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

1996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繁华地段大十字,一幢两层木质结构的楼房里,一名齐耳短发、脸蛋黝黑、身穿橄榄绿警服的女民警就冲了进来,将一纸调令掷在李队长的面前。

“凭什么安排我去110指挥中心?我警校学的是刑侦、是法律,没学过怎么接电话!”

还没等李队长回过神来,女警又连珠带炮似的说道。这女警叫徐燕,21岁,入职防暴大队两年。

工作中的徐燕

当徐燕冲进来那一瞬,李队也是血跟着往上冲,但毕竟是老民警,他知道徐燕的秉性,见大伙儿大都去了派出所,她当然不服气。李队心里想,还是这样愣头愣脑的女孩子。

李队掏出包烟来,不紧不慢地把烟卷往上递,两片厚嘴唇咂着,然后问她:“想和我去派出所吗?”说着,烟卷儿也跟着嘴唇颤动着。

正这时,电话响了,领导打来的:“看文件了吧?”

“看了,谢谢领导关心。”

“女生都留市局,一是你在争取。另外在110指挥中心接电话,也只有女生去才行,群众听了才有亲切感呢!”

“是的。这不,队里的女同志都高兴着,等着到新岗位呢!”

徐燕听了电话里的对话,耷拉下脑袋后悔刚才的冲动,刚刚的火气顿时蔫了。

那时所谓110指挥中心,其实就是两台红色座机电话,摆放在写字台上。和徐燕分到中心的一共八人,每两人一个班,每班24小时。四个班轮流值守。

1996年的贵阳,人口大约两百多万,加上当时手机还未普及,报警以座机为主,110指挥中心一天接警大约就几十个,但即使这样,也把她们累得够呛。因为引导报警人讲清楚地址就要费去一番口舌;接着,接警员搞清楚属哪个派出所又下一番功夫,属于哪个派出所、电话是多少,又得核实一遍。最后,拨通了派出所电话,又还得转述一遍报警内容。

一天黄昏,暮色渐起,窗外秋雨淅沥,徐燕坐在写字台前,眼盯着两台红色座机想,千万别响,别响,可报警电话却固执地响了。

“你好!110。”

“我爸爸打我,我要去外地了。如果我妹妹打110找我,麻烦阿姨给她说声,我走了。”一个男孩的声音。

“你几岁了?”

“十岁。”

徐燕示意和她一起上班的同事,查一下来电的座机号码,一查,是火车站一小卖部的公用电话。

“那你买票了吗?”

“买了。一会儿就上车了。我走了,我妹妹如果找我……怎么办呢……”电话那端传来了啜泣声。

这孩子要离家外出,这怎么行?徐燕示意同事赶快联系火车站的朝阳派出所,要求值班民警火速赶至这座机地址。自己则和那孩子继续说话:“要不,我叫你妹妹来见你一面吧?”

“不!不行!妹妹来,爸爸就会跟着来。那爸爸一定会打死我的!”

徐燕试图和孩子聊些感兴趣的话题,拖住孩子,好等出警民警找到他。不一会儿,孩子突然说道:“阿姨,有警察过来了,我要走了。”说完,话筒里只听得密集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渐无,最后只剩下火车站的叫卖声、零星的汽笛声。

糟了,这孩子一跑,火车站人那么多,路又那么复杂,出警民警可能找不到了。徐燕挂掉电话,心里却担心极了。

不一会儿,内部专用的蓝色座机响了:“中心,我是朝阳。向你报备,孩子已接回所,现正在安抚。”

徐燕心里感到一阵暖意,谁说110指挥中心就只是接电话呢?

对于小冉来说,2004年夏天的那个夜晚若梦魇一般。

小冉下夜班回家,要穿过东山。走到东山牌坊的地方,三名男子抢走了小冉身上的7000元钱,并乘坐一辆面包车逃之夭夭。

恍惚间,小冉记住了面包车牌的末尾两位数为“63”。她急忙找到一小卖部打110报警,接警的正是徐燕。

面包车逃逸的方向螺蛳山,地处黔东、东山、大营三个派出所交界,地形复杂。但这些没有难住徐燕。

因为对报警人说的地方不了解,徐燕派错过警,为此她深深自责。于是,她开始背地图。每天没警情的时候,就一个人对着地图想。和闺蜜一起逛街,闺蜜在商场里左挑右选,她却在“逛”广告牌、路标牌,逛标志性建筑。就这样,徐燕对整个贵阳市的地图都非常熟悉了。

徐燕想起平日和朋友去螺蛳山搞烧烤的情景。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都忙着找柴生火,忙着提水洗菜,唯独徐燕却站在大石头上琢磨——这路通往哪里?属哪个所?分叉道在什么位置,右拐又是什么地方?又属哪个所?

螺狮山的情况浮现在眼前,一张详细的抓捕地图已经在徐燕脑海中构建好了。她拿起对讲机:“现通报一起警情,在云岩区东山牌坊处发生一起抢劫案,嫌疑人驾驶尾号63的灰色面包车,往螺丝山方向逃逸。请黔东所、东山所和大营所迅速出警,扎好各自辖区路口,一旦发现,立即实施抓捕。请周边巡逻警力前往增援。收到请回复。”当各执行单位相继回复“收到”后,徐燕又进行即时调度。

十多分钟过去,对讲机响了,“中心,中心,4名嫌疑人已抓获!”指挥中心顿时响起了掌声。

原来,110接警员,还可以指挥抓捕的,徐燕为此久久兴奋。

对于一名普通群众来说,这一生拨打110的次数应该屈指可数,而且记忆深刻。仿佛只要110一接通,心里就踏实了,事情的转机就会出现。徐燕体会这其中沉甸甸的信任,她心里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如果一次接警处理得不规范、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名群众记忆里永远的遗憾或伤痛,导致其对公安机关充满失望甚至愤怒。

而真正触痛徐燕心灵的,竟然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徐主任,我是督查支队的。因为将处理昨晚的网格民警,请你出具一份对该警情派警的情况说明。”

窗外,雪花还在零星落下。刚刚督查支队说的警情,她记得很清楚。

前一天晚上七点过,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的父亲走失了,早上离家后就没回来。他父亲今年快满八十岁了,老年痴呆,常常出了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好多次,都是民警找到后打电话给他。可是这次,却迟迟没有等来民警的电话。

暮色降临,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他越发慌了神,打110报了警。徐燕得知该警情后,立刻向贵阳市派出所、网格接处警发出协作指令,同时,图侦部门对老人一天的行动轨迹,进行视频追踪,发现老人在中午走进屋后的森林公园,就再也没有出来。

指挥中心及时形成了一个搜山方案,并向森林公园附近的派出所和网格接处警下达指令,要求全力搜寻,查找老人。经过一夜努力,却未发现老人的丁点踪影。到了翌日早上,大家都又冷又饿,非常疲惫。后来,在警犬的帮助下,终于在一大树下发现了老人,可是,已经成了一具冻僵的尸体。

面对这一最坏的结果,大家突然都沉默了。负责指挥的领导忍不住大发雷霆:“上百人,找一名老人,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雪地里大家都静默着。森林公园里负雪的树枝,“吱呀”一声断了,落下一片雪来。

“是谁负责这片区域的?”

“是我。”九网格的民警张立站出来说。他惶恐地看着领导脚下的落叶,雪开始越积越厚。

“请督查介入,依规处理。”领导抹了一下额前头发上的雪片,说到。

出具一纸情况说明,那是小事,但要处理民警,徐燕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徐燕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在她心里,如果说贵阳公安是一盘棋的话,那么,领导就是其中的“帅”,110指挥中心,应该是“相”,既在领导身边,负责为党委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又经常出现在前沿阵地,和基层民警一起协调处理各种警事。

“不是发指令了吗?”徐燕不解地问张立。

“昨晚赶到森林公园,警务手机没信号了。虽然上山搜寻,却没在自己负责的区域。”

“那你用对讲机向指挥中心报备啊?”

“手机放包里,没注意信号丢失了。”看着张立两手搓着,徐燕瞥见他手上还有残存的泥土,突然有些自责——这能完全怪张立吗?

她找到领导,说这事我也有责任,指令发出后未一一核实。其实,这事发生的2008年,110报警一天有六千条,怎么能一一核实呢?发出即视为对方已收到。

张立突然在雪地里眼眶湿红,没有哭泣,但这其实比哭泣更难受。徐燕内心激起了千层波浪,对于老人的去世,对于张立的泪水,这就是110指挥平台想要的结果吗?不是。假如能让警犬提前介入,假如张立能及时接收到指令,或许,悲剧不会上演。

为此,110指挥中心不应该是由上至下的线性结构,它在指挥实战的同时,更多应该是建立一个服务实战的平台,打通警种之间的壁垒,各种警务资源融合共享,互相补充,最后解决难题。

这几年大数据快速发展,公安机关用大数据来辅助侦查、管理人口、便民利民,确实成效显著,可是,电信诈骗案件也开始增多,老百姓防不胜防。

每次接到报警电话,受害人都是已经受骗上当了。而电信诈骗的破案却相当艰难,为受害人追回损失,那更是难上加难。徐燕想,是不是可以和反诈中心联手,不做“事后诸葛亮”,变被动报警为主动预警,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呢?

大数据对频繁拨打贵阳地区的可疑电话自动跟踪、筛查和分析,同时,还对与疑似诈骗电话有接触的群众电话高度关注,并根据通话频率触发预警,及时让公安部门介入。

那怎么介入呢?于是,110指挥和反诈中心联手,一旦有预警,系统会给高危号码发送预防诈骗短信。若发现疑似诈骗电话与之还有接触,则通过110报警台联系告知,人工干预,揭穿骗局,直至群众醒悟。

一次,一名在贵阳打工的女孩子,接一冒充公检法的电话,称自己的身份信息在老家涉嫌诈骗,要求女孩将银行卡里的资金和身上现金转移至一安全账户,女孩子信以为真。

女孩来到银行,填好单子,坐在银行大厅排队,准备将自己刚刚领到的4000元工资存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正在这个时候,女孩手机响了,来电号码是0851110。女孩接了电话,才明白一切。

一晃,徐燕在110指挥中心已工作了23个年头。曾经的“小燕子”,变成了今天的“徐主任”;穿在身上的警服,也从“八三”式的橄榄绿变成了今天“九九”式的深蓝色;110指挥中心也从两部电话变成贵阳公安大数据中心。

想起这些年接过的大约70万个110,排列在一起,就是用1和0来表示的一串二进制代码,而代码的发端,正是青春有梦的21岁。

在这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里,人生应该品尝的酸甜与苦辣,应该经历的平坦或坎坷,应该面对的阴晴寒暑,还是昼夜晨昏,徐燕都一一感受过了。

她这样想着,110电话又响了……

1.《听到这个消息 女民警冲队长大喊:“我不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听到这个消息 女民警冲队长大喊:“我不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5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