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量”的泡沫是谁吹起来的?
15元内图文阅读量千倍,40元内转发分享量100倍,20元内活跃微信粉500粉...
像病毒一样传播的泡沫“阅读量”,正在侵蚀互联网的诚信生态。自从媒体行业广告价格日益膨胀,估值巨大的“浮肿”企业就诞生了。
这几天一些微信微信官方刷账号工具意外失败,戳破了不少“十万+”大泡泡。但记者最新调查发现,灰色产业链与平台之间的“猫鼠大战”仍在通过现实生活刷屏等“变种”进行升级。闹剧是谁“涮”的?(据新华社上海10月11日电)
作弊工具“10万+”微信官方账号大幅缩水
9月底,随着微信系统的升级,很多知名微信官方账号的阅读量轻松达到“10万+”,图文推送的阅读量大幅下降,有的甚至只有平时阅读量的十分之几。
随着平台的发展,赞和读的数量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灰色产业链。估值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不断膨胀的数据,一方面让读者难以分辨真假,另一方面也让资本为其膨胀的泡沫买单。
新榜单的创始人徐达内告诉记者,如果以9月28日公布的数据为基准,不到10%的大号在同一天下跌了50%以上,其中124个下跌了80%。“单日读数的升降是正常的波动。如果超过50%,恐怕会有刷的嫌疑。退潮后,我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但是微信和刷量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对刷量的需求还在继续。虽然“微信+阅读量”这个关键词已经不能搜索了,但是在淘宝上还是可以找到15页的商家,价格从1元到几十元不等。
记者在某淘宝店看到,该店“主要经营投票刷单,内网外网手动投票,注意加粉,手动扫码,咨询店内客服”。其微信刷量有一套详细的收费标准:“关注6毛;1000阅读80元,速度不保证,未完成的按已经做的量结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商业账号和公关公司合作账号上写着‘10万+,很多都有刷屏的嫌疑。”北京快侠科技的创始人孙伟说,有两种方式可以刷:手动表扬和转发对方,或者使用软件或机器人来刷。刷的软件是单平台内部掌握的,很少对外销售。在一些直播平台,刷粉可以达到90%。
《猫和老鼠打架》升级《真人上阵》席地而坐
在很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推广中,为了快速增加关注度和阅读量,要求水军购买粉丝,甚至培育以刷为主,但打着互联网创业幌子的专业公司,已经成为常态。
诚信和虚假的“猫鼠大战”似乎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存在,并逐渐演变为公关公司、公共运营商、投资者和企业主的潜规则。当技术遭遇重创时,它会不断更新新品种。
一个是“从零开始”。一家名为“微制造”的刷平台客服告诉记者,千本读物的价格已经从7元和8元涨到了24元。原因是“微信调整了,有些工具不能用了,价格涨了。”既然很多都改成人工下单了,价格自然会上涨。
第二种是“真人上阵”。一位专门刷号的人告诉记者,刷量需求依然存在。现在公司正在通过和真人刷分的方式帮助一些大块头渡过难关,还会在偏远地区招聘价格相对较低但时间相对稳定的兼职。
广告界人士告诉记者,手工刷屏绝对是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通过建立很多专业的粉丝群,群内的人一个个都在刷手,然后通过网络红包的方式奖励他们,这样会很快刷完阅读量。"虽然利润微薄,但大多数任务都是在几秒钟内完成的."
三是“工具升级”。孙伟说,现在微信已经禁止了一些工具,刷技术工具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一些“技术流”利用互联网刷各种利益。
遏制刷闹剧,让老实人体面地生活
网站刷流量提升排名,电商刷榜增加信誉造假销量,刷直播平台人数制造虚假人气...一些投机者借助刷单制造虚假繁荣。只要是抢眼的数字,都可以和“钱”挂钩,从市场中谋取利益。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巨大而有吸引力的利润传递链破坏了网络生态,反击了优质内容的真正创作者。扭曲的价值也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影响。一旦资本被诱导“偏离现实”,经济的健康发展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这种乱象一定不能放任不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低廉的人工成本即使是微薄的人工刷牙量也无法完全消失。但对于平台来说,如何建立一个更加透明的机制,让第三方机构来监管用户分布、访问时间等真实数据,而不是只靠阅读和赞来评价,大概才是遏制刷的闹剧的关键。
孙伟表示,不仅微信,而且新的互联网通信或社交平台,如直播和短视频,将在一开始使用,但必须引入第三方监控平台,以给予投资者和公众证明信息,同时揭露非法微信官方账户。可能涉及的信用欺诈甚至不正当竞争也应该受到法律的规制。
1.《微信公众号“10万+”有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微信公众号“10万+”有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4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