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在布尔津县的阿贡盖提草原上,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就坐落在这里,是集欣赏草原风景和了解哈萨克族民俗于一处的景点。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在这里哈萨克族姑娘们身着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头戴高高的帽子,好看极了。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哈萨克族男子一般穿套头式的高领衬衣,衣领上绣有彩色的图案,衬衣外面套西式背心,天冷时穿布面或毛皮的大衣,腰间会束皮带,上面系精致的小刀,便于饮食。穿大裆皮裤以便于骑马。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在冬天会穿“托恩”,皮大衣,除了用畜皮做衣裤外,他们还喜欢用驼绒絮里做大衣,这种叫“库普”,衣面多用黑色条绒,衣袖较长,一般是在家里或者只是到附近走动时穿用。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色彩鲜艳,一般喜欢穿花色的连衣裙和坎肩,别具风情。妇女的服饰在年龄和婚前婚后是有明显区别的。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姑娘婚前衣着打扮比较艳丽,偏爱紫红色连衣裙,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坎肩胸前会缀满彩色的扣子、银饰、银元等饰品,走起路来叮叮当当悦耳极了。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年轻姑娘和少妇的连衣裙袖子一般会有绣花,下摆是多层荷叶边儿,除了紫红色,红、绿、白、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织品也颇受她们的青睐。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婚后妇女的装饰相较姑娘要朴素一些,但仍穿花色的连衣裙和坎肩,不过胸前不配戴装饰品。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我在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见到哈萨克族姑娘们的帽子也很有特色。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她们秋冬时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儿圆形花帽,帽子上会用珠子和金银片点缀,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寓意吉祥。夏天时她们会扎一条色彩鲜艳漂亮的三角巾或方巾。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新婚时戴的是绣有花朵,用金银珠宝装饰的尖顶帽,帽子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显得更加娇羞美丽,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了孩子之后开始戴披巾。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到了中年以后头上要戴“开米塞克”,也就是头巾。年纪稍轻的妇女头巾上会绣有花纹和图案,年纪稍大的则不锈花纹。头巾多为白布做成,除了脸露在外面以外,脖颈、前胸和后背都被遮的严严实实。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在阿勒泰草原石人景区的门口首先可以看到迎宾石人雕像,它们是国内最大的仿草原石人的金属雕塑。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进了园区就是字母碑,也叫唐巴生命树,这上面点缀的是哈萨克族自古流传至今有些仍在使用的字母和数字,生命树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希望。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接着是哈萨克族人生礼仪群雕。这些铜像栩栩如生,重现了哈萨克族最有意义的生活场景。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景区的核心景点是草原石人群。这些石人到底是哪个民族为何雕刻的,至今依旧是考古学界的一大谜题。有些石人已经无法站立了,有些则依旧伫立在阿贡盖提草原上线条清晰可辨,等待世人揭开它们神秘的传奇面纱。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民俗加工展示区,面点加工展示车间,毡房内饰及刺绣加工车间和哈萨克民俗展览馆为我们展示的哈萨克族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及食品的制作,让人们不禁赞叹这个民族的心灵手巧。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国内最大的手工木质毡房”——首领大毡房,内饰是按照古代首领王宫的模样进行的复原,还能看出当年首领的威仪与震撼。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在歌舞表演区可以欣赏哈萨克族充满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马术表演区则观看哈萨克族各项传统马上运动,例如叼羊,赛马,姑娘追等等。如果想骑一匹马在草原上奔驰,那就去遛马区吧。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说起阿勒泰草原石人不得不提的是景区的特色餐饮区。在毡房内品尝一道道正宗的哈萨克族美食,我保证你一定会说不枉此行。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想要欣赏草原美景,深入了解哈萨克族这个热情好客多才多艺的民族,来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是不错的选择。

(摄于草原石人哈萨克民族文化园)

1.《别有风情的哈萨克族服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别有风情的哈萨克族服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2937.html