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回忆一直是文坛的热门话题。有人顶礼膜拜,有人不以为然。叶赵岩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醒人们不要把当时的文学标准看得太高,也不要把它美化和理想化得太多。其实当时的文学热是一种虚拟热,就像一个巨大多彩的肥皂泡,经不起小小的针尖。
这一期《人民文学》有一个故事
花城出版社《历史文学》
可能不同的人对80年代的文学有不同的记忆和判断。叶先生认为这是一场虚拟的狂热,而在我的印象中,他认为这是一个堰塞湖决堤的时代。当巨大的洪水从山上落下时,如何判断哪个电流是虚的,哪个是实的?
叶赵岩先生举了一个例子。1982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美国最新短篇小说选》首次印刷4万多册。他说,这次印刷可以被视为文学乏力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一看就知道是匆匆编的,内容五味杂陈。当你在篮子里拿起它时,它就是一道菜,当你把它放在桌子上时,它被认为是一道美味。
曾经风靡市场
其实4万册在当时简直少得可怜,广东省作协的文学刊物《作品》发行量高达60万册;80年代在花城出版社,出版港台小说,不问作者是谁,是武侠还是爱情。我一次印了几十万份,还要一遍又一遍的印。
这是一种文学思潮,另一种是叶先生批评的所谓“伤痕文学”或“批判文学”,与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学、抗战文学乃至批评林、孔的思潮是一脉相承的。还有第三个趋势,就是先锋文学。
人们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吞下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好像饿了一样。意识流小说与朦胧诗之争,逆天沸腾。老作家的作品充满政治热情,直抒胸臆,用文字表达心声,使仁义壮丽。新生代作家以激进的态度抵制“泛政治化”强加给他们的意义和责任,更注重对作品的解读。
那个时代的
杂志
如果继续分析下去,各种文学思潮可以分成更多的支流,互相交叉,互相碰撞。这就是当时文坛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批判文学”的存在。至于作品好坏参半,有的作家争名夺利,顺势而为,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现象。
在我看来,80年代的文学不存在虚热问题。每一个热度都是真实而炽热的。至于创作水平,不影响这种热度的真实性。80年代文学最大的特点不是批评,也不是专业水准,而是多元化。人们第一次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也可以开花结果。
所以“泡沫”这个词,无论是股市、楼市还是文学,我都不认同。我相信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当房价涨到每平米七八万的时候,肯定是有原因的。没有人想吹大泡沫就吹大泡沫。当楼价下跌时,一定有理由要跌。认为用一个小针尖就能扎穿它们,未免太乐观了。
文学也是如此。为什么到了90年代突然就凉了?叶先生认为,当年文学的热闹与后世文学的冷淡,即虚热的消散密切相关。但我认为,80年代文学的热闹与70年代的冷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90年代的忽视,与整个环境的时移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笔会非常流行。这是花城出版社的合影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作家或潜在作家转向做生意。至于他们为什么觉得做生意比写小说更有吸引力,只能问自己。对了,我也是90后开始放弃写小说(不仅放弃写作,还放弃阅读),转而沉浸在历史中。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用墨水写的小说,在用血写的几千年历史面前,太苍白了。
读文章,品味广州往事:
1.《80年代文学 80年代的文学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0年代文学 80年代的文学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98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