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I和PGII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大约有1%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目前,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已经被认为是“血清学上的胃镜检测”。亚洲地区关于胃蛋白酶原的临床使用研究有已经很多,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能有效发现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肠化生胃癌早期癌前病变已经成为共识。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表明增加PGI/PGII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93%和88%。

胃蛋白酶I(PG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67~200 ng/ml

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胃蛋白酶II(PGI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

PGI/II比值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7.5

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推荐以上流程进行胃癌筛查,其中就包括胃泌素G-17和PG的血清学检查。可见胃泌素G-17和PG对于胃病、胃癌的诊断和筛查尤为重要。

来源:明德生物微信公众号

明德生物官网:http://www.mdeasydiagnosis.com/

1.《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