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影票 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

如果你想在不降价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电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第一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更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可以让每一位观众都买得起电影票,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的娱乐生活中的重要选择。

作者|韩光

源|在hoWide外绘图

打开购票APP,你可能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开始在30元的最低水平,而繁华地区的电影院票价一般高达60元、70元,甚至100元以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可能比一起吃饭更昂贵。

在与我们相邻的印度,电影票的价格一般在5元左右,6元左右。难怪有网友惊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因为首都新德里最豪华的电影院,16块钱看一部人民币左右的电影。

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票价只有2毛钱左右,这么低的票价曾经让外国粉丝羡慕不已。现在,四十年过去了,票价涨了一百多倍,占人们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以前一部电影的票价占人均收入的0.67%,现在已经涨到2%。)

那么为什么电影票越来越贵呢?我们梳理了中国电影票价变化的历史,希望找出票价上涨的原因。

20世纪50-80年代

低票价政策

在民国时期,电影不是人们的娱乐。当时一级影院的票价大致分为4分钱、6分钱、1元三个级别,而普通影院的票价一般在2分钱左右。要知道,那时候一元钱可以买20公斤面粉,所以一般人一般看不起电影。这期间电影票还是比较贵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所有的管理政策都是学了隔壁苏联的老大哥,电影票价的制定机制也不例外。当时苏联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进入电影院,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采取了低票价政策。所以当时中国电影都是政府统一定价,票价甚至低到几毛钱。在此期间,电影很快成为一种真正的公共娱乐艺术。

当时的电影票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而少数未经调整的商品受到整个价格体系的挤压,电影票价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城市电影票价平均为30美分,而在农村,2美分就可以看一部露天电影,震惊了外国同行。与其他地区相比,香港的平均票价是10元5角,日本40元,美国50元,远高于mainland China的电影票价。所以当时的人说,人生有三大好处:“吃东西,看电影,坐火车”。(有人进一步总结“粮食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电影靠浮动票价过日子,铁路靠人满为患过日子”,可谓一炮而红。)

露天电影(图片来自互联网)

但是,票价这么低合理吗?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如果平均工资增长率在5%-6%,物价涨幅在3%-4%,就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但是,从建国到80年代,工资增长率超过100%,电影票却停滞不前。所以,因为当时票价太低,在一切都要市场化的时代,电影业出现了各种弊病。

首先是电影厂不可持续。随着价格的上涨,电影厂需要花更多的钱来制作一部电影,但票价并没有随之上涨,所以电影厂的利润一直在下降。此外,影院放映成本也在增加,电影票收入越来越难以支撑电影制作和放映的费用。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工作室濒临破产,只能靠少量的浮动票价维持。

票价低也催生了卖票人。由于票价低廉,卖票人通过阅读杂志、报纸上关于电影的信息,知道哪些电影有可能是大电影,于是早早囤积了大量电影票,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以达到“中间商赚差价”的目的,赚取大量利润。

因为票价低带来的种种问题,当时很多学者呼吁提高电影票价。

20世纪80年代末,

票价改革

最后,在8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的制定权逐渐从政府控制转向市场控制。为了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发行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定价。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浮动定价,这本来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此后票价一路上涨,最终形成了“高票价”的局面。

那么,票价涨了多少?

根据2005年中国电影行业年报中的数据,从1989年到2005年,中国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10倍,而电影票价从原来短缺的1元增加到几十元,增加了约100倍。电影票价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收入的增长。

由于票价高,大量低收入人群在电影院门前驻足,看电影的行为越来越“去流行”。

同时,市场上的娱乐项目更多,观众的选择也更多。当时舞厅、歌厅、台球厅、游戏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不看电影也有很好的去处。

于是,电影观众开始流失很多,整体观影人数逐年减少。从1989年到1999年的十年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从27亿元下降到8.1亿元,观影人数从293亿元下降到不到3亿元。有一次,电影上映后,观众涌出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

必须指出,整个电影业在90年代极度低迷,背后原因复杂,即使票价下调,问题也无法解决。事实上,如果票价不上涨,电影公司就更难生存。

从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

高票价低价格促销

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跌入谷底,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票房都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是,票价还是不断上涨。1999年平均票价10元左右,2003年涨到25元左右,仍然超过了人们收入的增长。

随着电影观众的减少,电影院不得不提高票价来增加收入。票价一提高,观众就少了,从而陷入无限循环。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影院自发开始了一系列低价促销活动。

2000年,四川峨眉电影院推出5元低价票。降价效果立竿见影,影院爆满,票房立马涨。但仅仅三个月后,“5元票”就不复存在了。2004年,四川成都峨眉院线再次掀起降价浪潮,推出“10元票”,但也以失败告终。所有跟随降价趋势的影院,最后都因为票房下降而停止降价。

对于这些失败的降价策略,清华大学的尹红教授解释说:“我认为这是拯救市场的强有力的一击。票价突然大幅下跌,可能成为轰动事件,导致短时间内观影人群增加。这种短期爆发不足以维持长期运行。比如一个月后,没有电影赚钱。如果你发现剧场里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所有观众都喜欢看,那么你的观众数量在这个时候就会急剧下降。”

几年后出现了3D的趋势,电影票价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2008年上映的3D电影《地心游记》在广州嘉禾影城拍出120元。2009年的3d科幻电影《阿凡达》在许多影院的定价在160元左右。一度黄牛炒电影票。

电影《阿凡达》海报

好莱坞大片已经3D化,国产3D电影也陆续推出。甚至许多没有视觉效果的故事片都是3D专制的,部分原因是票价的上涨。

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3-30岁是看电影的主要人群,但收入不高。有人调查了上海、北京、济南的观众,发现48%的人选择不看是因为票价高,72%的人说票价降了会去看电影。

此时,高昂的票价仍然是阻碍人们进入电影院的重要原因。

2014年至2018年

补票的生与死

2014年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在门票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在线售票平台猫眼率先实施门票补偿机制,利用9.9元的预售价格激发用户观影热情,成功让《心花路》突破10亿大关。然后微票、格瓦拉、淘宝电影等一批票务平台也推出了5元、8元的超低价格,甚至1元的电影推广,让不少观众暂时尝到了甜头。

在线促销广告(图片来源网络)

2015年,网上售票平台越来越多,补票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内地电影市场门票约占总票房的8%-10%。2017年票房559亿元中,约30亿来自补票。

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补票的效果更立竿见影。于是,片方迅速取代了平台,成为票偿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电影人通过首周末超低的预售价格来提高前期票房,促使院线给予更多影片。

格瓦拉5元抢票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电影公司开始苦于门票报销。华谊兄弟首席执行官王中磊直言:“我们被朴步绑架了。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不付钱,只能看付钱的电影党偷你的市场份额。如果你不化妆,剧院就不给你表演。”

面对这样的情况,2018年春节,相关部门提出降低门票补贴,规定最低票价19.9元,最高限额50万张。9月底,有记者确认,管理部门将出台新规定,要求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停止补票,10月1日正式实施。

其实作为一种短期的推广行为,补票对观众的影响也在减少,观众越来越依赖于电影后的口碑。如果电影本身足够好,他们更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去买票,而不是盲目的下低预售票的订单。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

四年的寿命很短,但是门票补贴机制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很大。首先,它真的让很多人受益,吸引了很多潜在的观众。其次,它再次唤起了人们看电影的热情,培养了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为拓展电影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需要明确的是,“补票”并没有真正降低票价,只是售票平台或者片方帮观众补了差,并没有影响影院的实际结算票价。那么,当门票补贴消失,门票价格上涨时,观众是否会再次逝去?未来电影票价会下降吗?

以后电影票会不会越来越贵?

目前,电影票价难以下调,不仅是因为电影制作成本上升,还因为电影院类型变化等各种因素。

在过去,一个大厅至少可以容纳数千人同时观看电影。只要有足够的观众,即使票价低,在电影院放一部电影的利润也是可观的。现在的电影院大多是豪华的多厅影院,每个厅只能容纳100人左右的观众,所以即使降价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最终的收入也是极其有限的。

现在,大多数都是豪华的多厅电影院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大众认可的好电影数量还少,影院知名度不够,很难通过降低票价获得长期效益。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等业内人士表示,人气是影院的生命线。如果每个月上映20多部好电影,影院自然会为了吸引回头客而降价。所以如果最终票房是目标,票价越低越好。

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张电影票越贵,票房就越高。当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时,消费者会因为买不起高价而选择其他娱乐方式,票房也会下降。

在今年由范颖、复旦大学和土外联合制作的年度报告《中国电影市场专题研究——观众、供求与票房》中,也提到了电影票价的拐点。

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价格拐点不同。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价格拐点在80元以上,但目前平均票价在40元以上,仍上涨空。而非省会的二线城市平价票价接近价格拐点,涨幅很小空,市场趋于饱和。

所以,电影票价不是“越贵越好”或“越便宜越好”,而是面对各一线城市不同的观众,需要配置差异化的电影票价政策,进一步放松票价的定价权,让市场本身发挥作用,这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所以,如果不想降价,不想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第一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更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可以让每一位观众都买得起电影票,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的娱乐生活中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①:《中国电影市场专题研究——观众、供求与票房》,范英、复旦大学出品。

②:高军,《论电影票价改革》,当代电影,1990年。

③:《电影票差别定价策略研究》,齐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

④:《中国电影票价与观众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

⑤:《Mainland China、闵亚哲、任翔电影票房实证研究》,《企业先驱报》,2010年。

⑥:《中国电影票价制定与提高分析》,刘爱云,载《经济学人》,2011年。

一个

结束

一个

1.《影票 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影票 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28630.html

上一篇

北京高校对超期学生发逾期警告 到底什么情况呢?

下一篇

鲍毓明案当事女孩疑有两张身份证 还原事发经过及背后原因!

南瓜园电影 这周六一起来769穿越南瓜园,丰富的万圣节体验仅要9.9元!

主角是聋哑马克的电影

主角是聋哑马克的电影

马克的剧,主角是聋哑人,是《午夜食品店》,不是电影,是电视剧。《午夜食品店》是一部由蔡岳勋和胡涵清执导,黄磊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剧以城市弄堂里的食堂为舞台,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温暖的生活故事。这部剧和日版《子夜食品店》的区别在于,在黄磊的影响下,这部剧少了些冷硬,多了些温暖。就像《三姐妹》里,老板细心观察每个人...

郑多多是什么电影

郑多多是什么电影

郑多多是电影《半个喜剧》的主角,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由沈州和刘璐担任编剧和导演,任素希、吴昱翰、刘询、汤敏和赵海燕担任主演。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三个年轻人莫莫、孙同和郑多多三种完全不同的爱情观。影片中,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的急于摆脱单身,有的想婚前散漫,有的想在大城市立足。因为一次感情出轨,三人...

霍建华马思纯演的电影

霍建华马思纯演的电影

由霍建华和桑德拉出演的电影《关于冬天》,是一部由王维明执导、黄志明监制、饶雪漫编剧、桑德拉和霍建华主演、魏大勋、张瑶、林柏宏和文琪主演,尤其是齐秦主演的爱情片。影片讲述了1991年,来自北师大的才女安然和台湾男孩小琪在齐秦的一场音乐会上相遇并相爱的故事。但是,这份热烈的爱情,往往因为误会、不幸、时代而分开。2...

红日电影 老电影《红日》中石东根扮演者杨在葆近况如何?如今83岁满头银发

  • 红日电影 老电影《红日》中石东根扮演者杨在葆近况如何?如今83岁满头银发
  • 红日电影 老电影《红日》中石东根扮演者杨在葆近况如何?如今83岁满头银发
  • 红日电影 老电影《红日》中石东根扮演者杨在葆近况如何?如今83岁满头银发

苑琼丹电影 石榴姐回来了,新电影即将上映,网友:别再糟蹋电影!

  • 苑琼丹电影 石榴姐回来了,新电影即将上映,网友:别再糟蹋电影!
  • 苑琼丹电影 石榴姐回来了,新电影即将上映,网友:别再糟蹋电影!
  • 苑琼丹电影 石榴姐回来了,新电影即将上映,网友:别再糟蹋电影!

台北跨年晚会被骂翻 万名观众冒雨看别人打电动

  • 台北跨年晚会被骂翻 万名观众冒雨看别人打电动
  • 台北跨年晚会被骂翻 万名观众冒雨看别人打电动
  • 台北跨年晚会被骂翻 万名观众冒雨看别人打电动

一乐电影 看片儿吗?十部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国内篇)

  • 一乐电影 看片儿吗?十部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国内篇)
  • 一乐电影 看片儿吗?十部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国内篇)
  • 一乐电影 看片儿吗?十部关于摇滚乐的电影(国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