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指南会议于7月26日上午以在线会议-网络直播的方式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正式公布了CSCO鼻咽癌指南第一版。本指南以高品位、高影响力的循证医学为基础,兼顾中国国情和推广的可行性。在撰写过程中,收到了放疗、内科、流行病学、外科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对鼻咽癌诊疗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将更有利于中医的实际临床实践。在指南发布的同时,邀请了国内众多鼻咽癌领域知名专家,就鼻咽癌规范化诊疗及最新进展进行专题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和解读。在线观众超过3万,收获满满。以下将摘抄会议精华进行汇报。
大会开幕式
会议开始时,中国证监会NPC专家委员会主席马军教授致辞。马教授表示:中建专家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为了给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的指南,今年,特委组织了NPC指南专家委员会,并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撰写了CSCO第一份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专家指南的共识。希望该指南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鼻咽癌诊疗的规范化。
马军教授致开幕词
特别报告l
主持:胡超苏教授、陈传本教授讨论嘉宾:麦海强教授、陈念永教授、何侠教授这是CSCO鼻咽癌指南的第一版。在撰写过程中,纳入了放射治疗、内科、流行病学、外科等学科的专家意见,对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新版指南有六大亮点:一是推进多学科咨询模式。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应特别重视多学科团队(MDT)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局部晚期和晚期鼻咽癌患者,MDT原则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次,强调磁共振成像是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原发病灶的增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鼻咽癌的主要手段。再次,提出了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指标的概念。对于鼻咽癌患者,如果外周血中EBV抗体和EBV DNA拷贝数呈阳性,则有助于鼻咽癌的诊断。条件检测中心可以结合UICC/AJCC TNM分期和血浆EBV DNA拷贝数来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第四:精准放疗,优化流程。放疗计划应至少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强烈建议采用调强放疗(IMRT)。第五,坚持综合治理战略。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T1-2N2-3/ T3-4)患者,认为诱导化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可为患者带来生存益处。第六:晚期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过去,对于晚期鼻咽癌(复发性和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更多地强调化疗。在本指南中,我们强调对于复发和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再分期评估,包括鼻咽和颈部的MRI和全身的PET-CT评估复发或远处转移,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强调化疗、放疗和手术的不同组合的综合治疗,如新诊断的转移、一线治疗后的转移、可手术的复发和不可手术的复发。
马军教授:2020年中国鼻咽癌学会指南的制定
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CSCO 2020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指南,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许多临床研究都在探索优化综合治疗。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进展,将有助于提高鼻咽癌综合治疗的疗效。
易教授: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综合治疗
鼻咽癌靶区的划分标准包括肿瘤总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危险器官(瓦瑞斯)。鉴于邻近重要濒危器官的鼻咽癌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有限,必须准确圈定GTV,并需要适当的成像(首选核磁共振成像)。原发病灶和淋巴结都需要严格的诊断标准。对于诱导化疗后的靶区规划,参考其他头颈部肿瘤,无论诱导化疗后体积缩小,化疗前的肿瘤区域应接受全量放疗。在CTV圈定时,应考虑预防照射区,包括原发灶CTV和颈部淋巴引流区CTV。建议处方剂量根据风险程度为54-60Gy/33Fr。同时,应考虑局部肿瘤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桨描绘规范对优化放疗计划和保护正常器官功能尤为重要。
孙英教授:鼻咽癌靶区划定规范
特别报告ll
主持:刘秋芳教授、李金高教授、王仁生教授讨论嘉宾:马林教授、高劲教授、胡德胜教授鼻咽癌是华南地区适合筛查的肿瘤。这主要是由于其发病率高,早期生存效果好,临床前生物学特性长。因为EBV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目前EBV相关指标(包括抗体和DNA)是首选筛查指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南地区采用免疫酶法筛查EBV抗体,已表明可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2000年以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用于检测EBV抗体作为初筛指标。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显示了筛查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降低了筛查人群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EBV DN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筛查指标。人群研究也表明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远期效果值得进一步评价。EBV抗体结合DNA检测能否提高筛查指标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鼻咽纤维镜检查和/或病理活检主要用于诊断。近年来,在磁共振成像指导下的鼻咽活检研究表明,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可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人群筛查主要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筛查点进行,由于筛查点有限,人群覆盖面有限。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机会性筛查模式,以显著促进鼻咽癌筛查,最大限度地让高发地区人群受益。
曹素梅教授:鼻咽癌的早期筛查
结合鼻咽癌第8版分期,陈教授详细介绍了鼻咽癌诊断分期的细节及要点。如T1要求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或累及鼻腔和口咽部(无咽旁间隙侵犯);T2要求肿瘤不超过翼外肌的外缘;T3肿瘤侵犯颅底、副鼻窦、翼结构和颈椎。T4瘤侵犯颅内、颅神经、下咽、眼眶、翼外肌外缘和腮腺。在诊断淋巴结时,应注意不同部位淋巴结最大横截面上的最小直径以及是否有包膜外侵犯。N1 2号要求转移性淋巴结不超过环状软骨下边缘的水平。N3定义为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的最大直径> 6厘米和/或转移性淋巴结超过环状软骨下边缘的水平。此外,在鼻咽癌治疗后的随访中,应注意区分复发与炎症、复发-去神经营养改变、放射性血管损伤和放射性甲状腺损伤。最后,需要注意相位扫描顺序的优化,明确规格,跟踪最新技术。
陈允斌教授:鼻咽癌的磁共振诊断要点
近年来,血浆EBV病毒的检测逐渐引起临床关注。邵教授介绍了EBV-DNA检测方法及最新临床进展,指出有必要针对影响E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最佳标准化方案。通过建立EBV-DNA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诊断阈值,可以规范临床应用。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不同单位或实验室测试结果的比较和交流。
邵建永教授:血浆贝伐NDA检测的标准化
特别报道
主持:王佩国教授、申良方教授讨论嘉宾:林少俊教授、金风教授、王颖教授精确放疗时代,对体位固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MRT鼻咽癌体位固定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头颈部肩热塑膜+传统标准头枕固定、头颈部肩热塑膜+水激活枕固定、头颈部肩热塑膜+传统靶型true 空垫固定、头颈部肩热塑膜+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个体化适形固定,其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固定具有较好的适形性和准确性,可实现高度个体化的适形性。鼻咽癌放射治疗是一个多环节、多专业的学科。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和联系,包括医生、护士、物理学家和治疗师。只有共同努力,鼻咽癌的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林成光教授:鼻咽癌放疗的体位固定
齐教授结合自己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工作经验,分享了自己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合理选择调强治疗技术,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可靠实施,使肿瘤总体积接受大剂量辐射,最大限度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知识型计划设计有助于提高强度调整计划的整体质量,减少计划设计时间,但需要在物理计划设计和验证上投入更多精力,探索更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使用水平。
齐振宇教授:鼻咽癌规划设计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唯一的根治方法。放疗会使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因此放疗的副作用发生率很高。及时诊断和治疗放射性副作用有利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放疗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味觉改变、口干、口腔黏膜反应、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和皮肤反应。皮肤反应和口腔粘膜炎是鼻咽癌放疗常见的急性不良反应。急性放射性皮炎可分为1-4级,一旦出现应及时防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ROM)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主要急性反应和剂量限制因素。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ROM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ROM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治疗方式、肿瘤范围、照射剂量和体积、炎症因子、菌群等。ROM的防治没有金标准,需要多管齐下。
陈教授:鼻咽癌放疗毒副作用的治疗
专题报告四
主持:朱小东教授、胡广原教授讨论嘉宾:肖绍文教授、王孝深教授、余洪猛教授摘要:陈教授介绍了鼻咽癌外科治疗的背景和指南,原发性鼻咽癌微创外科治疗的进展,以及复发性鼻咽癌微创外科治疗适应症的拓展。微创手术是局部复发鼻咽癌较好的选择,但必须遵循肿瘤手术的原则,包括:掌握适应症,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二期放疗或药物治疗。掌握熟悉有效的手术方法。客观合理的术后评估。
陈鸣远教授:复发性鼻咽癌的外科治疗
复发性鼻咽癌复发原因复杂,有低剂量复发和高剂量复发;目前的治疗情况很尴尬。虽然近年来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但仍不尽如人意,晚期放疗损伤极其严重。再程放疗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处理好毒副作用。在放疗计划方面,需要考虑放疗技术的选择、总放疗剂量、分剂量、分割方式、OAR的耐受性以及首过放疗的情况。另外,选择哪些复发病例可以再放疗;以及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哪种组合将受益最大。今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满意的、更合理的放疗剂量,整合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走向IMPT。还需要重新评估重要器官的耐受能力,重视严重(放射)损伤的治疗。
韩非教授:复发性鼻咽癌的再放射治疗
特别报告五
主持:王若峥教授、吴慧教授、谢方云教授专家点评:江浩教授、蒋伟教授、秦继勇教授化疗是大多数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的首选。GP方案毒性可控,是晚期鼻咽癌的一线首选方案。关于复发性和转移性鼻咽癌的靶向治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尼妥珠单抗的研究表明,虽然它能提高生存效益,但总体疗效并不好。此外,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有效率较低,需要寻找更精确的靶点,联合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但仍需警惕出血风险。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独特的免疫微环境揭示了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未来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探索。
洪绍东教授:复发性和转移性鼻咽癌的药物治疗
鼻咽癌治疗的长期副作用(后遗症)在常规放疗时代发病率较高。随着IMRT成为肿瘤放射治疗的主流模式,一定时期内的长期副作用有所减少。然而,随着IMRT应用和鼻咽癌综合治疗的发展,鼻咽癌的整体生存率进一步提高,但长期生存率也给QOL带来了长期副作用的影响。一般来说,在IMRT时代,≥3级的长期副作用的发生率仍在3%至24%之间。目前国内外指南中没有长期副作用的随访评估和康复治疗的建议。本讲座将重点介绍鼻咽癌常见后遗症如口干、听力下降、颞叶坏死、吞咽困难的发生、评估及治疗康复的研究进展和规范,希望能促进该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和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的康复。
梅峰教授:鼻咽癌的治疗后遗症与康复
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预后不良有关。整个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动态营养筛查和评估。营养疗法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结果。临床医生需要强调住院和出院患者营养干预的连续性;要达到患者的目标要求,能量和蛋白质都要达到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强调了营养学家和营养学家在鼻咽癌多药耐药中的重要性。
杨坤宇教授:鼻咽癌的营养支持
会议的精彩时刻
媒体问答:易教授、孙颖教授、金锋教授、陈教授
会议纪要:易教授
1.《陈明真空 以实战性为根基,兼具前沿性内容——CSCO 2020版首部鼻咽癌指南成功线上发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明真空 以实战性为根基,兼具前沿性内容——CSCO 2020版首部鼻咽癌指南成功线上发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2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