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几天前看完《敦刻尔克》,忽然对“英雄”这个词产生了一些莫可名状的感受,今天正好有时间,就在这里说一说。

在《敦刻尔克》的前半部分,诺兰用主角的视角展现出了一种穷途末路的绝望:故乡就在海峡的另一面,你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但就是无法回去。一队队士兵固执地用小舟冲向巨浪,又一次次被打回来,甚至有人试图扔下装备,游泳过去,但全都无济于事。

更多的人则选择在码头静静等待祖国军舰的救援,可是在敌军疯狂的飞机和鱼雷面前,救援军舰一艘艘被击沉,许多士兵刚登上船在举杯庆祝逃出生天,下一秒就被击沉,被搭救上来的士兵甚至不愿意再进船舱,因为留在甲板上更容易跳水……正是这种压抑的情绪,让这拥挤着数十万人的海滩上一片死寂。

然而,就在所有人绝望到几近崩溃时,模糊的海平面上出现一整列来自家乡的,大大小小的民船,他们是英国的平民百姓前来接自己的子弟兵。

在那些民船和游艇上,有老人、少年和妇女,一瞬间,海滩上困守的人群爆发出巨大和持久的欢呼声。那种欢呼完全不是导演在故作煽情,任谁处在这样的绝境下,看到此情此景,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在那一刻,那些平凡朴实的人,就是他们的英雄。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闷,和我一起去看《敦刻尔克》的朋友看完说,觉得汤姆哈迪真的帅爆了,他是这部电影唯一值得看的理由,不然这就是一部大闷片。汤姆哈迪演的是一位英国空军,在燃油耗尽只能凭滑翔留在空中的间隙,击落了一家敌机,对,就是不断击沉英国军舰的德军飞机。最后他无奈降落到敌军包围圈里,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战机,慷慨赴义。

他确实是一位英雄,朋友发出这样的评价是人之常情,但他的话却让我思考了很久,我们下意识地会注意到、欣赏到那些有明确“英雄行为”的人,正如《敦刻尔克》如果没有汤姆哈迪,那么这部电影里就不会让人联想到“英雄”这个词语,只是一部压抑乏味的“大闷片”。

巴顿说,“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这句话平时听来,我会自然而然想到那些出类拔萃、占尽鳌头的英雄人物,但看完《敦刻尔克》,我由衷地重新审视了这句话。在巨大的绝望面前,一点点微弱的希望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哪怕一个没有任何击落敌机丰功伟绩的飞行员,就只是开着战斗机在你的头顶飞一飞,你也会发自内心的感到震动。在这个时候,英雄主义不是诗歌里的伟大情怀,而是真实残酷的求生欲望。他的出现让你重新燃起对生的渴望,他就是你的英雄。

在电影的末尾,败退的英国士兵们乘火车返回故土,迎来无数同胞的关怀。一个士兵对此感到羞愧,觉得自己只是打了败仗,逃回来而已。但负责发放食物的老人说,“这就已经够了。”战争的成败不是一个士兵能决定的,但只要你没有屈服,你就值得受人尊重。

坦白讲,看到这里时我有点惭愧。曾几何时,我对英雄的理解还在用成王败寇、所向披靡这样的成语概括。我们习惯去景仰那些散发光辉的英雄,因为他们富有传奇色彩,他们令人敬畏。但那些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抗争不断挣扎求生的败退之兵,他们同样也是英雄。

成王败寇的思想从小便深深植入在我们的脑海中,所谓的英雄变成了一种政治话术,它是成功者的冠冕,是他们光辉尽显的一瞬间,至于失败者,谁会在乎失败者?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黄巾军的领袖张角简直是个妖怪,长大后却有些同情他。他以治病救人为由,宗教救世为实,宣扬上天会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他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因此赢得了数百万穷苦农民的拥护,最后,他为了反抗苛政揭竿起义,几天时间一呼万应,这种行为算不上英雄吗?然而他失败了,于是他变成了妖人。

时至今日,我们看待英雄的方式已经变得无比粗糙。一个人在电影里赤手空拳打翻一群装备精良的恐怖分子,我们为之热血,为之欢呼;一个生意人为了自己无辜枉死的妻儿,孜孜不倦地去求证去声讨,却有人怀疑他的目的是否单纯;一个女孩子因为指出别人随地大小便,被打伤了脸,还会有人觉得可笑。

其实三者的区别相差很远吗?在我看来是一样的,明确的英雄行为值得肯定,但压抑中的坚守、平凡中的不屈则更需要被尊重。就像李敖说的,“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

昨天,冯小刚导演发微博宣传他的新电影《芳华》,用了一句话我很喜欢,“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他说,“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维护国家尊严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友们”。

这条微博发出仅仅一天的时间,转发就达到了七十万次,许多人在评论里写下自己所知道的,鲜为人知的老兵故事。大多都是从父辈和爷爷们的口中听来的,这些故事的主角大都籍籍无名,也算不上战斗英雄,但你却能在那些平淡的叙事间切实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我读了很多条,觉得他们比影视剧里那些徒手撕鬼子的英雄要鲜活、真实得多。

© 以上摘自冯小刚微博下评论

在我们的意识里,英雄是一瞬间的光芒万丈,我们渐渐默认,是那些英雄人物带领着我们走向胜利。但在日光之下,英雄与凡人并无差别,你只看到那些战败的士兵在战场上仓皇求生,却没想是怎样的勇气让他们来到战场上守卫国家,只因这么一点点坚持,他们就已经比躲在后方冷言冷语的人勇敢太多了。

最后,我想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文章,来概括我心中的英雄主义。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 e n d -

1.《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