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无数日军端着刺刀,嘴里哇哇大叫,然后如同潮水一样涌向美军。这一幕往往是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日常。而面对这种日常生活,美军的应对策略就是拿出一支由温彻斯特生产的霰弹枪,来应对这些发了疯的日本人。这种扬名于一战的武器,曾经成为德国人的噩梦,也是二战中日军的梦魇。那么这种武器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一、温彻斯特的霰弹枪

温彻斯特M1897是一枝由著名的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勃朗宁,设计的泵动式霰弹枪。

所谓泵动式,是指通过一根与外裹护木相连的传动杆连接由射击者直接驱动枪机前后运动,从而完成射击循环的运作方式。

在使用泵动式枪时,应先扣下扳机。待枪发射后,用力向扳机方向将护木拉到底。看到弹壳抛出并听到“咔嚓”一声后。再用力将护木向枪口方向推到底,即可完成上膛而再次准备发射。

最初的M1897霰弹枪是温彻斯特公司诸多霰弹枪中,最为经典的一款。当然,如果和温彻斯特M1887这种杠杆式霰弹枪比起来,帅气程度还是不足的。

不过这种温彻斯特M1987杠杆式霰弹枪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远不如泵动式来的可靠,且结构过大,导致枪身不够紧凑。

所以温彻斯特公司就聘请了约翰·勃朗宁制造了M1897泵动式霰弹枪。

与温彻斯特1887相比,温彻斯特M1897是一枝没有扳机切断装置的外置式击锤型霰弹枪,使它能够快速连射。这意味着使用者只要在保持扣着扳机以下反复不断地拉动前护木,霰弹枪就会在前护木和枪机都回到前端闭锁的一瞬间发射。

可以想象,温彻斯特M1887拍马也赶不上温彻斯特M1897,所以在温彻斯特M1897面世之后,温彻斯特M1887就立刻停产了事。而温彻斯特M1897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风靡美国,甚至远销海外,成为了所有好猎手都必备的猎枪。

不过如果是这样,显然温彻斯特M1897并不会就此扬名,霰弹枪也不会。

真正让温彻斯特M1897扬名的是若干年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这场战争的爆发,让霰弹枪成为了德军的梦魇。

二、堑壕清扫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一种,非常单调,毫无技巧的模式下进行的。

双方都挖掘堑壕,铺设铁丝网——有些还是通了电的,埋设地雷,一层一层的堑壕被交通壕链接,形成了延绵百余里的宽大阵地。然后大家都架好机枪大炮,等着对方冲锋,或是己方先冲锋。

进攻的一方和拿破仑时代没有任何区别,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带着钢盔,挺起胸膛向敌方的阵地走去,最多就是有炮兵的掩护发动攻击。可以想象,在一战的时候,以这种进攻方式去进攻敌人的阵地,显然会死得惨。

但就算侥幸冲进去之后,你也一样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因为堑壕的特殊性,在堑壕的战斗往往会变成惨烈的白刃战。这个时候能笨重的步枪就显得毫无意义,手枪,匕首,工兵铲,甚至是砖头才有意义。

完全拼的就是谁人多,谁能打。所以堑壕里的此起彼伏的白刃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要付出较为惨痛的代价,当然进攻方更惨。

1.《温彻斯特m1887 一战德军心中的噩梦,二战日军胆寒的梦魇,来自温彻斯特的霰弹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温彻斯特m1887 一战德军心中的噩梦,二战日军胆寒的梦魇,来自温彻斯特的霰弹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