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安徽省第一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合肥首个数百亿集成电路项目合肥精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的目标指日可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台办副主任苏青、合肥市政府副市长王、国家示范性微电子研究所建设专家组组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合肥半导体产业协会主席、安徽大学教授陈俊宁、卢俊、 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合肥精河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艺鹭,合肥精河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显娥,
合肥市副市长王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合肥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创新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建设了几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集成电路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主导性产业。合肥坚持优先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率先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爆炸式增长。
目前,合肥已被列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布局城市,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它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拥有设计、制造、包装和测试、设备和材料整个产业链的城市之一。
精河项目的成功量产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空白,提高了驱动芯片的国产化率,实现了“中国制造核心合肥”。
他说,对合肥来说,“合肥制造”晶圆不仅点亮了面板,也将合肥建设“中国集成电路之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标志着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飞跃。
他希望合肥精河公司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延伸和拓展产业体系,扩大优质产品供应,为合肥建设“中国集成电路之都”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会上,领导和专家还从集成电路行业人才聚集、上下游配套、服务更大更强的集成电路项目等方面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国家示范微电子研究所建设专家组组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严晓浪
▲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军
▲合肥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席、安徽大学教授陈俊宁
▲合肥精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
▲合肥精河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先戈
合肥精河:2020年满产后4万片/月
合肥精河,总投资128.1亿元,2015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17年6月28日完成一期,7月中旬生产第一片晶圆。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到今年年底,可以实现月产量3000片。预计2020年一个工厂可以达到月产量4万片的规模。四个晶圆厂建成后,总月产能将达到16万片12寸晶圆。
填芯屏生产:国产化率将大大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医疗,大到汽车、高铁、飞机、航天,芯片都离不开“心”。
如果BOE成功落户合肥,打破了国内长期以来“缺屏”的痛苦,那么精河整合项目选择合肥,可以说是消除了“缺核”的难度。
而且项目会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预计到2020年,只有精河公司生产的晶圆才能实现国内面板驱动芯片70%的国产化率,成功打破国内面板芯片几乎全部进口的局面。
集成电路资本: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依托新展示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凭借行业下游整机及系统集成领域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吸引了金城新会晶圆制造、凸点封装测试等一批集成电路行业的龙头项目入驻我区,成为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249.4亿元。
据悉,合肥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完善“合肥核心”、“合肥生产”、“合肥使用”全链,全面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特色芯片的设计制造,力争到2020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和设计产业位居全国前五。
工业
研究报告
1.《晶合 合肥晶合12英寸晶圆项目实现量产,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面板驱动芯片制造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晶合 合肥晶合12英寸晶圆项目实现量产,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面板驱动芯片制造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97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