的,熟人互相打着招呼,问候着对方的病情。

今天赵护士因家里事情没有处理完,还没有上班。把杨护士一个人忙得转圈圈,不时的喊到“xxx皮试时间到了”、“xxx,叫你快点,你咋就不听话的很”……李有财看了看病人真多,就蹲在院子里和那些病人闲聊起来,“赵先生看病技术就是好”“嗯、嗯就是的,上次我肚子疼了半年,在周围看好多医生都没有看好,以为得了瞎瞎病了,跑到西安大医院也没有查出来啥病,说是没啥问题,就把我打发回来了,回来还是疼得不行,听人说周家乡卫生院赵先生看病技术好,我就来试试,结果赵先生看过后说是肚里有蛔虫,吃了几顿打虫药,肚子就不疼了,拉出的蛔虫有筷子粗”,一个中年男子说到。“啧啧,看看,大医院把这小病就不当回事,还是咱底下的医生认真负责”,一个病人附和着。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十二点下班了。李有财看到病人已经不多了,就来到注射室,他把药放在桌子上等杨护士忙完其他病人后,再给他打。一早的忙碌,让这位护士已经疲惫不堪,心里的怨气没有地方发泄,看到李有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还没好,赶紧,忙死了”,看到护士一脸不高兴,李有财赶紧做好了打针的准备,“啪”的一声,“哎呦,今天的针咋真疼的?”这次打针把李有财疼得出了一身汗,等李有财回过头来时,杨护士已经把针管扔进了垃圾筐,“咦,我的药咋在桌子上放得好好的,你把谁的药给我打了?”李有财赶紧问道。“不可能打错的”,杨护士说到。“那我的药咋在桌子上放得好好的?”“哟,让我看看,打错了,对不起!对不起!”杨护士看到自己犯了严重的责任事故,吓得变脸失色,只见桌子上有一个破了口的安剖瓶子,杨护士拿起一看,上面写着“黄体酮”,怪不得疼得很,黄体酮是油性液体,杨护士在注射时,速度太快,所以引起的疼痛让李有财难以忍受。“哎呀,我找院长告你去呀!”李有财大声喊到,引得其他的群众也围到注射室门口看热闹。听到注射室有人吵架,院长刘良宽赶紧走了过来,“刘院长,你护士给我把针打错了,这下出了问题咋办呀?”李有财大声地向刘院长问道。“别急,别急,先到我办公室里,咱再说!”刘院长把李有财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了李有财,李有财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刘院长问到:“老李,咋了?把你还气成歪的了?”李有财把看病的前前后后向刘院长学说了一遍,“大夫就是好,态度好,看病还仔细。姓杨的护士,态度瞎,技术差,今天又给我把针打错了,你说咋办?”“打的黄体酮,对人危害不大,要不咱到大医院给你检查一下,你看行不?”“行,就按照你说的来!”李有财怒火稍有减少。

当天下午,刘院长就和李有财坐公交车去了县医院,找到外科主任把事情说清楚后,主任说没事,回家热敷几天就好了,李有财和刘院长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老李,还没有吃饭里,咱俩吃羊肉泡,听说县医院旁边巷子里有一家羊肉泡馍馆不错!”“嗯、嗯!”两人来到羊肉馆,一人吃了六两,吃饱后坐车又回到了周家乡。

当天晚上,全院召开紧急会议,主要讨论处理杨护士打错针一事。杨护士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坐在那儿,一句话不说。通过大家共同商量,让杨护士在职工会上公开检讨,同时扣发当月奖金。

作者简介

张鹏,阎良区作家协会会员,高建群文学艺术馆长山基地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乡土委员会会员。

曾参与编著《古韵关山》《渭北文化痕》。

专营复印纸、试卷纸等纸品,承接打印、复印、加粉等!18710761125

1.《【小说】打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说】打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